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95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579
- 相冊
- 1
- 日誌
- 8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菊花苗腐病 (莖腐病)
![](http://tdares.coa.gov.tw/htmlarea_graph/web_articles/tdais/2927/I_1601.JPG)
學名: Rhizoctonia solani Kuhn
鑑定要領:
1. 本病主要發生於扦插苗, 但移植後若幼苗帶菌且種植後環境良好時亦會死亡。
2. 病菌由插穗基端處侵入, 靠近地面之葉先發病, 葉片由基部向上變黑腐爛, 最後整株死亡。
3. 藉著長在病葉上的菌絲向四周健苗接觸傳染, 常在苗圃中形成圓形狀缺株區。
4. 未呈現明顯病徵之被害苗, 移植田間後不是生育受阻就是死亡, 葉部和葉部表面先受害, 呈黑腐或褐腐, 最後維管束被害死亡。
5. 初期白天會呈現失水狀, 晚上恢復正常, 但逐漸被感染便一病不起。
防治方法:
1. 育苗應該選用無病源之河沙。
2. 插穗由母株摘取後先用6.5%鐵甲砷酸桉1,500倍或用貝芬替可濕性粉劑1,500倍浸 10分鐘, 取出待水滴乾後, 插穗基端沾植保素 1號後扦插。
3. 苗床發病時, 應立即連砂拔除病苗放入塑膠袋, 取出處理,利用藥藥劑噴灑 發病處周圍。
4. 植保素 1號之配方:NAA 2g, 免賴得 1 克 滑石粉 1公斤。
5. 利用太陽能或藥劑燻蒸做土壤之消毒, 再配合使用拮抗微生物就可保護土壤免於再遭受污染。
6. 防治藥劑: 1,500倍。
(1)53%貝芬得可濕性粉劑 1,500倍。
(2)65%貝芬得可濕性粉劑 1,500倍。
來源: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