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3-24
- 最後登錄
- 2022-6-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7051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1232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簡 介:
本人楊金水,出生於民國38年,退伍後曾進入甲群公司任職服務8年,而後經由好友介紹,於民國65年時進入當時拉鍊業界中頗負盛名的中美公司,自此即讓我一頭栽入了拉鍊的世界中,並開啟了我對研製拉鍊的熱忱及不解之緣。
但在民國69年時,中美公司由於營運不佳而結束營業,但對研製拉鍊的熱愛,卻更進一步激發了我自創品牌的理想與決心;於是,民國71年與朋友合資成立了”慶達拉鍊有限公司”,開展了我自創品牌的生涯。經過7年的努力,原本只有3台生產機器的小公司已日漸茁壯,推展成擁有近40台機器的中型公司,正待大展宏圖;然而卻在此時,公司股東之間的經營理念產生了嚴重相左現象,令我毅然的決定離開該公司,再一次咬緊牙關經歷3年的籌劃,於民國80年獨資成立了”信南企業社”,已生產無芯傳統拉鍊為主軸至今,一轉眼已在拉鍊界打滾了近三十年,堪稱為此行業的超級老兵了。
民國85年時,由於深感傳統隱形拉鍊之品質及製造技術一直無法有效突破,明顯影響其推廣之條件;但多年來之經驗告訴自已,隱形拉鍊的市場仍應有著無比的發展潛力,尤其若能將原本均必需在齒間穿串芯線後,方能進行生產的限制加以改善,則隱形拉鍊之發展將隨之進入另一種境界;於是,歷經5年的埋首研發與試作後,終於在民國89年成功研發完成了這次提出參展的”無芯線隱形拉鍊及其製法”。
該無芯線隱形拉鍊相繼於民國89年12月及民國91年07至09月間,分別在大陸、美國與台灣通過嚴格審查而獲准專利。該技術主要係用來突破傳統「隱形拉鍊」,在未串穿芯線的條件下無法以自動化之機器進行大量生產的缺憾;雖然在開發的過程累積了無數失敗與修正,但也從中進一步瞭解拉鍊的各部份結構與特徵,令終於獲得突破而讓無芯隱形拉鍊,得以直接經由自動化機台進行生產(請參照片1至照片3所示),無論其成本或所產出之成品(請照片4)品質,均見有大幅改善之成果;相信這項突破將對日益哀頹的拉鍊業界注入一股新潮流及新生機。
簡 介:
本人楊金水,出生於民國38年,退伍後曾進入甲群公司任職服務8年,而後經由好友介紹,於民國65年時進入當時拉鍊業界中頗負盛名的中美公司,自此即讓我一頭栽入了拉鍊的世界中,並開啟了我對研製拉鍊的熱忱及不解之緣。
但在民國69年時,中美公司由於營運不佳而結束營業,但對研製拉鍊的熱愛,卻更進一步激發了我自創品牌的理想與決心;於是,民國71年與朋友合資成立了”慶達拉鍊有限公司”,開展了我自創品牌的生涯。經過7年的努力,原本只有3台生產機器的小公司已日漸茁壯,推展成擁有近40台機器的中型公司,正待大展宏圖;然而卻在此時,公司股東之間的經營理念產生了嚴重相左現象,令我毅然的決定離開該公司,再一次咬緊牙關經歷3年的籌劃,於民國80年獨資成立了”信南企業社”,已生產無芯傳統拉鍊為主軸至今,一轉眼已在拉鍊界打滾了近三十年,堪稱為此行業的超級老兵了。
民國85年時,由於深感傳統隱形拉鍊之品質及製造技術一直無法有效突破,明顯影響其推廣之條件;但多年來之經驗告訴自已,隱形拉鍊的市場仍應有著無比的發展潛力,尤其若能將原本均必需在齒間穿串芯線後,方能進行生產的限制加以改善,則隱形拉鍊之發展將隨之進入另一種境界;於是,歷經5年的埋首研發與試作後,終於在民國89年成功研發完成了這次提出參展的”無芯線隱形拉鍊及其製法”。
該無芯線隱形拉鍊相繼於民國89年12月及民國91年07至09月間,分別在大陸、美國與台灣通過嚴格審查而獲准專利。該技術主要係用來突破傳統「隱形拉鍊」,在未串穿芯線的條件下無法以自動化之機器進行大量生產的缺憾;雖然在開發的過程累積了無數失敗與修正,但也從中進一步瞭解拉鍊的各部份結構與特徵,令終於獲得突破而讓無芯隱形拉鍊,得以直接經由自動化機,無論其成本或所產出之成品(請照片4)品質,均見有大幅改善之成果;相信這項突破將對日益哀頹的拉鍊業界注入一股新潮流及新生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