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2-6
- 最後登錄
- 2023-10-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70
- 閱讀權限
- 30
- 文章
- 8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俄羅斯俗諺--「不到聖彼得堡就等於沒到過俄國;不參觀艾爾米塔什、彼德宮和皇村,就等於沒到過聖彼得堡。」由此可見,「聖彼得堡」的歷史地位與文化意義的重要性。
舊稱為「列寧格勒」(Leningrad)的「聖彼得堡」,是俄羅斯的第二大城和國內最大的港口,也是昔日『沙俄時代』的首都;位在「波羅的海芬蘭灣」東岸,整座城市大部分座落在「聶瓦河」入海口三角洲的近百個島嶼及河畔,市內水道縱橫,橋樑遍佈,有『北方威尼斯』美稱。「聖彼得堡」同時也是俄國受西化影響最深的國際化大都市,俄國著名詩人普希金曾讚美這是『一扇面向歐洲的窗戶』。
未開發前的「聖彼得堡」歸屬在瑞典人控管下的泥濘荒蕪之地,直到西元1703年彼得大帝奪得此地的所有權後,在「兔子島」上建立「彼得羅巴洛夫斯克要塞」,「聖彼得堡」開始展開他璀璨光輝發展的一頁。
為了實現『俄國西化』的夢想,「彼得大帝」更延聘「法國」、「義大利」等國的建築師和美術家,共同在「聖彼得堡」打造出聞名世界的『北方羅馬』城—「聖彼得堡」。西元1713年的正式遷都,彼得大帝迅速地在這座新興城市上,規劃出集結『豪華宮殿、雄偉要塞、結構巧妙的吊橋、帝俄藝術與西化科學』等多功能發展的基地。
「聖彼得堡」是經過精心規劃與設計的都會型態發展都市,古典建築如:帝俄文化與藝術瑰寶的「冬宮」、沙皇的「夏宮」、彼得大帝的小屋、和皇村等,不但是在建築藝術價值上享有盛名,更因其歷史與藝術收藏等因素,讓「聖彼得堡」的藝術瑰寶收藏名揚天下。
除了因帝俄藝術瑰寶的傳奇之外,「聖彼得堡」也是俄國民主革命思想的搖籃,震驚世界的「十二月黨人起義」,於西元1825年在此地揭竿而起,十九世紀中末,更搖身轉為工人運動與共產革命的基地,更在二十世紀初,「十月革命」的發生,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此誕生;而鼓吹西化思想的開化作風,讓這扇『面向歐洲的窗戶』迅速地在近代世界史上奠定了不可動搖的『工人與社會共產運動』歷史定位。
「聖彼得堡」是一座風光秀麗的城市,全是主分四個區:「海軍區」位於「聶瓦河」左岸,是全市的心臟區,有著名的冬宮;「瓦西里耶夫斯基島區」和「中央區」位於大、小聶瓦河間,是屬於熱鬧的商業旅遊區。市區主要分布在42個大小島嶼上,以橋樑連接,最大的島嶼是「瓦西里耶夫島」,其他著名的島嶼還包含「亞普捷爾卡爾島」、「克列斯托夫島」和「十二月黨人島」。
城市相關景點
俄羅斯博物館
水翼船
尼古拉斯宮
亞歷山大凱旋柱 Alexander Column
彼得大帝青銅騎士像 Bronze Horseman
凱薩琳宮 Catherine Palace
滴血教堂 Church of the Resurrection of Jesus Christ
阿弗羅拉巡洋艦 Cruiser Aurora
十二月黨人廣場 Decembrists Square
戰神廣場 Field of Mars
喀山教堂 Kazan Cathedral
聶瓦河 Neva River
聶夫斯基大道 Nevsky Prospekt
沙皇村 Pushkin Town
船頭塔 Rostral Columns
聖以薩克大教堂 St. Isaac's Cathedral
彼得保羅要塞 The Peter and Paul Fortress
彼得夏宮 The Peterhof State Museum Reserve
冬宮 Winter Palac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