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16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問題討論] 學太極拳須知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美食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3-25 15:47:2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本帖最後由 a29615415 於 2012-3-25 16:17 編輯

學拳須知        

一  學太極拳不可不敬。不敬則外慢師友。內慢身心體心不歛束如何能學藝。

一  學太極拳不可狂。狂則生事。不但手不可狂。即言亦不可狂。面形跡必帶儒雅風氣。不然狂於外必於中。

一  學太極拳不可滿。滿則招損。俗語云。天外還有天。能謙則虛心受教,人豈不樂告之以善哉。積眾以為善。善斯大矣。

一  學太極拳著著當細心揣摩。一著不揣摩,則此勢機致情理終於茫昧。即承上起下處。尤當鬥心。此處不留心。則來脈不真。轉關亦不靈。一著自成。一著不能自始至終一氣貫通矣。不能一氣貫通則與太和元氣終難問津。

一  學太極拳先學讀書。書理明白學拳自然容易。

一  學太極拳陰陽開合而已。吾身中自有本然之陰陽開合。非教者所能加損也。復其本然教者即止教者教以規矩即大中至正之理

一  是書尚未付梓、或有差字、或有漏字、或有錯字,來經查明閱者當改正勿吝。

一  太極拳雖無大用處。然當今之世列國爭雄若無武藝。何以保存惟取是書演而習之於陸軍步伐。止齊之法。不無小補。我國苟人人演習或遇交手仗敵雖強盛。其奈我何是亦保存國體之一道也有心者忽芻蕘之言棄之。

一  學太極拳不可借以為盜竊搶奪之資奸情。採花之用如借以搶奪採花是天奪之魄。鬼神弗佑而況人乎天下熟能容之。

一  學太極拳不可凌厲欺壓人一。一凌厲欺壓即犯眾惡罪之魁也。


習拳箴言               

依規矩。熟規矩。化規矩。神規矩。不離規矩。初習要慢。逐漸要勻。極熟後。從心所欲。動靜虛實。陰陽開合。各種神氣姿態要表現出。圓中有方。方中求圓。動若斷而意實未斷也。靈動神妙。造極登峰。習拳至此。不可思議矣。


禁           訓         

此書十不傳

(一)不傳外教     (二)不傳不知師弟之道者    (三)不傳無德  (四)不傳守不住的     (五)不傳半途而廢的

(六)不傳得寶忘師的  (七)不傳無納履之心者    (八)不傳好怒好慍者   

(九)不傳外欲太多者    (十)不傳匪多事端者

此書有四忌

忌飲過量之酒  忌好不正之色  忌取無義之財  忌動不合之氣

行功三忌

忌食多    忌飲水多    忌睡多

打拳就是參禪           
打拳就是參禪。打破煩思妄想,內無一念可起,外無一境可滯,平等圓滿又自然,只是隨隨便便。  

打拳就是修慧,無想一生怎麼過?凡智是火自毒。此中卻得清涼,平平淡淡自舖展,兀地不可思量。  

打拳就是學定,動靜起止兩便,只此一心不動,任為變化遷移,虛中以待真莫測,定中法力力無邊。  

打拳就是持戒,不淫不盜不殺,兼得無諍三味,遇敵輕輕放過,輸贏得失一笑中,總在降卻自魔。  

打拳就是禮佛,上下四方虛空,處處佛現成,佛佛處處階同,豈用遠行到靈山,心頭常有佛蹤。  

打拳就是誦經,早晚科誦不廢。三藏經典讀遍,心迷依舊枉然,南無摩訶般若波羅密。自在真經不滅。  

打拳就是持咒,觀音慈悲加被,身口意皆淨盡,大手印俱演遍,十萬唵嘛呢叭咪吽,只消打拳一遍。  

打拳就是念佛,彌陀自性不離,口念不如心念,心念不如身誦,足下自有西方在,南無阿彌陀佛。  

打拳就是參禪,休笑我太顛,竟將武事入禪。至道就是眼前,不為生死才學禪,前有三丰老仙。

雜說      

今太極拳各樣子甚多,同志難以分清。敬告一法,可知無論何人傳的,能柔能剛能舒筋活血就對;還有一文武驗法,觀其兩膞皮膚甚軟,骨肉甚沉重就對,為文知法。論使用法,能用太極方法姿式不亂,從從容容將人跌出就對,為武知法。若用力亂打,雖勝為僥倖,定非真傳,不足為法,同志容易辨認太極拳也。

