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8-22
- 最後登錄
- 2023-9-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459
- 閱讀權限
- 70
- 文章
- 499
- 相冊
- 2
- 日誌
- 667
  
狀態︰
離線
|
郭雲深半步崩拳打遍天下,尚云祥的崩拳硬打硬進無遮攔……崩拳的巨大威力著實令人神往。
但當今練形意的人能將崩舉練至先賢境界的可謂鳳毛麟角。
原因在哪裡呢?筆者認為,主要原因在於形意難練!形意舉最主要的特點是動力複雜,每個拳式都是幾個力的疊加。很少有單一的勁兒。
形意的最高境界在於一個“合”字,也即使這幾個力最大限度地相合。
拿崩拳來說,它是以下三個力的疊加:
①梢節力,即手臂由曲到伸產生的力。
②中節力:通過“龍腰”的擰轉產生的力。
③根節力:“消息全憑後足蹬”,後足蹬、前足趟,產生的巨大威力。
外上三個力最大程度上的相合,才產生了“拳去如炮”的巨大威力。
形意舉法脫胎於槍法,而崩拳和拳法最為接近。
宋鐵麟大師說:“心意之勁乃法乎槍功彈抖之力者。
槍功愈深,拳功自厚,故習心意舉者需以槍功輔之。
”基於上述認識,筆者在練習崩拳時做了以下嘗試:
(一)將崩拳的三個力分解開來,逐一體會,逐一訓練,慢慢“找出”崩拳那股特殊的勁兒。
首先,體會梢節勁兒。站成三體式崩拳步不動,兩肩膀不動(沒有腰的抒轉)。
兩拳輪番由腰際擰鑽前衝,除了速度放慢之外,其它方面盡量要符合崩拳拳理上的要求。
尤其要用心體會“舟行浪頭之勢”,假想自己的小臂是一條小船,正在浪尖上前進;也可設想拳由腰際出,略走上弧圈,定型對直打對方下頜。
當然要忌挺胸、提腹,努氣拙力。
意念要放在肘部,不要著意於手,否則容易拙力。
其次,體會中節勁兒。
即在上述梢節勁兒訓練的基礎上再加上腰的檸轉,出拳時膀尖前進。
可假想自己的軀幹是一自行車腳蹬板,脊柱是軸,可以自由靈活地左右擰轉。出拳時意念注於肩窩,先慢後快。此時打出的崩拳是兩個力的疊加。這也就是定步崩拳的練法。注意配合呼吸,丹田要實,胸要虛。
最後,體會根節勁兒。
即在上述定步崩拳的基礎上,練活步(進步)崩拳。
將後足蹬、前足趟的勁加進去。右腳大趾一用力,腰一擰肩一抖,力達拳鋒,“拳打三節不見形”。
先慢後快,注意胯要擰轉。
此時打出的崩舉便是三個力的疊加。
三個勁兒都摸准之後再循序漸進地練,才算入了門兒。
(二)、加強基本功訓練。
如站“三體式”可提高整體素質.每日必練;練河南心意門的雞形步可增加後腿的蹬勁兒(雞形步大致就是三體式進步時後腳跟離地,以充分發揮踝關節的作用)。
練河南心意門的“龍腰”功法,可強化中節的擰轉力度,也能使勁力傳達得更和順。
以上基本功要從不間斷地練,這甚至比拳式更重要。
(三)、以槍促拳。崩拳似乎中平槍法,貴直貴速。
可備一白蠟桿,閒時練練“攔、拿、扎”槍法。扎槍時用意不用力,速度要慢。逐一體會上文所述梢節勁、中節勁、根節勁,以及三勁兒的合勁。
注意槍是手臂的延伸,要搶臂合一,貴在一“合”字。
形意拳經非常重視“三節”理論,其終極目的無非是糾正常人的習慣性錯誤--出拳時只知用臂的屈伸力,而不能充分調動腰的左右擰轉力和腿的後蹬前趟力,從而達到形意拳的最高境界--“合”。
如果我們有意識地運用三節理論,訓練三節勁,努力追求“合”字,那麼打出崩拳應有的威力就不是天方夜譚。
心得:力的大小因架式而異 ,基本功要扎實 ,必須要下苦功, 日積月累的苦練, 才能達到身強體健的目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