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8-22
- 最後登錄
- 2023-9-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459
- 閱讀權限
- 70
- 文章
- 499
- 相冊
- 2
- 日誌
- 667
  
狀態︰
離線
|
大力陰風掌是百花門秘傳硬功之一。
系吾門開山祖師蕭太享集內、外家之長,精研歷究的結晶。
吾百花門之大力陰風掌秘功。
內、外兼修,集內功,外功,硬功,軟功於一體,即可用於技擊防身,又可強身健體。
吾師子虛,號汶河老人,所授大力陰風掌功法,為百花門一脈單傳的硬氣功絕技系列功法之一,世人知者甚少。
現逢百花齊放之季,為濟福人類,完成先師之遺願,弘揚中華文化。
今將師授之秘功公諸於世,讓有志於武道者勤習之,慎用之。
不足之處,懇求同道斧正。
卷一《內功秘要》老子曰:“孔德之容,唯道是以,道之為物,唯恍唯忽。
忽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忽兮,整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本門內功以老子《道德經》為指導中心,以德為本,積小功為大功,修氣即修德,修德即修道,天大,地大,人亦大,道法自然為準則。
修練本大力阻風掌,必須以內功為基礎,由內達外的修練方可功成,否則自傷其身,望習本功者慎之。
(一)引龍入海習者每天寅時(3:00-5:00)面南而立,兩腳開步與肩同寬,兩腿直立,五趾抓地,頭頂虛領頂勁,雙目微閉,舌抵上齶,含胸拔背,空胸實腹。
雙手自然下垂於體惻,提肛提襠。
調息。
自然站立三分鐘,同時意想全身好似在水中一樣。
然後雙手成八字掌,外旋,從體側上托至頭頂,同時吸氣,腳跟抬起。意想地氣與水一樣,從地下三尺入湧泉穴沿腿外側上行至長強穴,沿督脈上行至頭頂百會穴。
然後,雙手由頭頂變掌心朝下,沿體前下按至小腹部。
同時腳跟隨之落地,同時呼氣意想上動行至頭頂百會穴之內氣從百會至印堂穴、人中穴過鵲橋入任脈行天突,膻中,中脘至氣海再到關元穴、會陰穴,然後沿兩腿內側下行至腳心湧泉穴,注入地中。最後兩手回到原處,自然站立一分鐘左右,再按上述做法反复練習九次。
然後,腳不動兩手成八字掌。掌心朝上從體則上托至頭頂,變掌心朝下下按至小腹部。
同時意想地氣沿雙腿隨上託之動作上行至頭頂百會穴(注:此動意想,不是意想某一線,或一片,而是沿腿之整體),然後又隨下按之動作下行至氣海穴(注:此動意想內氣所走路線為衝脈)。
然後雙手外旋,掌心由下朝內,左手在內,右手在外重疊放於小腹上。
吃氣,雙手內按,呼氣雙手放鬆。
同時意想吸氣時天地混元之氣從四面八方採入丹田中.呼氣時丹田內氣由丹田向外擴散,如此練習三十分鐘左右接練下式。
(二)金豹推山腳不動、雙手由腹部移至兩腰間,同時雙手由掌變拳。
兩腿彎曲成馬步(注:馬步的高低由習者功力而定,不要太死板),身正,兩腳平行,頭頂虛領頂勁,空胸實腹,意想天地之混元之氣,如煙霧一樣從全身汗毛眼中採入丹田,呼吸自然,然後步不動,雙手變掌,由腰間移至小腹前且掌心潮上。
如託物狀,雙掌由小腹托至胸部膻中穴齊,同時吸氣。
腹部內凹。
