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475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331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善化地區過去為平埔族的西拉雅系聚集之目加溜灣社,主要分布在今善化鎮溪美里一帶。據臺南縣文獻委員會顧問洪冰如所言,目加溜灣(BAKLOUN)之名,原為平埔族語,荷人於明天啟4年(1624)佔臺以後便以羅馬注音為Bakloun、Baccloan、Bacclouangh、Baccloangh、Backoloangh等,以荷語發音之,再譯為臺音,則為目加溜灣。又因名稱過長,所以略稱為灣裡社或加溜灣社。1636年,荷蘭長官設學校於社東,並掘荷蘭井一口,至今善化慶安宮前大埕尚留此井遺跡。次年更設教會,置牧師以教化當地原住民、傳教。
明鄭時期由於鄭成功巡視至此,以為「善早開化」,亦即很早開化,因而改名為善化。一般認為此地為善化最早形成之街市,因清康熙23年(1684)蔣毓英之臺灣府志記載為當時諸羅縣唯一街市。可見此街不只為善化最早,在過去善化屬諸羅縣管轄時,亦最早形成街市,反映善化在當時的發展。
清中葉,漢人大量移民至此,且多居於今台南縣善化鎮三民路一帶,漢人增加後,平埔族受經濟、習俗等壓迫,逐漸移居至大內鄉鳴頭、頭社一帶。到清末,此地所有居民悉清一色為漢人,尤以福建泉州人最多。另一方面也由於今曾文溪高漲,灣裡溪街被大水沖毀,使得當地居民皆搬到進學路、文正路交點至溪尾一線路東的新社街,致使其在清末仍店鋪林立、熱鬧非凡,形成以今進學路連接三民路的南北向長街型態為主,南端(三民路與文昌路交會處)發展出牛墟市集,在擴及到東側慶安宮一帶一字型街。
日明治34年(1901)設立火車站,日明治38年(1905)南北通車後,市場由廟前移至東門外,商業重心也逐漸往東移。日昭和11年(1936)實施市區改正時,原本的長街範圍擴大,由南北向的三民路中斷開闢出一條東西向的中山路直通火車站,於是原本一字型街漸次擴大為十字型,形成東西狹長、南北扁窄的格子型街道網。
善化街約今中山路,介於三民路與中正路一帶,除有古蹟慶安宮外,還保有數棟街市改正時期的所建造的舊洋樓及店家。這些舊洋樓多為日昭和初期強調線條「藝術裝飾派」或提倡使用新材料、新結構的「現代主義」。
坐落在善化鎮三民路與文昌路交界處的善化牛墟舊址約有半公頃的土地,至少在清清道光年間就已成市。其和北港墟、鹽水港墟、大目降墟、善化墟號稱臺灣的四大牛墟。然而工業社會逐漸取代農業社會的今日,目前只有善化牛墟碩果僅存,惟地點轉移到善化國小北側的什乃里境內。牛墟舊址則由鎮公所闢建為公園,立有善化牛墟遺址紀念碑。
來源:文建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