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740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799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1. 精緻作物:注重品質
咖啡可以看做傳統農產品,像巴西每年出產咖啡豆32,000,000 袋/60公斤左右,等於1,920,000 噸。約佔世界總產量之25%。越南也生產13,000,000袋/60公斤左右,等於780,000噸,約佔世界總產量之13%。越南的產量正逐年增加 中。咖啡是這些國家的主要出口農產品和重要的基層農產品。不過,其單位價值都很低。
夏威夷同樣出產咖啡,2002年生產8,500,000磅,等於3,864噸,市場單價卻比前二者高出許多。前者與後者價值上的差異,在咖啡品質與行銷方式之不同。前者之咖啡幾乎全是低品質低價位商品,後者則是高品質高價位商品。
2. 休閒產業:農民同時是生意人。
如果把台灣咖啡經營當成傳統農產品生產,可以預測將會是另一波令人失望的農業風潮。台灣咖啡計劃可以參考夏威夷模式,成為結合觀光休閒與深具文化特色行銷策略的綜合產業,訓練農民成為優質休閒產業經營者。農民不再只是單純的農產品生產者,同時也是自己所生產精緻"農業商品"的盡職行銷員。咖啡休閒產業必須結合區域性咖啡生產者,以咖啡生產為軸心,將產地設計成市場,引導消費者直接進到產地消費,結合服務、餐飲、休閒、教育、訓練等,將咖啡知識直接傳達給消費者,相關商品亦藉此售與消費者。為咖啡生產取得較大利益。 首先,生產者要有接受相關項目訓練的心理準備。
從事台灣咖啡休閒經營時,出現了一個最常犯的錯誤。業者為了業績,往往開發出不少咖啡相關產品,像二合一xx咖啡,三合一xx咖啡,xx咖啡餅干,xx咖 啡糖果,咖啡雞,咖啡料理,咖啡火鍋,咖啡酒... 等,絕大部份這些產品的所謂"咖啡"成分,不是來自台灣咖啡豆。這是值得台灣咖啡生產者深思的問題。開發週邊產品值得鼓勵,基本上材料一定要與台灣咖啡有 關。如果你對台灣咖啡的品質有信心,值得你推廣,就讓台灣咖啡躍上主角位置,不要一直把它當配角。
3. 量的控管:
台灣咖啡生產絕不可能像其它農作物一般,放任而無限制的生產,一定要看市場需求,擬訂出安全產量,按量生產。並且嚴管產量。否則,照樣會無利可圖,生產者 還 是會落在被犧牲的最底層。失去推廣咖啡種植的意義。量的控管可以透過各級組織執行。執行澈底,為咖啡生產者之福;執行不澈底,禍害無窮。
來源:屏東咖啡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