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15|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佛法教導安忍,但如果我們處處忍讓,豈不是更成為他人欺侮的對象?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9-27 01:18:1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安忍是佛法中很重要的一環。要達到面對、遇上任何人、任何困境都能以安忍心處待,的確不是一朝一夕能達致的境界。安忍必須與慈悲心並行才能成功。我們佛法中所說的「忍」,並非指畏懼停縮不前的弱者心態。菩薩的安忍與凡夫見到惡人時的懦弱是兩碼子事,不可混淆不清。在遇到蠻不講理的人時,我們應施以慈悲心,心想對方與自己一樣,不過是想得樂離苦而已。把自己代入對方的角度去想一想,自然容易生起慈悲心,從而生起安忍心。我們也可視對方為中毒發瘋的母親;如果你母親中毒發狂,威脅著要殺你打你,你肯定不會以嗔心先把她毒打一頓吧?你的心自然會以慈悲心對待,處處忍讓她。由此可見,能否行忍只取決於你與對方的關係觀念。六道的眾生都曾是我們的慈母。自無始生死輪迴以來,在無數的轉生中,每一位眾生都曾成為我們的母親。眾生的心中充滿著貪、嗔、癡這三毒,所以我們不單不應以嗔心回報,還要同情他們,以忍心對待他們的無理,就像是對待中毒發狂的親母一般。由自己的角度看,嗔心並不利於解決問題及人際不和,反而只會為自己帶來痛苦。被別人以惡意傷害固然是你的不幸,但如果你選擇以嗔心報復,那就更加增深了你的不幸。他人是否對你傷害,並不由你決定,但你是否以嗔心報復,卻完全操縱在你的手裏。如果你也以嗔心回報,受傷害的不只是對方,你自己也在傷害自己。事實上,來自他人的言行並不可能對你造成傷害,你之所以感到委屈只因你對這些言行介懷。有人說過:「如果你是對的一方,你沒需要發脾氣;如果你是錯的一方,你沒資格去發脾氣。」,這才是真正的智慧。配合上深知嗔心的過失及安忍的優點之智慧時,你的安忍亦會較容易生出。每一個人都是你的導師:慈悲的人教你慈悲之道;兇惡的人正在教你忍辱之道。在碰上窮兇極惡、蠻不講理的人時,你反而應該以歡喜心對待,你可不是每天都有機會碰上學習考驗忍耐的良機!他們是你修持安忍、成就功德的福田!或許你仍會懷疑安忍就會被人欺侮,或視它為懦弱的表現。安忍其實是世界上的一股大力量。幾十年前,印度的聖人甘地就單單以「安忍」打敗了整個英國帝國。你看:幾十萬個精英軍人及世界上的一股大力量,最終也要屈服於這個矮小的印度人足下。是軍力及帝國的力大呢?還是安忍的力大?

來源:佛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座天使(七級)

獨孤九劍

Rank: 10Rank: 10Rank: 10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1-9-28 09:30:02 |只看該作者
引述道家思想;老子的說法.....
上善莫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安忍就如大地,如如不動,就如大海深邃難測,如同高山安穩,安忍雖會一時令自己陷入難關困境,但是卻能讓自己本身再精再勵,反觀欺人的人,皆只是一時得利,但是背所付出的代價經常是無想像的.
如同水,你可以指責它,毀謗它,但是你沒有它,卻什麼也活不了.欺人的人就像在污染水一樣,終究會有一天,他會為了活命,喝下他原來污染的水.
如果你不知道你是誰,那就趕快找到自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25 16:2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