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3-5
- 最後登錄
- 2018-7-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5
- 閱讀權限
- 30
- 文章
- 11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月亮」有許多你不知道的事。 (閻大富報導)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與端午、春節號稱三節,是中國自古就非常重視的傳統節日,到今天,大家仍會在中秋節賞月、吃月餅、柚子,近年興起的烤肉更是一項全民運動。
賞月是中秋節必定從事的活動,但你可知道,高掛在天空的月亮,其實蘊含許多科學知識和民間傳說,除了是很多人小時候的回憶,也影響了地球演化。
根據台北市立天文館的資料,月亮的正式名稱為「月球」,是地球的衛星,環繞地球一圈需要二十七點三天,這也是「一個月」的由來,月球的直徑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大約是地球百分之一,以地球的重力計算,是七點三乘以十的二十二次方公斤。
由於繞行地球的軌道是橢圓形,因此,離地球有時遠有時近,平均距離是三十八萬四千三百九十九公里,最遠與最近差了四萬公里。
月球的組成物質和地殼下的「地幔」很接近,核心是固態鐵,最多的成份是二氧化矽、氧化鋁、氧化鐵和氧化鈣。月球表面沒有水,但最近的太空探測發現,月球的兩極有冰,因為沒有大氣包覆,月表大半溫度在零下一百度,兩極更低到零下一百三十度,而月球上會有「寧靜海」的名稱,原因是古人沒有望遠鏡,遠看月表顏色較深的地方就認為是海洋,其實是隕石撞擊後留下來的痕跡。
北市天文館技士吳志剛表示,目前的科技和財力已有能力移民月球居住,但沒有任何研究值得放人類上月球,用機器探測反而更有科學研究價值,也更方便,目前月球上就有阿波羅時期放置的儀器,包括一台雷射測距儀,另一台是測量月球震動的儀器。
吳志剛說,月球對人類最重要的影響,是穩定地球的自轉軸,讓太陽照射地球的角度,產生適合高等生物演化的氣候,否則氣候如果有劇烈變化,高等生命可能就無法生存了。
至於海洋潮汐是月球引力造成眾所周知,而潮汐也會讓海洋產生較大的化學變化,增加生物的演化速度,另外,潮汐也讓自轉周期越來越慢,造成月球離地球越來越遠,但不必擔心,這需要幾億年的時間才會慢慢發生。
說完了科學,來談些傳說和故事。
「月亮」雖是星體,但在古時有許多和月亮有關的傳說或習俗,一方面是對月亮的知識不夠,有些和宗教結合,就把天文現象擬神化了。
嫦娥吃了后羿的仙丹奔向月亮,吳剛伐木和玉免在廣寒宮搗藥的故事,是大家比較常聽到的民間傳說。而用手指月亮,半夜會被割耳朵,狼人在月圓夜變身,則是沒有科學根據,用來嚇人的伎倆。
輔大歷史系教授吳彰裕表示,中國的道教應該是將月亮擬神化最為徹底的宗教,道教認為中秋是「太陰娘娘」,也就是嫦娥的生辰之日,中秋月夜會是「極陰之日」,「月魄」最強,道教認為吸取月魄對修練之人有幫助,中秋夜子時在月下吐納練功,將有機會修成正果,還有許願如果選在中秋之夜則會特別靈驗。
此外,有些道教信徒中秋時也會祭拜太陰娘娘,並誦太陰經,但這都只是宗教信仰的一部分,不需要過於迷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