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4-1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056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4535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長山過臺灣」的艱辛過程,不但塑造了臺灣客家人的內聚力,也開啟了臺灣客家的新視野:面對臺灣多樣化的自然山川與多元、險惡的族群處境,必須更加落實因地制宜的「移民本色」,因而得以全然不同於中國原鄉的方式,打造了風貌殊異的客家新故鄉。
臺灣客家先民因地制宜之生存智慧,漸漸發展出來臺先祖未曾想像的客家新風貌。來自廣東、福建等以地域與宗族當成自我認同的「原鄉客家」,來臺灣之後終於重新組織、發展與戰鬥,形成了以土地為舞臺、以族群相凝聚的「移民客家」。
新的客家社會整合了原鄉的地域差異,不但擴大了客家族群的寬廣度,也回頭肯定了原鄉的文化價值。例如,新竹縣的關西客家文化,就是融合了四縣、海陸、饒平等地區的客家先移民與道卡斯族原住民、泉州福佬等多元文化而成。中臺灣大甲溪流域的客家文化,融合了大埔、饒平、泰雅族原住民與福佬風味。臺東縣客家文化,則是從西臺灣東遷的客家二次移民,融合了北臺桃竹苗、南臺六堆客家、平埔原住民文化,並與在地的阿美族、卑南族之間密切互動的成果。
想要品味臺灣客家文化的風貌,就得肯定臺灣客家族群的獨特歷史過程。以下分別從飲食、服飾、建築、民俗信仰,以及文化創造等面向,體會臺灣客家的獨特性。
一、 飲食文化
客家美食可說是臺灣客家文化的代表項目,客家文化重建運動的過程中,也把客家美食當成客家文化的中心價值之一,每一個客家運動的場合,都會有幾項特定的「客家美食」,早期有「粑」,近期則是擂茶,這兩個兼具美味與現場表演雙重效益的飲食文化,或多或少鼓舞了更多人參與了客家文化。一般而言,客家飲食多以傳統的「鹹、香、肥」三個原則,描述客家人的飲食特色,然而,這樣的特色,或許是非客家人在客家庄作客時,體會到的慶典式飲食場面,至於傳統客家人的家常飲食,反而是非客家人較少碰觸的簡單與素樸風貌,甚至,還有勉強僅可裹腹的程度。近年來,隨著社會生活習慣的改變,客家飲食也與時俱變,客家傳統的家常風味重新受到肯定,一躍而成為週休二日的旅遊寵兒,約略可歸納出幾個特色:保持食物原料的原味、特別擅用香料與沾醬、具有獨特的醬漬食品,最重要的是,每個鄉鎮,甚至村里,都可以找到特屬地方與主廚風味〈或稱之為「有媽媽的味道」〉的客家美食,值得大家一村又一村、一鄉過一鄉,追尋各地客家美食。
除了從傳統出發的現代客家飲食之外,臺灣客家人在戰後還吸收了來自大江南北的飲食文化,發展出許多風靡飲食市場的城市美食,例如,從桃竹苗地區移居大臺北地區的客家人,改良了源自中國北方的麵食風味,創造美味可口的「永和豆漿」,近年來甚至成為風靡海內外的都市美食。
客家人在飲食文化的表現,一方面追溯傳統,吸取養分,開創生機;另一方面則敞開胸懷,廣納各地飲食風味,緊緊地掌握了現代人的口味,秉持樸實的風格,共同參與了臺灣美食創造的行列。
二、 服飾文化
過去,客家人的確有屬於自身的服飾文化,然而,隨著時代的改變,現代臺灣已很難從穿著習慣,確認客家的族群屬性。而且,最後的傳統客家藍衫使用者在美濃東門樓前消失之後,藍衫就從生活服飾轉變成形象服飾,藍衫成為客家運動場合的「制服」,或者是客家歌舞表演者的象徵性穿著。不過,近年來各界漸漸體認到這個困境,開始將客家服飾從象徵性的標籤,轉回生活化的新時代客家服飾。
南臺灣從藍染與藍衫出發,舉辦了相當有創意的藍衫服裝秀,積極發展生活藍衫。北臺灣客庄,則從「客家花布」出發,廣泛地運用在各種生活用品上,值得期待,新竹九讚頭社區經過了十多年的社區醞釀,近年推出了以花布製作的九娃娃,相當受人歡迎。
政府部門也在客家創新服飾文化上表現相當積極,嘗試引發領頭作用: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桃園縣政府等各級政府與年輕設計師推動的客家花布衣飾創造;苗栗縣政府與苗栗市公所,分頭推動符合新時代需要的「客家衫」,都是值得收藏與欣賞的對象。
三、 建築文化
