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996|回覆: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啟動未知領域,HONDA CR-Z台灣試駕(上)(9p)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1-31 08:06:5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2010年正式以量產車身份問世的CR-Z,採用最先進的技術打造,並賦予油電複合動力科技,除了保有HONDA產品的操控樂趣,對經濟環保亦進入前所未有的境界,不過真要提到CR-Z,就必須先讓大家了解它的遠祖前身,也就是Ballade Sport CR-X。

 
誕生於1983年的CR-X,是由Civic所衍生的掀背鋼砲,發展到具備電動車頂的第三代CR-X Del Sol後卻碰上都會SUV風潮大起,使得CR-X於1997年消失在HONDA產品陣容中。不過在2007年的東京車展中,HONDA推出一款名為CR-Z的概念跑車,並在原廠規劃下於2010年量產,不僅冠上「CR」之名,且又是三門掀背,定位上完成師承第一代CR-X,CR-Z更配置了Hybrid高科技系統,並能輸出高達113hp馬力!

1980年8月,與Civic同屬兄弟車的Ballade推出第二代車型,然而隨著1983年第三代Civic問世,Ballade不僅延續共用傳統,1983年還衍生出一款名為Ballade Sport CR-X的2+2車型。仍舊以Civic為基礎的Ballade Sport CR-X,底盤軸距縮短為2220mm,車身尺寸也較三門Civic小,為3675×1625×1290mm,不過雙門掀背和半啟閉式頭燈組,加上帥氣的外觀,推出之際深獲日本年輕消費族群的喜愛。

 
第一代Ballade Sport CR-X於1983年誕生

 
第一代CR-X原本名為Ballade Sport CR-X,CR-Z所有數據設定和定位幾乎師承第一代

內裝上雖說是2+2座配置,實際上卻只有兩張座椅,後座僅保留些許空間,但藉由後背板前傾功能,可創造更多的置物空間。車型共有1.3L(出現沒多久便消失)、1.5L、1.6L三種等級,頂級的1.6L Si在內裝鋪陳以個性跑車化為訴求,所以兩張桶型賽車座椅列為標準配備。

在動力心臟部分,Ballade Sport CR-X以1.6L最受歡迎,1590cc直列四缸CVCC DOHC 16氣門噴射PGM-F1引擎,擁有135hp/6500rpm、15.5kgm/5000rpm功率輸出,而1.5L的1488cc SOHC 直列四缸12氣門汽油引擎,輸出功率為110hp/5800rpm、13.8kgm/4500rpm,而1.3L的1335cc SOHC直四12氣門引擎,僅為72hp/5500rpm、11.0kgm/3000rpm,除了1.6L只搭配五速手排外,1.3L與1.5L可選擇三速或四速自排。

由於Ballade Sport CR-X在市場上熱賣,因此在1987年大改款時,不再依附於Ballade底下,原廠將CR-X獨立出來,變成HONDA旗下的名車之一。1987年9月第2代CR-X出現,此時所採用的動力增加一具1.6L 160hp馬力的VTEC引擎,外型則變得更具性能跑格。

 
第二代CR-X於1987年問世,改採純雙座輕量化設計

 
第二代CR-X的靈活性備受車迷矚目

1992年3月全新第三代CR-X現身,並更名為del Sol,車身採用硬頂電動敞篷(北美為手動)的設計在當時堪稱話題,雖然1.6L的馬力達170hp,同時符合年輕消費者的需求,可惜SUV當道且雙門跑車不再獲得青睞,因此在1997年停產,從此CR-X也僅能存在車迷心中。

 
第三代CR-X採用Targa模式,並取名為CR-X del Sol

 
CR-X del Sol在日本市場為電動硬頂設計

所幸HONDA聽到大家的聲音,時隔13年後以CR-Z之名將CR-X重新帶回市場,並加入最新的科技元素,更重要的是採用同時兼顧環保節能的Hybrid系統,不僅保留家傳的樂趣,並給予新世代消費者不同體驗。接下來AutoNet汽車日報試車組將親身體驗CR-Z,並與大家分享和歷代CR-X的差異,敬請大家期待後續的報導。

