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缺06與61.因為有露點.情色與藝術有爭議.所以未貼上
2002年,女畫家鄒莉的絹本工筆重彩仕女畫《中國后妃百圖》在廣東畫院展出。與一般美術作品不同的是,她的作品具有歷史和人文的視角。問及鄒莉的創作初衷,她坦言,女性形象是她作品的主題。在她看來,中國許多傳統的女性形象體現了外在美與內在美的統一,她們對情的執着追求,對性的自覺壓抑,對生活不屈不撓的態度,忍受着壓迫仍進行抗爭的精神,令人感動。作為現代女性,鄒莉認為自己有責任通過完整、大量的挖掘,以自己的畫筆把這個題材表現出來,藉以反思女性在歷史上的存在,喚醒女性在現世的自覺。
1992年,鄒莉曾以白描的方式為歷史上的后妃們繪製了黑白圖集,在此基礎上,歷經數年的創作,她以工筆重彩的形式重新編繪,畫成《中國后妃百圖》。在中國歷史上,系統地表現古代后妃的圖畫作品尚未見記載,可以說,鄒莉是第一次對歷史上的后妃們進行了整理。
后妃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獨特產物,為了能抓住最典型的特點表現人物的個性,鄒莉在幾年的時間裡,翻閲了大量的歷史讀物,從中總結出人物的特點。比如在畫末代皇后婉容時,她認為最能表現婉容的鏡像是不幸的婚姻導致她感情的失落,她只能依靠鴉片來麻醉自己。鄒莉用一個被鴉片麻醉的形象表現了末代皇后的悲劇人生,得到了專家的一致肯定。漢成帝妃班婕妤為擺脫迫害退出東宮,並寫了《團扇歌》以抒發情懷。鄒莉獨出心裁地將班婕妤畫在一柄團扇上,她執筆沉吟,若有所思,畫面上還畫出了數柄團扇和飄搖的落葉在秋風中盤旋,襯托出她坎坷的命運。類似這樣動人的形象還有很多……雖然全部作品不能說是無懈可擊,但作品中人物的每個眼眉、每個服飾,都能看得出鄒莉對每個人物傾注的心力。
作為一個女畫家,鄒莉的《百妃圖》也展現了女性畫家獨特的創作手法,她在繼承傳統技法的同時,大膽地運用了現代繪畫的觀念,借鑒了西洋畫的手段,構圖上打破時空間的侷限,在同一畫面上表現情節的發展過程;有的還借鑒電影中疊印的手法,使作品有鮮明的時代精神;人物表現上,採用了包括寫實、抽象、浪漫等各種辦法來表現人物的特性,用國畫、水彩、水粉、油畫等技法來使眾多的畫面豐富而不雷同;在色彩的運用上,她發揮了中國畫色彩的裝飾性和表現力,在每一幅圖中都精心設計了不同的色調,都與不同人物的性格、身世、經歷等“隨類賦彩”,加強了藝術感染力。
《百妃圖》曾入選九屆全國美展獲插圖類銅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