意想丹田之氣沿任脈上行至膻中穴,然後雙掌外旋,變掌心朝前,雙掌緩緩向前推出,同時呼氣,腹部自然外凸,意想升至膻中穴的內氣。
從膻中穴分兩股入兩腋下,沿兩臂內側,手三陰經註入雙手掌勞宮穴,從勞宮穴奔瀉而出。
雙掌似推千斤重物前行。
然後,步不動雙掌向外旋抓成拳回拉至腰際。
同時吸氣,意想天地混元之氣,如煙霞一樣被自己雙手抓握手中吸進勞宮穴內,至內關穴,沿手臂內側至腋下,至膻中穴,沿任脈下行入丹田。
如此反複習練四十九次,接練下勢。
(三)排山倒海接上勢,步不變.雙手由腰際至腹前,變掌心朝上,如託物狀至膻中穴,同時吸氣腹部內凹。
意想丹田內氣從丹田沿任脈上行至膻中穴。然後雙手外旋使雙掌心朝左右兩側緩緩外展推出,同時呼氣腹部外凸。
意想升至膻中穴的內氣分兩股入腋下從手臂內側注入勞宮穴,從勞宮穴奔瀉而出。然後雙手外旋抓握成拳回拉至腰際。
同時吸氣、意想天地之混元氣被採入勞宮穴入手臂內側從原氣路回歸丹田。
如此反复練習四十九次,接練下勢。
(四)百龍歸海接上勢.雙膝直立。腳不動雙手從腰際變掌自然下垂於兩腿側。
然後,兩掌外旋變八字掌,從兩側上托至頭頂。
同時吸氣,小腹內凹意想全身之氣上行至頭頂百會穴。
然後兩掌從頭頂下按至小腹,同時呼氣,小腹部外凸.意想上聚百會之氣下行至丹田。
然後雙手內旋。
左手在內,右手在外疊按手左手背。
左手勞宮穴貼於下丹田部位,意守丹田三分鐘,再細、長、均、深的呼吸、雙掌按順時針方向揉摩丹田九十九圈,速度均勻,意想把周身之氣都揉入丹田成團(注:此勢可將周身散亂之氣收集於丹田內)此勢也是本門內功中之收功之功。
本門之內功是以靜為宗旨,以老子的《道德經》為指導中心,大力陰風掌之內功雙掌運氣發功,力推九牛,功排華山,行氣似翻江倒海,內氣渾厚,外氣剛猛。
練功時要柔中有力,協調自然,不可過於僵硬。
卷二《外功秘要》本門內功主練氣,外功主練力,氣與力合則成勁。
但,習本門大力陰風掌之外功,無內功基礎者,請勿習此卷功夫。
本門外功主要鍛煉手臂勁力、提高指力及腰臂力,大力陰風掌之外功全功共分五步,現分述於下:
(一)鐵牛耕地雙手成掌,以掌著地,雙手間距與肩同寬,兩手臂伸直,雙腳略分,伸直,腳尖著地,然后腰、胯盡量向後方弓挫,臀部凸起,腹部內收。
雙手肘關節屈曲,全身向前。
向下探,以頭部接近地面為宜,隨之雙足後蹬助力j同時身體塌腰,並繼續向前向下依次以胸、腹、胯等部位略近地面一滑而過、頭部向上抬起,直臂挺胸、腰、胯向後弓挫臀部凸起,全身亦隨之後挫,恢復原來姿勢。如此前探後挫,循環往復,力盡而止。
(注:動作不要太快或太慢,應連貫協調,中間不可停頓)本勢練習三十分鐘左右則能改練下勢。
(二)羅漢臥席將身右側臥,以右掌拄地,左腳於右腳前,雙腳交剪平放於地上,身軀伸直,雙腿亦伸直。
頭不可耷拉。左手握拳置於左腰際。
頭頂百會穴與會陰穴成一條直線。
雙目做閉。舌輕抵上齶,以鼻自然呼吸,此時意想天地宇宙混元之氣自百會穴,右掌心及雙腳心湧泉穴進入體內,聚於下丹田,閉氣,此時意想丹田之氣,從下丹田至會陰穴,長強再沿夾脊上行至大椎穴,沿手三陰經,分達於雙手臂至雙手手心勞宮穴。此時呼氣。
(將吸入丹田之氣從鼻中猛地用暗勁噴出,且出“哈”聲),在呼氣時、左拳變掌猛力向上沖擊出,右掌用暗勁向下擊按之。
同時意想內氣從勞宮穴奔注而出。
右掌之內氣注於地下,左掌之內氣奔注於天,而後手臂彎屈,左掌變拳回拉於左腰際,與此同時意想天地宇宙混元之氣從雙手勞宮穴、百會穴及腳心湧泉穴採入體內,進入下丹田。
