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3-24
- 最後登錄
- 2022-6-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7051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21227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茶葉沖煮器具介紹....
當我們泡茶時,將茶具區分成下列四大類,並分區使用,操作起來比較方便,這四大類分別為:
主泡器:主要的泡茶用具,如壺、盅、杯、盤等。
輔泡器:輔助泡茶的用具,如茶荷、茶巾、渣匙、茶拂等。
備水器:提供泡茶用水器具,如煮水器、熱水瓶等。
儲茶器:存放茶葉的罐子。
茶具介紹
茶具,按其狹義的範圍是指茶杯、茶壺、茶碗、茶盞、茶碟、茶盤等飲茶用具。我國的茶具,種類繁多,造型優美,除實用價值外,也有頗高的藝術價值,因而馳名中外,爲歷代飲茶愛好者所青睞。由於製作材料和産地不同而分陶土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玻璃茶具、金屬茶具和竹木茶具等幾大類。 飲茶用具可分成兩種,有必備的及輔助的。必備的飲茶用具有泡茶的及盛茶的。泡茶的有茶壺和茶盞;盛茶的有茶杯、公道杯、聞香杯及杯托;輔助的飲茶用具主要有茶洗、茶盤、茶盂、茶巾、茶荷、茶斗、茶匙及貯茶器等,現簡述如下:
1.茶壺
主要用來泡茶,也有直接用小茶壺來泡茶和盛茶,獨自酌飲的。茶壺由壺蓋、壺身、壺底、圈足四部分組成,在壺身上還有把和嘴;壺蓋上還有鈕。泡茶時,茶壺大小依飲茶人數多少而定。茶壺的質地很多,目前使用較多的是以紫砂陶壺或瓷器茶壺。
2.茶盞
在廣東潮汕地區泡工夫茶時,多用茶盞作泡茶用具,一般一盞工夫茶,可供3-4人用小杯啜茶一巡。茶盞也可直接作泡茶和盛茶用具,一人一盞。茶盞通常有蓋、碗、托三件套組成,多用瓷器製作,少數也有用紫砂陶製作。
3.茶杯
作為盛茶用具,分大小兩種:小杯主要用於烏龍茶的品啜;大杯也可直接作泡茶和盛茶用具,主要用於高級細嫩名茶的品飲。目前,茶杯多由瓷器或紫砂陶製作,也有用玻璃製作的。用玻璃杯直接沖泡茶葉,有極高的觀賞性。
4.公道杯
又稱茶海。它是均勻茶湯濃度而設的過渡性用具,不但可避免茶湯浸泡過久而太濃茶,而且更可同時沈澱茶渣。公道杯通常由瓷器製作,大小根據茶壺或茶盞的配套。
5.聞香杯
它是供品茶者嗅聞留在杯中餘香的一種工具。台灣人品飲烏龍茶時,常加使用。聞香杯的大小和質地,要與茶杯互相配套。目前聞香杯多用瓷器製作,也有部分是用紫砂陶製作的。
6.茶托
它是放置茶杯或茶碗的墊底用具,形狀、大小和質地,與茶杯互相配套,多採用瓷、陶、竹及木等材料製作。
7.茶洗
它主要用來承接泡茶和盛茶用具,其上層為有孔的盤,下層為貯水的容器,主要用來盛接漏出或溢出的水滴,多用竹、木、金屬、陶瓷等製作。
8.茶盤
要用承接盛茶的杯或盞,向客人奉茶時使用,常用竹、木製作而成,也有用陶瓷製作而成的。
9.茶盂
用來貯放茶渣和廢水,多用陶瓷製作而成。
10.茶巾
用麻、棉等纖維製造,通常用來擦抹泡茶時溢濺出的茶水及清潔茶具,如欲用在保養茶壼時,必須與其茶巾分開使用,並應避免沾染油污。
11.茶荷
又稱茶則,是控制用茶量的容器,常用無味的竹或木製成。此可避免用手抓取茶葉時,將手中異味留在茶葉當中而導致變質。
12.茶斗
又稱茶漏,常在用小壺沖泡烏龍茶時,置於壺口,便於將茶葉倒入茶壺時用,以過濾茶毫或細碎茶渣。
13.茶匙
取乾茶時的用具,也可作為茶湯的攪拌茶葉或調整茶壺出水時使用,用無味的竹或木製成。
14.貯茶器
存茶的容器。常用的有錫製的罐或瓶,它具有密封性、防潮、防光照的特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