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99|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景點推薦] 「大台北」楓香、槭樹傻傻分不清 學者也搞混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11-10 23:13:1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udn旅遊休閒
 

楓香、槭樹傻傻分不清 學者也搞混
 
【欣傳媒/記者蕭介雲/專題報導】
 
民眾常有「三楓五槭」的說法,事實上,不但有時楓香葉也有五葉,光看形狀會搞錯,就連楓與槭樹名稱,學者都曾搞混相當長的時間。過去,日本植物學者曾把楓香誤稱為楓樹,楓樹誤稱為槭樹;經過現代學者正名後,才把過去的楓樹稱為楓香樹,槭樹則稱為楓樹。  
 
 
如同雲霧般飄渺不定,台灣山毛櫸步道變紅時間不定又極短,有夢幻景點之稱,看到得有中樂透的強運。(林務局提供)

民眾常有「三楓五槭」說法,事實上,不但有時楓香葉也有五葉,光看形狀會搞錯,必須從葉片與果實生長方式才能正確區分,但就算分不清,置身山林美景,已是快意人生。(林務局提供)

在台灣的變色葉植物有34種,深受遊客喜愛的賞楓植物,以青楓(中原氏掌葉槭)為最,其次為台灣紅榨槭、楓香、山漆。至於楓香葉與楓葉(槭)要如何區分呢?林務局表示,楓香葉互生,果實為球狀聚合果;楓(槭)葉對生,果實具雙翼翅果,這才是正確的區分方式。  

民眾常有「三楓五槭」的說法,事實上,不但有時楓香葉也有五葉,光看形狀會搞錯,就連楓與槭樹名稱,學者都曾搞混相當長的時間。過去,日本植物學者曾把楓香誤稱為楓樹,楓樹誤稱為槭樹;經過現代學者正名後,才把過去的楓樹稱為楓香樹,槭樹則稱為楓樹。  

台灣以紅榨楓、楓香等最為常見,一般而言,愈高海拔,愈高緯度,紅葉期愈早,山友在11月登山,往往可以體驗變色葉,從高、中、低海拔,展現落葉、凋零中與全盛期的不同迷人風貌。  

不同樹種,紅葉期也有所不同,從11月到1月,屬於楓香樹、台灣櫸的季節,青楓與山毛櫸則到12月底,台灣紅榨槭與樟葉槭都只到12月上旬,山漆紅葉期最短,只有從12月到1月上旬。挑對樹種和步道高度,才能盡興。  

「停車坐看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黃、紅、橙、枯等不同景緻,在林葉間跳動渲染著,置身其中,管它是那種樹、那種葉,放靈魂度個假,任意,沈醉那抹紅的山林。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版主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1-11-11 22:31:58 |只看該作者
以前還真的以為是用「三楓五槭」來分辨楓樹和槭樹,看來以前的方法有錯誤.
下次再來仔細的觀察一下.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17 16:5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