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19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817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文物名稱: 筶
來源: 台灣
材質: 木
尺寸: 4 cm x 15 cm x 28 cm
年代: 不詳
說明:
傳統宗教信仰中,祭祀或祭拜是最為普遍的宗教行為。為了對神明或祖先表達崇奉敬意,或達到人神溝通的目的,人們會準備各種食物做為牲禮供品以及各式金紙敬獻,也會運用各式獻祭獻禮的用具向神明表達敬意與祈願,例如神龕、神轎等可直接用以供神的器具;杯筶、籤詩等作為請示神意的用具;而香爐、薦盒等則是作為盛裝供品的器具。其中裝盛各式供品的器具,為因應各類供品形式與用途,種類更是多元繁複,其製作的技巧與樣式,從簡樸到華麗精緻,應有盡有,成為民間祭祀用具的大宗。「筶」通稱為「筊杯」或「杯」,為信眾祈求神明指示的用具,通常為竹頭或木材製成,尺寸大小不拘,只要成對均衡即可,新月形浮凸的一面為陽面,平坦的另一面為陰面。擲筶的行為稱為「卜杯」,使用時以之在香爐繞幾圈後擲地,一陰一陽為聖筶,表示神意肯定;兩者皆陰為笑筶,表示不置可否;兩者皆陽為伏筶,表示神意否定,信眾即以此推知神明的指示。
來源:文建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