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2-18
- 最後登錄
- 2025-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6
- 閱讀權限
- 20
- 文章
- 4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klk808 於 2011-10-8 01:59 編輯
簡單移動平均 MA
1.計算公式
MA=( n日收盤價加總 )÷n日。
由於簡單移動平均線為n日收盤價的平均值,因此可視為投資人n日的平均買進成本價位線。
2.參數設定
移動平均線的參數可自行設定,由於目前正常一週的交易天數為5天,因此習慣上移動平均線採5的倍數來設定。
如系統預設值為5(週線)、10(雙週線)、20(約當月線)、60(約當季線)、120(約當半年線)、240(約當年線)。
亦有採用5(週線)、24(約當月線)、72(約當季線)、144(約當半年線)、
288(約當年線)。
另有利用費波南玆數列來設定者。
採5(週線)、8、13、21(約當月線)、34、55(約當季線)、
89、144(約當半年線)、233(約當年線)。
投資人可依不同的個股(股性)、不同的週期、不同的指數等,而採取不同的移動平均線參數設定。總之能掌握標的物趨勢脈動規則的參數,就是有效的參數值,運用之巧妙,依個人實際之體會,並無固定的規則。
基本用法:
(1)天數少的移動平均線突破天數多的移動平均線,即為買入信號。
(2)天數少的移動平均線跌破天數多的移動平均線,即為賣出信號。
3.運用法則
(1)平均線從下降轉為水平,並且有改變移動方向往右上方移動的跡象,而股價從平均線的下方向上移動並越過平均線時,是買入信號。
(2)股價趨勢在平均線上方變動,股價雖然出現回跌,但並未跌破平均線,又再度上升也為買進信號。
(3)股價下跌,跌至平均線下方,而平均線在短期內依然繼續向上移動,也是買入信號。
(4)股價在平均線下方變動,突然暴跌,距離平均線十分遠,這是超賣現象,自然有可能回升,向平均線靠近,這是買入時機。
(5)股價變動是上升趨勢,自然在平均線上方移動,因上漲幅度可觀,離平均線越來越遠,表示近期內購買股票者皆已獲利,隨時會產生回吐的賣壓,此為賣出時機。
(6)移動平均線的方向由向上變動逐漸轉為水平,而股價從平均線上方跌至平均線下方時,說明拋壓增大,此為賣出時機。
(7)股價變動在平均線下方,反彈時沒能越過平均線,而且平均線也已改變移動方向,從趨於水平轉而向下走,此為較佳的賣出時機。
(8)股價在平均線附近徘徊,而平均線繼續下走,也為賣出時機。
(9)長期移動平均線呈緩慢的上升狀態,而中期移動平均線呈下跌狀態,並與長期平均移動平均線交叉。這時,如果股價處於下跌狀態,則可能意味著狂跌階段的到來,這裡是賣出訊號。須要注意的是,在這種狀態下,股價在下跌的過程中有暫時性的回檔,否則不會形成長期移動平均線和中期移動平均線的交叉。
(10)長期的移動平均線呈現下降趨勢,中期的移動平均線在爬升且速度較快的穿越長期移動平均線,這可能意味著價格的急劇反彈,是一種買進訊號。出現這種情況一般股價仍在下跌的過程中,只不過中期的下跌幅度要低於長期的下跌幅度。
4.評 價
A.優點:
(1)適用移動平均線可觀察股價總的走勢,不考慮股價的偶然變動,這樣可自動選擇進出場的時機。
(2)平均線能顯示「進出場」的訊號,將風險水平降低。無論平均線變化怎樣,但反映買或賣信號的途徑則一樣。即是,若股價(一定要用收盤價)向下跌破移動平均線,便是出場訊號;反之,若股價向上突破移動平均線,便是進場訊號。利用移動平均線,作為進場或出場訊號。通常獲得頗可觀的投資回報率,尤其是當股價剛開始上升或下降時。
(3)平均線分析比較簡單,使投資者能清楚了解當前價格動向。
B.缺點:
(1)移動平均線變動緩慢,不易把握股價趨勢的高峰與低谷。
(2)在價格波幅不大的盤整期間,平均線糾結於價格之中,出現上下交錯型的出進場訊號。使分析者無法定論。
(3)平均線的日數沒有一定標準和規定,常根據股市的特性不同發展階段,分析者思維定性而各有不同,投資者在擬定計算移動平均線的日子前,必須先清楚了解自己的投資目標。若是短線投資者,一般應選用5天移動平均線,中線投資者應選用60天移動平均線,長期投資者則應選用240天移動平均線。很多投資者選用240天移動平均線,判斷目前市場是多頭或空頭。即是,若股價在240天移動平均線之下,則是空頭;相反,若股價在240天移動平均線之上,則是多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