太極拳有分筋挫骨之手,有點血之手,有陰手,有陽手,有五行手,有入骨拳,又剖心捶,又眼虎肘,有貼山靠,有鴛鴦腿,有刀掌劍指,有刁拿手,有隔山打牛之能力。此非真打牛而言,皮膚無痛而內受傷矣。

    太極拳為內家拳,俗稱內功拳。拳術門頂厲害的是內家拳。如同志學成功之後,千萬留一分慈念,不可輕易用毒手打人,勿忽先師遺師也。

    太極拳術盛行於國中,今之學拳者,莫不以練太極拳為最高。但所學各人問的不同,有鍛練身體者,無論何人教皆可。目的在學使用法,非高明者教不可。

    練太極拳能轉弱為強,確有反老還童之功。欲拳速成,謹忌煙酒色宣有節,起居定時。各種損身嗜好不可多有。

    傳拳始自武當少林兩派,至今還是分門別戶的,同是少林寺侍出分為餘派,武當山傳出的,至今分派亦不少,若說合一,實所不能作到的,若就太極拳而論概多數是楊祿禪師以後傳下來的,今竟分東派西派,各自贊美,初學人是難分清的,我亦說我的拳好,究竟那個好,理想知道各姿式不同,有說長力的,有說長巧的,無論如何,太極拳理不能兩說也,不得真傳,不知所以然也。

(一)學拳之法有二,作朋友年歲相當亦可學拳,拜老師亦可學拳,有恆心皆可學拳成功也。

(二)學術教不教,全在學拳人,不在老師,略如言之,近人盛知太極好,有心想學,又恐老師不真傳,未入門先懼三分,老師雖欲傳,烏何哉,多學家,半途而廢,酋志祇知咎其師不傳,不知問其自己不學,以為說老師不傳者戒,比仿劉備欲請孔明,未審肯出山否,初請,再請,三請,孔明欲不出,安得能乎,以為學者法,願同志普及太極拳者慮。

(三)學一種好東西,是要費點精神的。

(四)看書得到易處,莫託言己能,勿負作者苦心也。

楊老師傳拳很公開的,授人同是一樣教法,何以有優劣不等,蓋人人性質不同,聰明不同,授法悟通與否不同,蓋太極理甚深,非一口能懂,陞階有級,老師授法,一疊一疊來的,若未學到奧妙,半途而廢,若說老師不真傳,誠為謬說,日淺功淺,就說出金石之言,亦不懂的,慢慢繼續進學,莫有不教之理也。

楊牙有一日行樂,演使用法,與人王保還搭手,用按法,將其人跌出三丈餘外,真有奇觀,老師之做用法,與敵人搭手,敵人足下如無根,即站立不足,看楊老師面貌極從容,手足極輕靈,只以抬手,敵跌出如射箭之速,楊老師的拳,真妙極了,人人莫不敬服。

太極本為內家拳,如姿式正確,內理明白,即是太極拳,如姿式不正確,內理不明白,雖姿式類太極,與外家拳無異也。

自古之拳,定不傳得寶,忘師之人,日後能不忘師傅,定得真傳,可無疑焉。

(一)   練太極拳,學使用法為必要,同志欲鍛練身體者,亦必學使用法,如不學使用法,無趣味,多有半途而廢者,以致有阻身體強壯進步,如學會使用法,並非無故打人,可與朋友研究妙理,你打我化,我打你應,滔滔不絕,各種變化,生生不已,知道太極拳有無數變化,手舞足蹈之樂,日日幸趣增加,繼續不忘之樂,年年練習,身體由此而強壯,練身必學使用法,榕唬有心對敵乎,所以同志練太極拳,必定學使用法可也。

(二)   練太極拳提倡武術

(三)   練太極拳轉弱為強

(四)   練太極拳發育體格

(五)   練太極拳多活十年

評論     

有人言文武當老師,其傳必留一手不傳,我言之則不然,無論學文學武,有朋友學,有門生學,兩說,為朋友久而能敬,為門生百年不忘師傅,無論文武為師,不盡心相授,是無天理,惟練武人以義氣當先,未盡所學半途而廢,如說為師不肯盡授,留一手之說,其理甚怪。論太極不在外形之姿式,全在內理勁與氣耳理通之後,自悟神而化之可成全功。