如此反复練習,待一掌練至力盡時,再換左掌堅持練習,如此左、右掌交替練習,待一掌支撐身軀練功到三十分鐘左右時,則可改練下勢。
(三)鴛鴦浮水先以兩掌觸地,身地下蹲,上體略前傾,雙膝跪於兩肘上,兩腳慢慢離地。
成靜止勢,雙目微閉,舌輕抵上齶,收肛提陽,自然呼吸。
成靜止勢後,吸氣時意想地氣從掌心勞宮穴入內,沿手三陰經至膻中穴,沿任脈進入丹田。
呼氣時意想丹田之氣從丹田沿任脈至膻中穴,從膻中穴分兩股沿手三陰經奔注於勞宮穴。由勞宮穴奔瀉而出。
如此練習,時向逐漸增長,力乏而止、如此能練三十分鐘左右,則可改練下勢。
(四)倒拔楊柳找有二米高牆壁或大樹的場地.練功者面對牆壁或大樹而立,雙手臂自然垂於胯旁,自然呼吸三分鐘左右,然後雙手成掌,掌心朝下置於地上,手距牆壁或樹約四十厘米,成起跑預備勢。
然後身體上翻,形成頭下腳上倒立的姿勢。
身體伸直,且與牆壁或樹幹形成四十度角左右,只用雙掌拄地支撐倒立身軀。
用鼻呼吸,在吸氣時,意想天地宇宙混元之氣從頭頂百會穴,勞宮穴及其腳心湧泉穴採入體內,而聚於下丹田,略閉氣。
同時以意領氣,從下丹田進入中丹田,沿手臂而達於勞宮穴,這時呼氣,在呼氣時雙掌用暗勁向下按之,呼氣之時應用口發聲,但不可聲太大,同時意想內氣奔注於地下三尺,然後吸氣,如此反复練習,當堅持用雙掌支撐身軀倒立練功三十分鐘左右時,則可改練下步功夫。
(五)獨臂怫手練者先面對牆壁(或樹)而立,用鼻呼吸,凝神靜氣。
雙目微閉,然後以右掌拄地支掌身體倒立於牆壁(或樹)之上,身軀伸直,左手成拳置於左腰際。
雙腳交剪於牆壁(或樹幹)之上。
(雙腳的交剪法與羅漢臥床的雙腳交剪法相同)用鼻呼吸,在吸氣時意念天地宇宙混元之氣從頭頂百會穴,右手勞宮穴,及其雙腳心湧泉穴採人體內,聚於下丹田。
略閉氣,此時以意領氣,從下丹田至中丹田沿手臂,而達於右勞宮穴,此時開始噴氣(即將吸入丹田之氣,猛烈的從鼻中或口中呼出)。
同時右掌用暗勁向下推擊,並意想內氣從掌心勞宮穴奔注於地下三尺,然後吸氣.如此反复練習,當右掌臂力盡難撐之時,而換左掌練習,練法與右掌反之,如此交替練習,當能以一掌堅持練功三十分鐘左右時,則改練下卷之神功。
卷三《硬功禪秘》本門之大力陰風掌,卷一則以修練內功,卷二則是鍛煉外功,實際是以氣化力,氣力合一的內壯神功,本卷則是外壯之功,如果只修得前兩卷內壯之功而不修本卷之功,則全功只得十之五、六,故而欲習得上乘絕學,必須內功,外功,硬功,軟功合一方可。
本門大力明風掌之硬功共分三式,現分述於下:
(一)陰陽鐵掌先備好一個長四十厘米,寬三十五厘米的方形砂袋,砂袋內充填以五分之二的細鐵砂。
五分之三的綠豆,花椒,龍骨,沒藥,乳香與赤豆(綠豆、赤豆為五分之二,花椒、龍骨、沒藥、乳香為五分之一)。
置於一張高於腰齊堅固的木凳上。
馬步站立於距木凳三十五厘米左右遠的地方,雙手握拳抱於腰際,頭頂虛領頂勁,雙目做閉,含胸拔背空胸實腹,採用順式呼吸(即嘆氣時腹部外凸,呼氣時腹部內四)鼻吸口呼。
左手不動,以鼻吸氣,吸足閉氣,上身右<
心得:整理一些武術絕學, 看到這篇大力陰風掌不錯, 特別的跟武學愛好者一起來分享, 收集這些武術絕學並不容易, 不想藏私, 與有緣人結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