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95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579
- 相冊
- 1
- 日誌
- 8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嘉義酒廠是台灣第一個生產高粱酒的酒廠,早年以豬血加石灰封酒甕的方法,已無人會操作,為保存經驗傳承,昨日請來三位包裝老師傅,重現早年封甕技法,老師傅說,傳統封酒甕方式雖然費時、過程略帶血腥,但保存酒品效果遠比現在的牛皮紙、塑膠蓋和膠水封甕速成方法還要好。
陳高保存近一甲子不走味
嘉義酒廠民國卅九年生產台灣第一甕高粱酒,比金門高粱還早,有「白酒故鄉」美稱,當時生產一甕陳年高粱酒歷經近一甲子,甕內美酒迄今仍保存完好,市價達五百萬元,成為酒廠「鎮廠之寶」。
不少民眾對此甕歷經近六十年陳年高粱酒,為何仍能完整保存,都很好奇,酒廠研判應與早年採豬血加石灰封酒甕方法有關,經訪查,昨找來早年在封裝部門上班、年紀已逾八十歲的退休老師傅郭江河、劉吉火和蔡秀蓮三人回廠,示範「豬血加石灰」封甕老技法。
老師傅們先用稻草打碎已凝固豬血,過濾後再加石灰,接著用毛刷刷在棉紙上,配搭早年用磚燒甕蓋,層層包封,前後總共包了八層。
老師傅說,豬血乾了後有黏性,可讓甕口更緊密,石灰隔絕空氣,也會吸水,發揮防水功能,這種傳統封甕方式,因以豬血為塗料,豬血乾涸後會發出惡臭,實在不好聞,還好臭味一段時間後就會消失,但對酒品保存效果遠比現在用牛皮紙、塑膠蓋和膠水封甕還要好。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