-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18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765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頭戴道教混元巾,身披藍灰色道袍,右肩背長條布袋,布袋上繡“道法自然”。這就是景秀——法國道教協會會長,一個爲了追隨老子的夢想飄洋過海來到中國的法國女子。用俗世的眼光來看,景秀絕對是典型的法國美女:高鼻梁、大眼睛,目光中稍泛藍光,瓜子臉,面容清秀、骨骼清奇,未言先笑,平易近人。在參加國際《道德經》論壇的間歇,記者專訪了這位元來自法國的女道士。
在中國有一種文化、一種哲學,可以對現代社會有幫助,可以讓我們的世界越來越和諧、平安。”景秀慕老子《道德經》之名而入了道教,她入道教有一段機緣。“我的親戚有在英國道教協會的,我開始學習道教的時候,就跟他們一起打坐。後來發現打坐能讓心情更加平和、安詳,於是就産生了濃厚的興趣。”景秀說,通過打坐和初步的學習,她感覺到道家始祖老子的《道德經》,可以讓自己越來越安心,“增添了一種很善的、安心的感覺,人也越來越放心”。
“後來我到中國的時候,在中國的道觀,我覺得清淨自然的宗教生活特別適合我,就決定當道士。”二00一年,景秀立下入道志願。第二年,景秀二十六歲,出家入道門。經親戚介紹,景秀拜全真道教龍門派道士爲師,從師傅那裏得道號“景秀”。“景是我的輩分,我是全真道教龍門派第三十二代弟子,排在景字輩。”全真道教龍門派是道教的一個派別,由王重陽弟子丘處機開創,距今已有八百年。
在法國時候,景秀主要在家裏修道。“我周圍有很多人都學習《道德經》,在歐洲、在美國,現在很多很多人都對《道德經》有興趣。但儘管如此,在法國卻沒有道觀,缺少講經的師傅,所以我決定到中國來。”爲了修道,景秀與曾經相愛的男友分手,東行中國慕道。
“我到過中國很多的道觀,白雲觀在北京,青羊宮在四川,太清宮在老子故里鹿邑,還有香港的道觀,我都去過。”景秀如數家珍。來中國兩年了,景秀呆在西安的時間比較多,“我在西安的生活很普通,每天打坐、學習中文、看道德經,也學習念經、早晚功課”。景秀畢竟入道時間不長,一不小心就露出年輕人的秉性,“也跟朋友出去玩”。
雖然受到簽證時間的限制,但景秀現在還不想離開西安。她希望有更多時間在中國修習道教。“生活問題是必須要考慮的。”景秀的母語是法語,想找一份教英語的工作,又擔心自己不能勝任。但她顯然已經頗得道家心法,“慢慢來”。
雖然景秀入道時間不長,但景秀已是法國道教協會會長,其下會員也有三十多位。“法國現在有很多人對《道德經》有興趣,但法國沒有道觀、沒有道士傳道,沒有修習道教的環境。道教協會的工作才剛剛開始,還小,人不多,修習的方法也主要是自己看經典。”景秀還是那句話:“慢慢來!”
景秀明白自己身爲法國道教協會會長,所做的事情是有利於法中兩國宗教交流的。“你尊重一個國家也尊重這個國家的宗教,你尊重一種宗教,也尊重這個宗教所在的國家。這叫做‘愛國愛教、愛教愛國’。”景秀說,道教的交流有利於法中兩國交往。
來源:中央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