 
2007年東京車展發表的CR-Z Concept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2-1-31 08:08:12 |只看該作者
啟動未知領域,HONDA CR-Z台灣試駕(中)

 
在試車報導的首篇,AutoNet汽車日報已經先帶各位讀者了解了HONDA CR-Z的身世與歷史沿革,接下來我們將進入本次試駕的重頭戲─動態體驗。事實上HONDA CR-Z不僅是全球第一輛採用Hybrid系統的Coupe車型,在動感的跑車車型中置入油電混合的動力心臟,不但將綠能與性能做了完美的結合,更顛覆了車壇的舊有思維。

 

 

 

 

按照慣例,帳面白紙黑字的數據還是先提出來讓讀這們做為參考,這輛採用Hybrid系統的雙門小跑車搭載可輸出114hp最大馬力以及14.8kgm峰值扭力的1.5L直列四缸i-VTEC智慧型可變氣門正時與揚程電子控制系統之汽油引擎,結合HONDA獨家開發的IMA整合式馬達輔助系統組合,電動馬達部分則可發揮14hp/8.0kgm的動力,合計可輸出122hp/17.8kgm的最大動力。變速系統方面國內僅提供CVT無段變速系統。此外本車更擁有21.0km/L的行駛平均油耗,燃油效率獲得經濟部能源效率1級的認可。

 

 

 
小樹苗小遊戲能讓駕駛持續挑戰自己節能成績。

乍看之下,許多熱愛速度的讀者可能會開始覺得122hp的最大馬力實在不夠看,雖然馬力雖然是豐富駕馭樂趣相當重要的一環,但馬力越大卻不代表一定能夠帶來越高的駕馭樂趣,整體重點還是在車輛的動態反應,而「CR-Z」原意乃是Compact Renaissance Zero縮寫,也代表原廠在開發時,就是以駕馭樂趣做為主要訴求來量身打造的新世代Coupe車型,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叫一向追求操駕怪感成癮的試車組怎能不興奮?這次試駕活動的路段是從台中HONDA的展間一路開到南投日月潭雲品酒店,整段路程包含了一般都會市區、高速公路以及彎曲的山路,對於驗證車輛動態性能以及體驗SPORT、NORMAL以及ECON三種駕駛模式來說,絕對是最適合不過的路線。

 
按下SPORT模式之後時速錶裝央會發出令人熱血沸騰的紅光。

 
位於方向盤左方的駕駛模式按鍵。

 

在NORMAL模式之下,CR-Z的動力輸出可說是相當線性,在此模式之下CR-Z以精細的油電複合動力控制,在低引擎轉速時也能夠產生強大的扭力輸出,而ESP(電動輔助動力方向機)系統也會設定在高輔助狀態,算是一個能讓駕駛人輕鬆駕駛的友善設定。至於ECON模式之下,系統將會使引擎降低油門開度,並且讓馬達協助引擎達到最佳運轉狀態,同時CVT的變速齒比將以降低引擎轉速為主要目的,而空調系統也將採用節能的運轉方式,怠速熄火的時間也將變長。此外在NORMAL與ECON模式之下,本車時速錶的情境光將預設為藍色,當駕駛方式進入低油耗時,則會轉變為綠色,以視覺的方式來回應駕駛人的操駕風格。

 
本車的皮質方向盤給人相當紮實且細緻的握感

 
方向盤換檔撥片能夠進一步提昇駕馭樂趣。

 

而多功能顯示系統中的「ECO Score節能計分功能」,會即時顯示當前型車的節能程度,當完成一套駕駛之後更會駕駛人的節能程度評分,並且以「小樹苗」圖示來顯示得分,而隨著分數不斷累積更有3種不同的級數做為「ECO Score節能計分」,以猶如玩電玩的方式提升車主的挑戰意識。

相較於ECON模式的輕柔溫和、NORMAL模式的中庸,在按下方向盤左方的SPORT按鈕之後,CR-Z可說是完全變了一個樣,首先儀錶板背光馬上就轉換為令人熱血沸騰的紅光,接下來透過系統增加節流閥的開度,則可以明顯的感受到油門反應變得相當明顯,同時變速系統明顯的將換檔轉速拉高,創造出更強力的加速感,也讓高轉速的引擎聲浪提升駕馭激情,而電動馬達也會從原先以節能為主的表現,改為全力輸出以榨取最大的動力表現。