太極指明法

用勁不對,不用力不對,綿而有剛對,丟不對,頂不對,不丟不頂對,沾不對,不沾不對,不即不離對,浮不對,重不對,輕靈鬆沉對,膽大不對,膽小不對,膽要壯而心要細對。打人不對,不打人不對,將敵制心服對。

露禪師原文                 

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氣宜鼓蕩、神宜內斂,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凸凹處、無使有斷續處,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能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後,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力,若將物掀起即加以挫之之意;斯其根自斷,乃壞之速而無疑。虛實宜分清楚,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周身節節貫串,無令絲毫間斷耳。

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掤、捋、擠、按、採、捩、肘、靠,此八卦 也。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掤、捋、擠、按』,即乾、坤、坎、離四正方也。『採、捩、肘、靠』,即巽、震、兌、艮四斜角也。『進、退、顧、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合之則爲『十三勢』也。

【原注云:此係武當山張三丰祖師遺論,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也】


--------------------------------------------------------------------------------

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又須貫串

練拳時不用莽力 方能輕靈 十三式須一氣串成  

氣宜燙神宜內歛

氣不滯 則如海風吹浪 靜心凝神 其為內歛  

毋使有缺陷處民使有凸凹處民使有斷續處

練拳宜求圓滿 不可參不齊 宜緩慢而不使間斷  

其根在腳發生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乃能得機得勢

練法須上下相隨 勁自跟起,行於腿,達於腰由脊而膊,而行於手指,周身一氣,用時進前退後,其勁乃不可限量矣  

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其病憐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

病不在外而全在意 意不專則神不聚 即不能得機得勢矣  

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後有左即有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將物折起而加以挫之力斯其根自乃壞之速而無疑

此言與人對敵搭手時 先將彼搖動猶樹無根立腳不定 自然倒下矣  

虛實宜分清楚一有一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

與人對敵,每式前虛後實,如放勁則前足坐實後足蹬直,總使虛實清楚,則變化自能如意矣  

周身節節貫串民令絲毫間斷耳

周身骨節順合氣須流通意無間斷

王宗岳遺論解明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之母也 (注意實行解說非作文也)

不動為無極,已動為太極,空氣磨動而生太極遂分陰陽,故練太極先講陰陽,而內包羅萬象,相生相克電此而變化矣,太極本無極生,而陰陽之母也。  

動之則分靜之合

練太極,心意一動則分發四肢,太極生兩儀四象八卦九宮,即掤履擠按採捌肘肘靠束退顧粉定,靜本營極心神合一,滿身空空洞洞,少有接觸即知。  

無過不及隨曲就伸

無論練拳對敵無過不及,過逾也,不及未到也,過與不及皆失中心點,如敵來攻順化為曲,曲者彎也,如敵攻未呈欲退,我隨彼退時就伸,伸者出手發勁也,過有頂之敝,不及為丟,不能隨曲為抗,不能就伸為之離,謹記丟頂離四字,如功能不即不離,方能隨手接巧。  

人剛我柔為之走我順人背為之黏

比如二人對敵,人力剛直,我用柔軟之手搭上敵之剛直上,如皮鞭打物然實實搭在他勁上,他相摔開甚難,他交就是膠皮帶纏住他能放能長,如他用大力,我隨粘他手脆往後坐身,手同時不離往懷收轉半個圈為之走化也,向他左方伸手使敵身側不得力,我為順,人為背,黏他不能走脫矣,昔有一軼事,有不法和尚頭者,與一人較,人知其用羊觝頭之法無敵焉,甚懼,其人見和尚新剃頭,忽想一法,去外用濕毛巾一條仿焉,和尚施其法,此人用濕毛巾摔搭頭上往下一拉,和尚隨倒,是即以柔克剛之理也。  

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

今同志其柔化,不知急應之法,恐難與外功對敵,急快也,緩慢也,如敵來緩則柔化跟隨此理皆明,如敵來甚速柔化烏能取哉,則用太極截勁之法,不後不先之理以應敵,何為截勁,如行邱埋伏突出截擊之,何為不後不先,如敵手已發未到之際,我手截入敵膊未直之時,一發即去,此為迎頭痛擊,動急則急應此非真傳不可。  