臺灣客家建築幾乎和中國原鄉截然兩異,整體而言。臺灣的客家建築從中國原鄉帶來了家神祖先信仰,確立了「宗祠」、「家廟」、「公廳」等客家特殊建築類型。在空間的表現上,具體呈現在「公廳」與「禾埕」,這兩個一虛一實兩個空間所貫串起來的組合,「日字廳、曰字井」,形成了「家族昌盛」的象徵意義。在材料的運用上幾乎都是因地制宜〈從精神的層次,也可說是延續原鄉之傳統〉,用泥土、用火磚、用木、用竹,率都以建築物的在地資源優先考量。在色彩美學上,創造了與原鄉「白牆烏瓦」截然兩異的審美價值觀,逐漸吸收了閩南「紅磚紅瓦」的新風味。在空間格局的設計上,一方面堅持著公廳的家族性公共空間的規矩,另一方面也因地制宜形成南北分殊、西東各異的在地化客家建築風格。著名的新竹縣北埔天水堂姜屋、屏東縣佳冬蕭屋、六堆夥房與美濃菸樓等等優秀的客家傳統建築,都可以看到臺灣客家建築落地生根的具體軌跡。
在客觀的空間文化的欣賞上,也可以結合不同地區與家族的產業型態,瞭解每個在地性客家建築的價值所在。例如,北臺灣因為清末、日治時代初期樟腦產業之故,建築從農業型態的居家規模轉變為與其他族群更緊密互動的多元產業生活空間,紅磚的運用結合原鄉宗族空間的營建文化,型塑出極為優異的客家庄建築美感。南臺灣最具特色的空間形式,應可說是創造了正身與橫屋之間的「廊間」〈或稱「廊仔」〉,廊間相當程度反映了原鄉中國所未有的熱帶性氣候的生活空間需要,相當開放的空間〈三個經常不關闔的門、兩個室內間門、兩個透空式窗戶〉,經常當成家庭內客廳、灶下或餐廳等最主要生活核心。深具在地風味,值得拜訪。
四、 民俗信仰文化
臺灣的客家信仰,與其他族群也有若干異同之處,不同的節氣、不同的地區,都能感受得到深深影響著客家人的信仰與慶典。
臺灣客家的信仰與早期社會的形成有密切關係,幾乎每一個客家村落都有護佑村民的土地伯公,每一個客家聚落都有屬於自己的守護神,除了從中國原鄉帶來的觀音、三山國王、三官大帝、關聖帝君、媽祖等神明之外,還有在臺灣形成的本土神明義民爺、萬善爺、以及每個來臺家族都真誠崇拜的「來臺祖」信仰。不管是在地發展出來的宗教信仰,還是從中國原鄉引入的神明,經過兩三百年的落地生根,都已經過化存神,成為臺灣本土精神的支柱。
農曆過年,不但是漢人普遍的傳統,也是客家人的重要節日,而且至今仍是臺灣客家最重要的團聚、祭祖之日。農曆元月二十日,是客家人的「天穿日」,傳說那一天是「天穿地漏」的壞日子;也有人認為是為了紀念女媧補天,農業時代的客家人認為,經過一整年的辛勤,這一天是必須休息的日子。竹東地區每年舉辦山歌比賽,慶祝這個獨特的日子,已經超過三十年,也是臺灣地區規模最盛大的客家山歌盛會。農曆過了正月半,一直到清明,都是客家人掛紙〈掃墓〉的日子,也是逐漸都市化的客家族群一年一度家族聚首,規模最大的時節,有許多家族的「祖塔」供奉來臺祖以來的所有祖先,祭拜時,常可見到數百人甚至上千人齊聚山頭的壯觀場面。
五月節,客家人所稱的端午節,民間傳說乃是為了紀念昔日「走黃巢」之故,這一天必須懸掛菖蒲和艾草等避邪植物,另一方面也連結到屈原投江的歷史傳說。中元節〈農曆七月半〉,是客家人自然崇拜的年中重要祭典,是地官赦罪之日,以釋、道兩法普度眾生〈十方孤魂野鬼〉。北臺灣以新埔義民廟為中心,在農曆七月二十日還發展出一個獨特的「義民節」,紀念歷年來為了保鄉衛土而犧牲的地方先烈,成為客家地區相當隆重的地方節慶。此外,八月半中秋節、十月的平安戲〈或收冬戲〉都是客家地區重要的民俗節令。
五、 文化創新
除了延續原鄉傳統之外,臺灣客家最令人矚目的可說是文化創新的勇敢表現。舉凡文學、音樂、戲劇、大眾傳媒、建築設計與近年來的社區營造,都可以看到臺灣客家文化的獨特表現。尤其在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客家「還我母語」運動之後,客家意識覺醒,客家文化逐漸受到國人普遍重視,長期累積起來的能量,終於有了表現的舞臺,全國各地幾乎都能看到客家相關的藝文與產業活動,近年,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成立,相繼舉辦「客家桐花祭」、「臺灣客家文化藝術節」,並創設「客家電視頻道」,更加強化了客家成為臺灣多元文化價值的重要性。
六、 結論
從最基層的在地觀點來看,臺灣客家文化具有全球獨一的特色。因為文化形成的特殊性,使得臺灣客家尤其具有極為特殊的風貌。不管客家文化的起源地是中國的廣東、福建、江西,還是幾乎快成為定論的「中原」,兩百多年來,臺灣客家的獨特歷史脈絡已經創造了客家文化的獨特典型。在客家的定義上,除了對悠久傳統的血緣式探究之外,還從文化創新、文化運動的角度從事自我認同的定位。因此,不斷開陳出新、創造客家文化的論述課題,已經成為臺灣客家學的新取向。
來源:文化臺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