 

 
在SPORT模式下,CR-Z呈現出HONDA過去始終強調,近年來卻已經逐漸消失的高度駕馭手感。

當我們以SPORT模式奔馳高速公路上,時速直上百里只在須臾之間,靈活的操控特性讓本車在穿梭車陣時有如利刃一般鋒利,而在90公里以上的再加速也相當乾淨俐落、毫不拖泥帶水;在國內的高速公路上,速限最高也就110km/h,這次路線當中的國道6號的速限更是全線僅90km/h,122hp的最大馬力在國內的高速公路上其實已經相當足夠。

而當行程來到多彎的山路,本車SPORT模式著重於操駕感受的特性更是展露無遺,在系統將ESP的特性改變之下,不但懸吊系統變得相當硬朗,整體行車路感變得相當明顯,駕駛人更能夠透過方向盤的拉扯進一步掌握路況,而此一情況在台灣坑坑疤疤的道路狀況之下,更是能夠清楚感受到車輛在模式之間轉換的不同。此外,SPORT模式也讓本車的轉向反應更為犀利明快;雖然國內並沒有手排變速箱的配備,但附有方向盤換檔撥片,同樣能夠提供駕駛人快速的換檔手感,並且提供更為豐富的駕馭感受。

 

 
與前三代CR-X相比,CR-Z整體最接近第一代設定,但與第二代相比,CR-Z可就沒有那樣靈活,而與第三代CR-X Del Sol之間,只能說CR-Z強很多。

事實上,自從HONDA改變方針走大眾路線後,傳家的操控性已經在不少車型上消失,然而CR-Z卻重新燃起HONDA迷的希望。此話怎說?雖然CR-Z的馬力只有113hp,引擎排氣量才1.5L,但如果與前三代CR-X相比,CR-Z整體最接近第一代設定,2+2座椅、1.5L引擎、三門斜背、類桶型賽車座椅、前麥弗遜/後拖曳臂懸吊,不同的是車體剛性提升許多,且加上複合油電系統,車身重量也增加200kg,並採用CVT變速系統,整體輕快感依舊,但也增加許多科技感,駕馭路感相仿。

但與第二代相比,CR-Z可就沒有那樣靈活,這一代的底盤可是前後雙A臂結構,舒適操控性都有口碑,但穩定性方面絕對非CR-Z莫屬,車體變寬加上電池後重心下降,高速過彎時似乎重新找回HONDA魂,那可是會讓人上癮。而和第三代CR-X Del Sol之間,只能說CR-Z強很多,畢竟第三代的特色非操控性而是拉風。

 
本車標配16吋鋁圈。

 
本次事假車型採用了YOKOHAMA ADVAN跑車胎。

以一款雙門跑車設定的車型來說,HONDA CR-Z在動態方面的表現絕對不是帳面上122hp/17.8kgm這樣黑紙白字的數據能夠形容的,三種駕駛模式不但能讓駕駛人根據不同的路況自行調整駕駛風格,更透過內裝配備進一步提升整體樂趣,在同級雙門跑車出來排排站當中,CR-Z可能不會是最強的,但它能夠帶給車主的駕馭樂趣的豐富度與層次感,絕對能夠在此一級距當中名列前茅。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2-1-31 08:09:14 |只看該作者
啟動未知領域,HONDA CR-Z台灣試駕(下)

 
在看完HONDA CR-Z的發展沿革以及動態表現後,最後一篇試車報導AutoNet汽車日報試車組將帶領讀者們深入了解CR-Z的外型設計以及各項配備規格。以雙門跑車為定位的CR-Z,除了擁有與一般跑車相同的精悍身形,在內裝方面HONDA原廠也以許多小細節的修飾,來塑造出本車的高科技感與動態感。

 

