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做甚麼,或說話、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穌的名,藉著他感謝父上帝。」(歌羅西書3章17節)
我從一位十七世紀修道院內的廚師勞倫斯修士身上,學習到許多時時紀念上帝的方法。在他《與神同在》(The Practice of the Presence of God)一書中,勞倫斯修士提到一些實際的操練方法,如何能夠在做許多雜事,如煮飯及修鞋的同時,還能「隨時隨地將心獻給上帝」。勞倫斯修士說,一個人的屬靈深度並不是要改變你現在所做的事情,而在於做事的動機,及將那些原本為自己所做的事轉變成為上帝而做。
在別人為他所寫的悼詞中,其中一篇提到:「勞倫斯修士可以隨處尋求上帝;不論他是在修鞋或是在禱告⋯⋯。對他來說,他所看到的不是他所正在做的事,而是上帝。他清楚知道越是為上帝做自己所不想做的事,便越能將他的愛獻給上帝。」
這段話的最後一句深深地影響我的妻子。當她在芝加哥市區的老人服務中心工作時,有時候她必須去做那些有違她本性的工作。當她在做那些她所不喜歡的工作時,她提醒自己要將重點放在上帝及祂的榮耀上。只要花些力氣,即便是最困難的任務都能被達成,並得以將其奉獻給上帝 (歌羅西書3章17節)。
天父基督良善聖工,我們虔誠效仿跟隨;
地球應是父神之殿,生命就成感恩詩篇。
為責任工作無樂趣,因愛主而作樂無窮。
來源: 聖經與世界瞭望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