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2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八正道的定義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11-25 01:40:2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絕對官僚 於 2011-11-25 01:43 編輯

  《中阿含經》卷第七《分別聖諦經》云:「云何苦滅道聖諦?謂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若以梵漢對照,則如下列︰一、正見Samyag-drsti二、正志(正思惟)Samyak-samkalpa三、正語Samyag-vāc四、正業Samyak-karmānta五、正命Samyag-āj-īva六、正方便(正精進)Samyag-vyāyāma七、正念Samyak-smrti八、正定Samyak-samādhi
  
  依據《中阿含經》經卷七《分別聖諦經》對解說八正道的共同基本句型是︰「念苦是苦時,習是習、滅是滅、道是道時,或觀本所作,或學念諸行,或見諸行災患,或見涅槃止息,或無著念,觀善心解脫時。」下接八正道的各項道品內容︰
  
  正見是︰「於中擇、遍擇、決擇擇,法視、遍視,觀察明達。」
  
  正志是︰「於中心伺、遍伺、隨順伺、可念則念,可望則望。」
  
  正語是︰「於中除口四妙行,諸餘口惡行,遠離除斷,不行不作,不合不會。」
  
  正業是︰「於中除身三妙行,諸餘身惡行,遠離除斷,不行不作,不合不會。」
  
  >正命是︰「於中非無理求,不以多欲無厭足,不為種種伎術咒說邪命活。但以法求衣,不以非法;亦以法求食、床座,不以非法。」
  
  正方便是︰「於中若有精進方便,一向精勤求,有力趣向,專著不捨,亦不衰退,正伏其心。」
  
  正念是︰「於中若心順念,背不向念,念遍、念憶、復憶心正不忘,心之所應。」
  
  正定是︰「於中若心住,禪住、順住,不亂不散,攝止正定。」
  
  又說︰「過去時,是苦滅道聖諦,未來現在時,是苦滅道聖諦。真諦不虛。」(大正藏卷一.四六九頁)
  
  從經文得知,八正道的每一道品的基礎與宗旨是相同的,那就是:(一)繫念、憶念,念四聖諦法。(二)觀行,觀本來所作所為,學習著依四諦法而修行;在修行過程中,得以發現種種過失災患,也從修行四諦法而達成止息煩惱,得入涅槃解脫,它的要領是當「無(執)著(的心)念」、「觀(上)善(的)心解脫」。
  
  基於這樣的共通性,來逐條修習八正道的各項道品:正見的重點在於依如上的四聖諦等共通原則而做抉擇;正志是依共通原則而修伺(思惟)的念和望;正語是離四種口過;正業是離三種身過;正命是不依咒術等作為活命行業;正方便是學到修行方法之後,應當一向精進,專著不捨;正念是心順念、念遍、念憶、憶心正不忘失;正定是心住,不亂不散,其實就是由依四聖諦等修住心而得解脫。
  
  另外依據《雜阿含經》卷二十八的第七八五經,佛陀說明八正道的八個道品的共通性,有兩項宗旨,那就是「世俗有漏、有取,向於善趣」以及「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觀其內容,所謂「世俗有漏」的八正道,即是與有漏作意相應的八正道;所謂「聖出世間無漏」,即是能依無漏正見、思惟無漏四聖諦境,與無漏作意相應的八正道。例如正見的世俗有漏是:「苦,彼見,有施有說,乃至知世間有阿羅漢,不受後有。」正見的聖出世間無漏是:「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又如正念的世俗有漏是:「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正念的聖出世間無漏是:「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若念、隨念、重念、憶念,不妄不虛。」再如正定的世俗有漏是:「心住,不亂不動,攝受寂止,三昧一心。」正定的聖出世間無漏是:「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住不亂不散,攝受寂止,三昧一心。」(大正藏卷二,二○三至二○四頁)
  
  於經文所見,《雜阿含經》的八正道,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凡夫弟子所修,一個是聖弟子所修。凡夫弟子信有布施、有說法、有阿羅漢、有出離覺、有正語、有離身三惡行,有如法不如法的生活方式,有精進方便行,有不妄不虛念,有心住於不亂不散的定境,都是與有漏思惟(作意)相應的。至於聖弟子,是已證初果至四果的有學及無學人,是直接以思惟無漏的四聖諦來配合八正道,所以是與無漏思惟(作意)相應的。
  
  修行八正道,多是由凡夫的世俗有漏,而進入出世間無漏的。以下就用這樣的角度,來解說八正道的道品次第。

來源:八正道講記 聖嚴法師著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29 21:0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