在車身外觀上擁有4080×1740×1395mm車身尺碼、2435mm軸距屬於低車高、短軸距、寬輪距跑車比例配置的CR-Z,以「低、短、寬」的概念作為設計主軸,整體車身呈現相當動改的一體化車身,而大弧度的前擋風玻璃更是加強了一體感,而在車身各處的鈑件上輔以相當具有速度力道的摺痕,也創造出充滿律動感的身形;首先車頭部分,顯眼的大開口水箱護罩搭配橫向格柵、兩側進氣孔與外擴的葉子板,創造出車身低矮寬後的視覺效果,而引擎蓋的隆起與鈑件折線更是強調了CR-Z的跑車血統與霸氣風貌,並將人們的視覺聚焦在車頭。

 

 

而車側部份的設計概念,則是強調出CR-Z的敏捷與速度感,由位置較低的前保桿作為起點,車身曲線全部由此開始以一氣呵成之勢向後延伸,讓車身展現出一體感,而A柱則是採用了全新結構,加強前擋玻璃與兩側窗戶合而為一的感受,從前葉子板開始經過車門到後葉子板結束的兩條車側折線,則是有力的向後方延伸搭配上追求空力設計的後照鏡、搭配車身風格的車門把手,塑造出更跑格洋溢的敏捷速度感與豐富的視覺感受,而傾斜的C柱與短捷的車尾更是呈現出俐落的感受。

 

 

此外本車採取了全景式天窗,採用與前擋玻璃一氣呵成的設計,不但讓車內乘客視野更寬闊,而玻璃也採用高隔熱、UV隔絕功能的雙色玻璃,車室內部的採光更佳,乘客們也能更無憂無慮的享受太陽光。

 

 

當來到車尾,由側窗後方到C柱大幅度內縮,搭配上向外擴張的後葉子板,讓本車後方呈現一種寬體化的視覺效果,展現出CR-Z的穩定感,若俯視時本車車尾則呈現出外凸的曲線造型;而後保險桿下方設置了深灰色大型車尾分流器,除了具有整流功能外,還具有提高車尾的輕盈視覺感,此外排氣尾管採取隱藏設計,呈現出全新的跑車風格。

 

頭燈組擁有投射式感應自動啟閉功能,以「Cubic Crystal」作為設計概念,搭配藍色塗裝的副反光片及方型透明燈殼,呈現出藍色水晶感,方向燈則是採用如淡色水晶視覺效果的透明燈殼。設置在頭燈組下方的LED定位燈則以白色LED燈,並採用折射結構來提高亮度,後視鏡轉向燈也採用了LED顯示。尾燈組同樣採用LED遷入透明水晶區塊設計,以點發光折射再互相連結成為耀眼的照明,第三煞車燈更黑色薄型尾翼採一體成型線狀排列設計,除了具有科技感還能提升夜間行車安全性。

 

 

內裝方面則是融合了科技與高品味,展現出來自未來的跑車形象,以黑色為基調的內裝鋪陳,搭配上質感精細的內裝,呈現出濃濃智慧座艙風格,跑車式小直徑方向盤與低坐姿包覆座椅,亮眼湛藍3D立體儀表猶如太空科技,群組化、集中的操作按鍵配置與變化空間規劃,成就車室內完美的駕馭機能性。

 

HONDA原廠將所有重要的辨識與操作功能均集中於駕駛座周圍,並且全部都向駕駛人集中,使所有的控鍵均能夠在相當就手的情況下進行操作,駕駛座左側配置了駕駛模式的切換以及後視鏡調整按鍵,右側則是配置空調控制鍵,再往外則是音響功能的操控按鍵。

 

 

而為了讓駕駛人在轉向時不會因A柱位置遮蔽視線,HONDA採用了大弧度球面前擋玻璃,並將A柱後移,大幅拓展轉向時前窗可辨識範圍;為了同時兼顧設計美感、空氣力學,流線的後擋玻璃搭配副後窗的設計,並將兩者之間後擾流板區塊薄型化,提供了絕佳的後方視野;高曲率後視鏡更讓側後方同樣能得到最佳視野範圍。

 

 

中控台與車門內把手更是採用金屬鍍膜層裝飾,以金屬蒸鍍層為主體,利用真空鴨合多層鍍膜成型,展現出一般電鍍工法所無法達成的厚實深邃金屬質感;而前座及車門飾板等部位皆採用雷射加工的內裝材質,增加柔軟觸感並提高耐用性,乘客可觸及的部位大幅度採用真皮;同時HONDA更大幅降低車內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揮發量,並且標配高效能除臭濾清器,進一步降低車內異味並改善車室內部空氣品質。

