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4-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928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6723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非患絕症的病人和旅客可以不封齋,過後必須還補。真主說:(你們中有害病或旅行的人,當依所缺的日數補齋)(《古蘭經》二∶184)。穆阿茲的傳述:真主給穆聖規定了齋戒,並降示了經文:(通道的人們啊!齋戒已成爲你們的定制,猶如它曾爲前人的定制一樣,以便你們敬畏。故你們當齋戒有數的若干日。你們中有害病或旅行的人,當依所缺的日數補齋。難以齋戒者,當納罰贖,即以一餐飯,施給一個貧民)(《古蘭經》二∶183-184)。所以,我們中願意封齋者就封齋,不願意封齋者,就款待貧民。後來真主降示了另一段經文:(“賴默丹”月中,開始降示《古蘭經》,指導世人,昭示明證,以便遵循正道,分別真僞,故在此月中,你們應當齋戒,害病或旅行的人,當依所缺的日數補齋)(《古蘭經》二∶185)。因此規定健康者、居家者必須封齋。允許病人、旅客不封齋,過後還補。難能封齋的老人不封齋,每天款待一個貧民。病人不能封齋的症狀是一旦封齋病情惡化或痊愈遲緩的重病。伊本·固達麥說:布哈裏、阿塔依等字面派學者主張:根據天經的廣義,只要有病可以不封齋,甚至手指疼痛、牙痛等。旅客即使有條件封齋,也可以象病人一樣不封齋。
如果健康者怕因封齋而害病時,他像病人一樣,可以不封齋。難以忍受饑餓或乾渴,頻臨餓死或渴死者,應當開齋,過後還補。真主說:(你們不要自殺,真主確是憐恤你們的)(《古蘭經》四∶29)。真主又說:(關於宗教的事,他未曾以任何煩難成爲你們的義務)(《古蘭經》二二∶78)。如果病人忍受著痛苦封了齋,其齋戒是成功的。但這種舉動爲可憎。他既放棄了真主所喜歡的寬大律例,還可能對他帶來某種害處。穆聖時代旅行外出的部分弟子封了齋,部分弟子沒有封齋,兩者均遵行了穆聖的裁決。哈木宰問穆聖:主的使者啊!我旅行外出時有能力封齋,封齋對我有罪嗎?穆聖說:“沒有罪。旅行者不封齋,過後還補,那是真主的許可,誰接受這種寬大的律例,那麽,很好。誰喜歡封齋,那麽,對他無罪。”
艾布賽義德的傳述:我們封著齋同穆聖一起旅行前往麥加,途中下榻。穆聖說:“你們已接近敵軍,你們最好開齋。”我們中有的人沒有開齋,有的人開了齋。然後,我們又駐紮在一處,穆聖說:“早晨你們與敵交鋒,最好不要封齋。”“你們不可封齋”這是命令,於是我們沒有封齋,戰爭結束後,在途中我們同穆聖一起封了齋。
艾布賽義德的傳述:齋月中我們同穆聖一起出征,我們中有封齋的人,也有未封齋的人,雙方互不責備。大家認爲,有能力封齋的人,封齋最好;無能力封齋的人,不封齋最好。
衆法學家對出門旅行時,封齋與不封齋哪種爲貴有不同的主張。艾布哈尼法、沙菲爾、馬立克主張:齋月中,外出旅行時有能力封齋的人封齋爲貴;無能力封齋的人不封齋爲貴。
艾哈默德主張:不封齋爲貴。阿布都阿宰茲之子歐瑪說:那種易遵那種爲貴。齋月中旅行外出時便於封齋,可是考慮到過後難以還補者,封齋爲貴。
邵卡尼主張:旅行在外,難以封齋,一旦封齋,有害於身體或不願接受寬大教律者不封齋爲貴。同樣,怕旅途中封齋會招致傲慢、沽名釣譽時不封齋爲貴。否則,封齋爲貴。
旅客夜間舉意封齋後,白天可以開齋。阿布頓拉之子紮比爾的傳述:解放麥加那年,穆聖同他偕行的人們封著齋前往麥加,到達俄米默山腳時,有人對穆聖說:大家難以繼續封齋,看著你的舉動。晡禮後,穆聖要了一碗水喝,大家見穆聖這樣做,一部分人開了齋,一部分人沒有開齋,穆聖得知有些人仍未開齋時,便說:“這些人違抗了我。”
居家者舉意封了齋,白天旅行外出時,可否開齋?衆法學家主張:不許開齋。艾哈默德、伊斯哈格主張:可以開齋。凱爾布之子穆罕默德的傳述:齋月中,我來見馬立克之子艾奈斯,他備好了駱駝,穿上了旅行服,整裝待發時,要來食品用膳。我問:這是聖行嗎?他說;這是聖行。然後,起程了。朱伯爾之子歐伯德的傳述:齋月裏,我同艾布巴士拉在舊開羅乘了一艘船,他下船去吃午餐,並對我說:你來吃點吧!我說:你在家中還要開齋嗎?艾布巴士拉說:難道你不喜歡穆聖的常道嗎?
邵卡尼說:上述兩段聖訓說明,齋月中旅客離家起程前可以開齋。
允許不封齋的旅程和期限跟短禮拜功的旅程和期限一樣,正如衆學者主張:只要外出旅行,便可減短拜、不封齋。減短拜、不封齋的時間以出差需要住的期限爲準則。
曼蘇爾凱萊布的傳述:有一次,在齋月中海裏福之子吉黑耶從大馬士革的某一村莊起程,行至約有舊開羅與阿格伯地方的距離(約有六裏的路程)開了齋,同他偕行的人們也開了齋。另一部分人沒有開齋,當他返回到自己的村莊時,對仍封著齋的人說:以真主盟誓!今天我竟然看到了不願看到的一件事,有些人已違背了穆聖及其弟子的常道。說罷,他祈禱:主啊!求你壽終我。
來源:伊斯蘭教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