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736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779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經文:雅五7-12)
這裡有一個重要的事實,是所有新約作者都提到的,就是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第二次降臨。譬如:四福音所記載的應許、比喻和主的預言;使徒行傳;保羅書信(除了腓利門書,那是一封私人信件);以及我們本課要學習的雅各書;還有彼得的書信,約翰的第一封書信(第二和第三封是私人信件)和啟示錄;還包括猶大書。現在讓我們來看雅各書關於基督再來有些怎樣的教訓。
1. 主耶穌再來是再確定不過的事
這一點在雅五7-8中有清楚談到。這些教訓是非常確定的!--但是,仍然許多人並沒有活在這一事實的亮光中。有些是因為無知;有些是由於錯誤的教導、瞎子領瞎子的結果(太十五14)。大部分基督徒「錯了,是因為不明白聖經」(太二十二29);他們不了解聖經所說的「盼望的福」(多二13)。他們不知道,如果我們每天活在基督再來這一事實的亮光中,這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激勵(太二十四44;太二十五13;路二十一25-28)。
2. 祂的再來是突然、不事先知會的;而且日子已經近了
這幾節經文的整體氛圍是指到我們主再來的突然性。例如,第九節後半節的話語非常嚴肅。從耶穌自己對此所發出預言中,我們同樣可以知道主將突然來到(請再一次讀太二十四44;太二十五13)。祂的再來也不會事先宣告的(太二十四43;太二十四36;徒一6-7;帖前五1-4);所有這些經文都在強調一點,就是祂會突然來到。我們也知道祂再來的日子近了--也就是說,這事不久就會發生,而且任何時候都有可能發生。雅各說這日子已經近了(8節)。有人說早期基督徒錯誤地以為主立刻就會來。不!他們沒有錯!主一直有一個意願,就是祂的子民應該在每天的生活中,每時每刻,都盼望祂的再來。另外,對於主再來「耽延」的解釋,請看彼後三8,9,並且比較來十35-37。
3. 祂再來的迫近,對我們的生活應該有深遠的影響
聖經中幾乎每次提到第二次降臨,都會使我們認識到這一真理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例如,約壹三2-3。有一種可能的危險,就是我們不停地追究祂再來的理論(怎樣再來?何時?何地?),卻不以這一真理規範我們的生活。雅各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相信耶穌任何時候都可能突然再來,我們就會做以下三件事:
1)謹慎我們的思想(9節);「埋怨」一詞表示一種在心思意念裡的內在態度、是針對人際關係的;它反映了一種挑剔、批評、抱怨的精神。有一聖經版本是這樣詮釋這一節經文的:「不要彼此抱怨」。所有的這些都是從心思意念開始的;但是,如果耶穌不久就要來,那該怎麼辦呢?--請看約壹二28!
2)謹慎我們的言語(12節)。我們要謹慎避免批評、嫉妒、苦毒、驕傲的言詞。為甚麼我們要這樣做呢?因為任何時候主耶穌都可能回來,所以要小心--請再讀一遍約壹二28。
3)謹慎我們的行為。意念會快速地轉換成言語,言語就會轉換成行為。我們必須保證我們的言語舉止是蒙神喜悅的,當祂再來的時候,我們就不會羞愧、不敢見祂的面;再讀一讀約壹二28。
4. 那位將要來的是我們的救主,同時也是審判我們的主
雅各在第九節後半節提到了這一點。你們必須清楚地知道:(1)祂要審判未得救之人。這是極其嚴肅的事--請看啟二十10-15。(2)祂也要審判得救的人。基督徒不是站在白色大寶座前受審判,因為他們已經通過了這個審判,就如我們在約五24和羅八1中學習到的;但是「我們都要站在神的審判台前」--為甚麼呢?是為了得到獎賞或失去獎賞(羅十四10;林前三9-15)。那將要來的那一位就是要審判我們的主,這個事實應該促使我們更加謹慎地生活,就如我們在彼後三11;彼前一15;約壹四17中學習到的。
5. 我們研讀聖經中關於神如何對待祂的子民,將有助於我們生活在主再來的亮光中
如果我們想要明白神按照祂的權能所運作的事,或者我們想要了解祂永恆中的計劃和目的是怎樣進行的,我們就必須讀聖經,才能知道祂如何以憐憫和慈愛在祂百姓的生活中恩待他們。這正是雅各在10-11節中所說的:「把…眾先知,當作…榜樣」(包括以賽亞、耶利米、但以理、何西阿等等)--請再翻到約伯的故事,看見神是如何對待他的,以及「主給他的結局」(11節),就是神在祂僕人的生命中所要完成的計劃。研讀聖經的記載,追想神是如何對待祂的百姓,會給我們以下兩點啟發:
(1) 忍耐,如我們在7,8,10-11節中所學到的
(2) 堅持,如我們在8節中所學到的-比較林前十11
來源:生命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