事實上在日本當地的CR-Z擁有相當多種的配備等級,但國內所引進的日本原裝「CR-Z」配備可說是相當豪華,包括投射式光感應自動頭燈、LED尾燈組、全景式天窗配備、遙控整合式晶片防盜摺疊鑰匙、270W Premium Audio CD/MP3音響系統、7支高傳真揚聲器附重低音組、USB外接音源輸入,方向盤上音響快撥鍵及定速巡航設定鍵、I-MIS智慧型多功能資訊系統等,大幅超越同級距裝備等級。

 

而在車內空間部分,前座自然是不用說,CR-Z雖然是採取2+2設計,但後座的空間要坐人實在是有點辛苦,不妨就把它當作一般的置物空間吧,當204L的後行李廂有更大的置物需求時,也可以透過可由前方直接操作的可傾倒式後座進一步擴大,讓後行李箱長度增加到1,280mm。

即便不斷追求輕量化,但在車輛安全的部分,CR-Z在包括A柱、邊樑、地板橫樑等重要部位均採用了強度超過780Mpa級的Hiten高剛性輕量化鋼板,除了能夠達成輕量化的目標外,更實現絕佳的撞擊吸收能力;此外HONDA原廠也特別針對車尾剛性進行強化,進一步提高後座安全性與駕馭品質。

 

在高車體剛性之下,搭配上駕駛座連續可變容積I-SRS輔助氣囊、助手席SRS氣囊、雙前座側方SRS輔助氣囊以及簾幕式側方SRS輔助氣囊,一共六具氣囊在意外發生時給予乘客最完整的防護;其他還搭載了控制器能爆發量與時間的OPDS前乘客座姿感知器、雙前座自動預縮式ELR安全帶、高效能整合式ABS煞車系統、EBD電子煞車力道分配系統、VSA車身動態穩定控制系統與雙前座主動式護頸頭枕,各項主被動安全配備可說是相當齊全。

而國內HONDA CR-Z的報價為新台幣139萬元整,雖然與同級對手相比並沒有所謂價格上的優勢,不過前文中提過,國內引進的CR-Z配備與日本當地相比,堪稱是最頂級豪華版的等級,再加上本車豐富的駕馭樂趣以及動感俐落的外觀設計,搭配上其擁有國內1級的能源效率等級,相信對於許多熱血的HONDA車迷來說,絕對還是相當值得。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2-1-31 08:10:21 |只看該作者
內外兼具的性能跑車,HONDA CR-Z〝Label α〞日本限量登場

 
甫於台灣上市的HONDA CR-Z量產車,最近日本搶先推出終極性能的特仕版本,並且稱之為〝Label α〞,其卓越的性能與近乎完美的配備深深吸引大家的目光,提供車迷做未來改裝車輛的參考,這款限量特仕車即日起至5月31日為止,於日本販售。

 
「CR-Z」原意是Compact Renaissance Zero縮寫,以源自駕馭樂趣開發概念為起點,一問世即在全球車壇掀起話題,甫一上市便奪下當年度日本年度風雲車(Car Of The Year Japan)、日本自動車殿堂(Car design of the year)以及2010年度最佳設計(Good Design)等大獎的肯定。在安全性方面也通過獲得了2010年歐盟Euro-NCAP五顆星最高安全評等的殊榮,並已經通過第五期廢氣排放環保標準及獲頒環保標章車款。

HONDA CR-Z的「Label α」身為日本市場推出的Hybird轎跑車,具有與車身外觀相同顏色的內飾跑車座椅、門板飾條,手工縫線的真皮方向盤與座椅打造。此外,還搭配鋁合金輪圈與跑車腳踏板,更增添運動狂野霸氣。

最令人關注的性能部分,將提供消費者CV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無段自動變速系統或六速手排變速箱兩種選擇,售價皆為日幣2,510,000圓(約新台幣95.4萬元)。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12-2-1 01:09:14 |只看該作者
那車尾巴的造形好眼熟阿,且價格也不便宜!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 02:0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