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7-3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179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754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經文:約十四1-3)
在這段非常受人喜愛的經文中,我們有主自己關於天家和祂第二次再來的應許,是祂給那些處在不安、混亂和恐懼中的門徒們,他們正是在祂被捕、受審和釘十字架之前與祂同在的。這裡我們看見一些關於基督的位格、祂的應許和計劃的教訓。
1. 基督的位格
請注意,祂正是說「你們心裡不要憂愁」的那一位。第1節說到「我」、 第2節說到「我父」以及第3節又說到「我」的這個「我」是誰呢?祂就是主耶穌基督。然而,祂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因為任何應許的價值取決於那個作出應許的人。這裡發出應許的是甚麼樣的人?請注意在前幾節經文中有關於主耶穌的四個描述:
1)祂是神的兒子(第1節)──「你們信神,也當信我」。這裡我們的主表明祂與神同等。請再注意第2節中的詞「我父…」祂是神的兒子,神是祂的父,這是一個獨特的關係。祂被稱為那位獨生子,是一個惟獨給祂的特殊稱號,表明祂與父神及聖靈聯合為一體、共同具有神性(約一14,18;三16,18;約壹四9)。
2)祂是通往父那裡的惟一道路(第6節)──「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祂是罪人得以來到聖潔神面前的惟一途徑,而整卷聖經都在強調這一點;賽四十五22、約十9和徒四12總結了這一教導。有許多途徑可以到基督那裡,但只有一條道路到神那裡去,而耶穌就是這道路。
3)祂是父神的完美彰顯者(第7-9節)──特別是第9節結尾。我們需要將約一18和其它參考經文聯在一起。父神是甚麼樣子呢?我們只要看看耶穌基督就能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請看來一1-3。
4)祂是那位要我們相信和信靠的(第1節)──「也當信我」,也出現在第10和11節中。整個宇宙間只有一個人真正有資格、配得站立在人面前,說:「相信我…信靠我!」這個人就是耶穌基督。
2. 基督的應許
這一應許是用四個字來闡明的──「我必再來」;這裡有三件事情需要注意:
1)這一應許的確定性。這是清楚而毫不含糊的!正如大衛利文斯頓(David Livingstone)在談到另一個應許時所說的:「這些言語是發自一位最為嚴謹和有神聖榮譽的紳士。」現在來看一看第10節,就可以知道我們救主所說的話語有何等的權威性!
2)這一應許與祂升天的關聯性。第3節中我們讀到,耶穌說:「我若去…就必再來」。祂說「我去」是指到祂要回到天上去(徒一9-11)。我們的主確實去了,而正當祂去的時候、天使的話語確認了祂再來的應許──正如天使證實了祂的出生(太一20-25)和祂的復活(太二十八1-7)一樣。
3)這一應許的重大意義。祂不是在講關於祂的復活,或是聖靈的降臨,或是耶路撒冷的陷落,或是信徒的死;祂是指到祂親自地、帶著身體地、按字意上的再來。祂說:「我必再來」,而在徒一11中天使說:「就是這位…耶穌…」將會再來;在帖前四16中我們則讀到「主…親自」降臨。
3. 基督的計劃
為甚麼祂要再來,當祂回來時、祂會做些甚麼?祂的再來,對於祂的教會、猶太人、世界和魔鬼,都有特別的意義。但是,在約十四1-3這裡,祂是講給祂自己的跟隨者、關乎他們的事,這些跟隨者也包括今天我們這些屬祂的人。祂的再來對於祂自己的子民有何意義?這裡用三點 [註:原文是三個R] 來概括祂再來的意義:
1)接收(第3節):「我…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祂要來接所有祂自己的子民到祂那裡──不是只接他們中的幾個人;祂的再來不是要實施一個部份的被提,而是召聚所有屬於祂的子民到祂那裡──請看林前十五23。
2)重新安置(第2節和第3節上半節): 這裡告訴我們,主已經去為我們預備了一個有許多住處的地方。請注意祂第2節中話語的重要性──「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祂來是要把我們安置在我們天上的居所,在那裡我們不再被罪和地上的事物所束縛、可以永遠享受祂的同在。
3)團聚(第3節):「叫你們也在那裡」。所以,當祂再來時,將會有一個與主自己的團聚(約十七24)。門徒們憂愁是因為立刻要來的分離,所以耶穌給了他們這個應許。但是基督的這一話語也可以應用於我們。我們將要與祂聯結、也要與所有屬於祂的人聯結。我們將看見並認出對方,相聚在祂的同在之中(約壹三2;請與詩十六11比較)
當祂來臨時,你是否預備好見祂?當祂實現了「我…必再來」的話語時,祂是否因為你屬於祂而接你到祂那裡呢,還是會拒絕你?(太二十五10-13)。如果你從來就沒有接受祂,你是否願意現在就接受祂?──請看啟三20。
來源:生命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