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1-6-14
- 最後登錄
- 2025-8-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4710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1876
- 相冊
- 2
- 日誌
- 21
   
狀態︰
離線
|
民雄鄉東興村田園間有一塊石敢當,據記載,它是「漢番界碑」,至今約三百年之久,內題「泰山石敢當」,雖然風化嚴重,字蹟模糊,但仍屹立不搖,引起文史界人士重視,成為研究民雄歷史的珍貴證物。
三百年石敢當,文史工作者察看
三百年石敢當
民雄鄉文史工作者黃春榮,對歷史古文物有一份難捨之情,平常喜愛以相機、文字記錄起來,其足跡已踏遍民雄鄉各地,更在東興村葉子寮的偏僻田園間,發現一塊年代久遠的石敢當。
在民雄鄉東興村葉子寮地區發現的石敢當,卻有別於一般,它高一百二十、寬五十三及厚十二公分,根據騎虎王廟沿革誌內容記載,它是「漢番界碑」,迄今約有三百年,內題「泰山石敢當」,經過歲月與大自然風吹日曬摧殘,早已風化嚴重,字蹟模糊,不過,至今還屹立不搖。
據文獻記載,石敢當在商朝是用來「奠基」,延用到唐宋後,後來在後人的穿鑿附會下,轉變成辟邪物,放置於鎮街丁路口上,以壓制邪氣、辟兇、驅煞,最後演變於河岸、橋頭、莊口及道路均有設置。
而且,早期標準石敢當,高、寬、厚均有一定的規格,目前所見過的石敢當,有的以小石頭或巨石刻上石敢當三字代替,因此,東興村發現的「泰山石敢當」,彌足珍貴,對於進一步探究民雄地區歷史,助益相當大。
資料來源: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本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