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1-2-24
- 最後登錄
- 2024-10-1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76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674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1924 年,林亨泰出生於現在彰化縣北斗鎮,當時台灣還在日治時代。他是家中的長子,原本應該是家中最受寵的孩子,但是,在他13歲時,由於母親過世,父親再娶, 而讓他和父親產生疏離感,母親的去世對林亨泰打擊很大,也使他在少年時代就開始思考人生問題,最初,他企圖在宗教中找尋人生的答案,卻因為得不到內心的共 鳴而逐漸轉向文學。在北斗讀完小學和初中後,林亨泰進入私立台北中學,也就是現在的泰北高中就讀,這段時期,他開始接觸現代文學和有別於日本傳統詩歌的 「新體詩」,並嘗試用日文寫作新詩,從此埋下了創作和文藝理論研究的種籽。
二戰結束後的1946年,林亨泰考入臺灣師大的前身臺灣師範學院博物系,第二年轉入教育系,這時,他認識了同樣來自彰化的朱實,在朱實的邀請下,他 在1947年加入「銀鈴會」,「銀鈴會」創立於1942年,原本只是輪流傳閱同仁合訂作品的文學小團體。到了1947年,台灣文學陷入低潮的時候,「銀鈴 會」決定推動風潮,振奮文學,並且把刊物改名為「潮流」,林亨泰就是這時候成為團體中重要成員的。1948年5月「潮流」復刊後,每一期都有林亨泰的作 品。這段時期,他不但繼續用日文寫作,也開始嘗試用中文寫詩,正式而具體的實踐「跨越語言創作」的工作。大學畢業後,林亨泰先後任教於北斗中學、彰化高工 等學校,教授歷史、代數、幾何、地理、生理衛生、英文等多門課程,1974年退休後,還在大專院校講授日文。他在傳道授業的同時,一直沒有放下創作的筆, 也持續完成許多足以流傳後世的佳作。
除了在創作上表現傑出之外,林亨泰也在台灣現代詩的發展上,扮演了極為當要的角色,當紀弦在1956年宣佈成立現代派,以文學革命家的姿態推行現代 詩運動時,受到林亨泰很大的幫助。到了1964年,台灣本土詩社「笠詩社」創立的時候,林亨泰不但是12位創立作家之一,也是第一任詩刊主編,就連「笠詩 刊」的名稱,也是林亨泰取的。這兩個詩社雖然在創作理論和創作方向上都不同,可是,卻同樣對台灣詩壇有著相當大的影響,而從林亨泰對這兩個詩社的熱烈參 與,就能夠充分體會出來他對詩的執著與熱愛。事實上,林亨泰的詩也匯集了這兩個詩社的特點,他一方面在詩的形式上追求前衛,另一方面在詩的內容上尋求現代 和現實的融合,這樣多方面的追尋,讓他的詩顯現出深厚動人的風格。有學者認為:林亨泰從「銀鈴會」到「現代詩派」,再到「笠詩社」的演變過程,正足以代表 他「始於批判」「走過現代」「定位本土」的創作歷程。
林亨泰特別注重詩的語言,他曾經說過:他不喜歡「白髮三千丈」那種誇大的寫法,而力求寫實、精確的文字。以精練的文字作為基礎,林亨泰的詩鎔合了現 代主義和台灣本土寫實精神,在理性和感性之中具有相當前衛的現代視野,也具有強烈的現實批判精神,他的詩論則深具洞見,經常能夠引領詩壇風潮。這位獲得 2004年「國家文藝獎」的台灣詩壇重量級詩人的重要作品有日文詩集《靈魂的產聲》;中文詩集《林亨泰詩集》、《爪痕集》;評論《現代詩的基本精神》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