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3-9
- 最後登錄
- 2024-1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430
- 閱讀權限
- 70
- 文章
- 410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美國最新醫學研究顯示,在嬰兒出生頭一年,若家中有養貓、狗寵物,寶寶出現會導致氣喘等過敏反應的機會較小。
這份由美國喬治亞醫學院提出的研究報告指出,讓嬰兒早一點接觸貓、狗動物,能提供日後對過敏的抵抗力。報告主要撰寫人歐恩比博士指出,「過去三十年來醫學界的認知為,家中養有貓、狗會增加新生兒出現過敏,但是我們的研究顯示出的結果正好相反。」
研究觀察底特律郊區474名在1987年4月15日到1989年8月31日足月出生的健康新生兒至6、7歲,追蹤這些嬰兒暴露在塵蹣、狗、貓和花草等過敏原下的過敏反應。研究發現,184名出生第一年家中有養貓、狗的嬰孩,出現過敏者比220名家中有養貓狗的少了一半,沒有暴露在貓、狗環境下的嬰孩,33%對至少一種過敏原有陽性反應,同時接觸兩隻以上狗或貓的嬰孩,只有15.4%有過敏現象,至於接觸一隻貓或狗的過敏人數則稍多。
將父母抽菸與否、塵蹣指數、兄弟姊妹的影響等因素列入考慮後,研究人員發現,暴露在兩隻以上的狗或貓環境下的新生兒,日後出現過敏症狀的機會少了77%。不過學者說,至於六、七歲以後的過敏反應如何需要後續研究。
這篇研究報告在28日最新一期的美國醫學會期刊中發表,歐恩比說,這其中的抗過敏機制研究人員還不清楚,其中一個可能為早期暴露在這樣的環境中,讓寶寶體內的免疫系統不用出現過敏現象就能產生抗體,另一個可能為,這些動物身上產生的細菌會引發人體產生過敏抗體。
一般人通常都是擔心寵物身上的寄生蟲或疾病是否會對孕婦或BABY造成影響,其實影響最大的是弓形蟲,這乃是經由貓所感染的,會經由血液穿過胎盤,而直接對嬰兒造成影響。所以對家裡所飼養的貓,不要讓它們吃生的肉,或是讓它們與外面流浪動物接觸,處理它們的排泄物後一定要洗手,且要打預防針,能夠做到以上幾點,我想就不必擔憂寄生蟲的問題。
養貓的朋友就要注意,如果是養在家裡的貓咪比較安全,若是貓咪會往外跑的流浪貓,貓咪的病菌就會比較多,也會有病毒感染的問題,因此就要稍微慎重的考慮一下隔離的問題,盡可能少跟往外溜達的貓咪接觸,或是嚴禁貓咪外出,感染疾病的問題就會減少,否則寶貝出生後,就得強制把貓咪隔離,以免產生感染。
跟貓咪接觸過後,一定要勤洗手,居家的衛生更是要保持清潔,貓砂要經常更換,定期幫貓兒洗澡與梳毛,減少病菌的產生即可預防。
以下資料摘自媽媽寶寶雜誌:
疾病的部分,寵物常見的人畜共通傳染性疾病,該留意:
1.貓抓熱--感染源是貓身上的跳蚤或細菌,一般患者被幼貓抓傷後會自然復原,但抵抗力較弱者(嬰幼兒或媽咪),可能因此受到感染,所以抵抗弱者要避免與貓咪接觸。
2.寄生蟲感染--避免接觸寵物糞便,接觸到要立刻洗手,保持清潔衛生,平時也應該勤清理寵物糞便,以免細菌滋生。
3.狂犬病--所有溫血動物都會感染此疾病,所以預防方法是定期帶寵物施打狂犬病疫苗。
4.萊姆病--經由壁蝨咬到動物和人類加以傳播,平時最好定期替寵物除蝨,帶牠們接受疫苗注射。
5.鸚鵡病--這是鳥類的傳染疾病,沒養鳥就沒關係了~
6.黴菌--由皮膚接觸感染,寵物感染後,菌體隨著排泄物排出體外,容易污染環境,使得人曝露魚黴菌的機會增加,寵物感染時,在身上可見黃色似杯狀的圓形結痂區域,預防方法是勿與感染人共用毛巾、衣服等衣物,寵物有皮膚病應盡快治療,人與寵物接觸後一定要洗手。
至於寵物與幼兒的相處,主人可以在懷孕期就與寵物告知新成員的到來,每天與寵物建立這樣的概念,等BABY出生之後,不要排斥寵物與寶寶接觸,可以讓寵物認識新成員,讓牠們知道自己多了一個伴。
寵物面對新成員,多少會有抗拒、排斥、害怕、興奮的感覺,與人一樣會有正負面的反應,主人應該適時去引導寵物的情緒,不可以因為寵物對新生兒吼叫就斥責牠們,這樣反而會造成牠們心靈的創傷,甚至對寶寶會有敵意喔!
主人即使有了新成員,也不可疏忽寵物的照料,即使自己沒有空可以料理寵物的生活起居,至少也要為牠找個代理人幫忙,自己也要找時間與狗狗培養感情,即使是少少的時間,寵物也會珍惜這短暫的相處時刻,可別因為家中多了新生兒,就把狗兒送走或忽略牠們,寵物會很傷心的喔!
既然養了牠,就要愛牠、照料牠一輩子,寵物可能只是主人的一小部分,但對寵物來說,主人是牠的全部。
若家中的寵物有凶性,曾咬傷過人,建議還是把牠與寶寶隔離開來,以免發生危險,但日常的生活照料一樣是不可省略的喔!
我朋友最近快當媽媽了,這是他特地去找得資料
希望大家能有正確觀念
別再讓懷孕就是不能養狗的舊有觀念
而去棄養狗狗,希望能夠幫上大家的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