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9-9
- 最後登錄
- 2025-7-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205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113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耍寶的貴 於 2012-2-28 09:07 編輯
佛教是因果自負,因緣合和,一切法無我的(無主宰)
佛陀在世到一個小城,那裏有九千人,結果三千人連佛陀有來都不知道,另外三分之一只是知道有這件事,有三分之一聽到佛法
連佛在世都這樣了,一個轉輪聖王也不能幫你修,還是要靠自己的累世幅攻德與願力去修行
救世主思想是西方宗教的特點
我想大家都不知道耶穌基督的意思是什麼
[耶穌]是希臘文 它的希伯來文是[約書亞]
而真正的意思就是拯救
「基督」:希臘文「受膏者」的意思,等同於希伯來文的「彌賽亞」。
舊約時代,先知、君王、祭師這三個職分是透過受膏而設立
直接的意思就是來拯救的先知、君王、祭師
而佛有十稱號
應供(Arahant)
應供又譯做阿羅漢,意為「殺賊」,『賊』是指煩惱,也就是「斷除了貪、嗔、癡一切煩惱」。阿羅漢遠離了一切煩惱(遠離),自輪迴中解脫出來,不再輪迴流轉(破輻),因此,他值得被人供養(應供)。此外,阿羅漢永不再造惡,沒有任何不可告人的秘密(無惡密)。
正等正覺(Sammāsambuddho)
又譯做正遍知,由於佛陀是在沒有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已的努力,最後領悟了四聖諦,因此被稱為正等正覺。佛陀因多年的修行,累積了足夠的波羅密,最終達到「應知的已知,應修的已修,應斷的已斷」,所以說他是知智圓滿的。
明行足(Vijjācaraṇasampanno)
佛陀具足「明」,即一切智慧圓滿;具足「行」,即大慈悲圓滿。因此,他知道什麼對眾生有益,什麼對眾生無益,並以此引導眾生走向滅苦之道。
善逝(Sugato)
佛教相信,佛陀擁有圓滿、毫無污點的行為(正行),也具備正確的言語方式(正語),並滅盡一切煩惱,不再處於生死流轉,因此稱佛陀為善逝。
世間解(Lokavidū)
佛陀向眾生解釋了「世間、世間的起因、世間的滅盡以及達到世間滅盡的方法」,這一切都存在於人們的身心之中,人們可以通過修行,以自己的身軀去瞭解它。由於佛陀對此有徹底的瞭解,因此被稱為「世間解」。這裡的世間是指和身心五蘊相關的四聖諦。
無上調御丈夫(Anuttaro purisadammasārathi)
佛教相信,佛陀具有透徹眾生性格、習性的能力,因而知道什麼修行方式最適合他們。在佛陀四十五年的教化裡,成功教導了許許多多個性、學習能力都不同的眾生,使他們都證得解脫。因此,佛陀被稱為「無上調御丈夫」。
天人師(Satthā devamanussānaṃ)
天人師又譯作人天導師。佛教相信,佛陀不止是人類的導師,也是天人的導師。在佛教經典裡常常可以見到有關天人向佛陀請益的描述。
佛(Buddho)
佛即「覺者」,也就是了悟真理(聖諦)之人,此外,佛也能教導其他人覺悟。
世尊(Bhagavā)
佛教認為,在這世上,佛陀是最殊勝、最無上、最值得受人尊敬的老師,因此,他被稱為世尊,也就是「世人所敬仰的」。
「如來」(Tathāgata)
則是對佛的總稱,《金剛經》第二十九品 威儀寂淨分:「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也就是他是老師,但絕對不是救世主,救贖要靠自己修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