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8-22
- 最後登錄
- 2023-9-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459
- 閱讀權限
- 70
- 文章
- 499
- 相冊
- 2
- 日誌
- 667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miss1204 於 2011-9-27 01:00 編輯
誰說沒有古武術了?這裡給你介紹古武術其中的一種五禽戲(華佗):
一、熊戲
身體自然站立,兩腳平行分開與肩同寬,雙臂自然下垂,兩眼平視前方。先右腿屈膝,身體微向右轉,同時右肩向前下晃動、右臂亦隨之下沉,左肩則向外舒展,左臂微屈上提。然後左腿屈膝,其餘動作與上左右相反。如此反复晃動,次數不限。
二、虎戲
腳後跟靠攏成立正姿勢,兩臂自然下垂,兩眼平視前方。
(一)左式
1.兩腿屈膝下蹲,重心移至右腿,左腳虛步,腳掌點地、靠於右腳內踝處,同時兩掌握拳提至腰兩側,拳心向上,眼看左前方。
2.左腳向左前方斜進一步,右腳隨之跟進半步,重心坐於右腿,左腳掌虛步點地,同時兩拳沿胸部上抬,拳心向後,抬至口前兩拳相對翻轉變掌向前按出,高與胸齊,掌心向前,兩掌虎口相對,眼看左手。
(二)右式
1.左腳向前邁出半步,右腳隨之跟至左腳內踝處,重心坐於左腿,右腳掌虛步點地,兩腿屈膝,同時兩掌變拳撤至腰兩側,拳心向上,眼看右前方。
2.與左式2同,唯左右相反。如此反复左右虎撲,次數不限。
三、猿戲
腳跟靠攏成立正姿勢,兩臂自然下垂,兩眼平視前方。
(一)左式
1.兩腿屈膝,左腳向前輕靈邁出,同時左手沿胸前至口平處向前如取物樣探出,將達終點時,手掌撮攏成鉤手,手腕自然下垂。
2.右腳向前輕靈邁出,左腳隨至右腳內踝處,腳掌虛步點地,同時右手沿胸前至口平處時向前如取物樣探出,將達終點時,手掌撮攏成鉤手,左手同時收至左肋下。
3.左腳向後退步,右腳隨之退至左腳內踝處,腳掌虛步點地,同時左手沿胸前至口平處向前如取物樣探出,最終成為鉤手,右手同時收回至右肋下。
(二)右式動作與左式相同,唯左右相反。
四、鹿戲
身體自然直立,兩臂自然下垂,兩眼平視前方。
(一)左式
1.右腿屈膝,身體後坐,左腿前伸,左膝微屈,左腳虛踏;左手前伸,左臂微屈,左手掌心向右,右手置於左肘內側,右手掌心向左。
2.兩臂在身前同時逆時針方向旋轉,左手繞環較右手大些,同時要注意腰胯、尾骶部的逆時針方向旋轉,久而久之,過渡到以腰胯、尾骶部的旋轉帶動兩臂的旋轉。
(二)右式動作與左式相同,唯方向左右相反,繞環旋轉方向亦有順逆不同。
五、鳥戲
兩腳平行站立,兩臂自然下垂,兩眼平視前方。
(一)左式
1.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右腳隨之跟進半步,腳尖虛點地,同時兩臂慢慢從身前抬起,掌心向上,與肩平時兩臂向左右側方舉起,隨之深吸氣。
2.右腳前進與左腳相並,兩臂自側方下落,掌心向下,同時下蹲,兩臂在膝下相交,掌心向上,隨之深呼氣。
(二)右式同左式,唯左右相反。
這裡說一下五禽戲,它肯定在古武術之列。至於技擊作用有多大,就不好說了。
心得:學習武術要不斷練習, 與堅持. 不能一曝十寒, 多學習, 多看看. 除了練拳外, 更要培養武德, 不要仗勢武術, 為非作歹, 那就成魔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