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

與人對敵,如推手或散手,無論何著數,有大圈,小圈,半個圈,陰陽之奧妙,步法之虛實,太極之陰陽魚,不丟頂之理,循環不息,變化不同,太極之理則一也。  

由著熱漸悟懂勁由懂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著者拳式也,今同志專悟懂勁,故不能發人,先學姿勢正確,次要熟練,漸學懂勁,古人云,不揣其本而其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此句紀求姿勢後悟懂勁,不難而及神明,神明言拳精巧,豁然貫通,即領悟得拳奧妙,能氣行如九曲珠太極理通焉,非久練久熟,何能此境耶。  

虛靈頂勁氣沉丹點不偏不倚

頂者頭頂也,此處道家稱為泥丸宮,素呼天門,頂勁非用力上頂,要空虛要頭容正直,精神上提,不可氣貫于頂,練久眼目光明,無有頭痛之病,丹田在臍下寸餘即小腹處,一身元氣總聚此地位,行如氣海發源,環流四肢,氣歸丹田身與氣不偏倚,如偏倚,猶磁瓶盛水瓶歪倒,則水流出矣,丹田偏倚,則氣不能歸聚矣,此說法佛家舍利子,道家為練丹,如此練法氣壯多男,工久外有柔軟筋骨,內有堅實腹臟,氣充足,百病不能侵矣。  

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

隱者藏也,現者露也,隱現之法,與人對敵,猶神明難測之妙,如敵來擊至我身,我身收朿為忽隱使敵不能施其力,如敵手往回抽時,我隨跟進為忽現,敵不知我式高低上下,無法敵當我手,練太極如何中小船人步臨其上,必略偏忽隱,又裹步必隨起,忽視,猶龍之變化,能升能降,降則隱藏藏形,現能飛升太虛興雲吐露,此理言太極能高低,隱氣即忽有忽無之說重者不動也,與人對敵不動可乎,如用拳必以身體活動,手腳靈捷,然後可以迎敵,敵如擊我左方,我身略偏虛無可逞,擊我右方我右肩往收縮使其拳來無所著,我體靈活不可捉摸,即左重左虛,右重右杳。  

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彌長退之則愈促

仰為上,俯為下,敵欲高攻,吾即因而高之而不可及,敵欲押吾下因而降使敵失其重心,與己說,仰之彌高眼上看,心想將敵人擲上房屋,俯之彌深,想將敵人打入地內,班侯先生有軼事,六月某日在村外(即北方收糧地方)場乘涼,突來一人拱手曰,訪問班侯先生居處,答吾即楊某也,其人疾出大食中三指擊之,班侯師見場有草房七尺高,招手說朋友你上去罷將其擲上,又言請下罷速回醫治,鄉人問曰何能擲其上,曰,仰之彌高,鄉人不解其說,北方有洛萬子從學焉,習數年欲試其技,班侯師曰將你擲出元寶式樣可乎,萬笑曰略試之,較手如言兩手兩腳朝天,右胯著下如元寶形,入地不能,將胯摔脫矣,醫好至今腿略顛跛,此人拳甚好其人至今還在,常曰俯之彌深利害極矣。  

進之則愈長退之愈促

長者進也,促者迫也,與人對敵時,可進不可退,伸手長勁,我手愈進愈長,不進則短,我擊敵,適退時我進身跟步,促迫敵不能逃也,敵不逃脫我為順敵為背,可能施其機,總言之即粘連黏隨之意義矣。  

一羽不能加蠅虫不能落

練工久感覺靈敏,稍有接觸即知,獨如一鳥毛之輕,我亦不馱,蠅虫之小亦不能著落我身,即便著落琉璃瓶內,光滑不能立足,我以化力,將蠅足分磋矣,如此可謂太極拳之功成矣,昔班侯先生有一軼事六月行功時,常臥數蔭下休息,或有風吹一葉落身上不能存留,隨脫流而落地下,自常試己功,解襟仰臥榻上捻金米(即小米)少許置與臍上,聽呼一聲小米猶彈弓射彈一樣,飛射瓦屋頁相接,班侯先生之功可為及矣,同志宜為之。  

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與人對敵,不出有一定架式,使敵無處入手,如諸葛用兵或攻或守敵莫能預測,諺云不知我葫蘆賣的是什麼藥,敵不知我練太極拳有審敵之法,如搭手素熟懂勁,我手有靈動知覺,敵手稍動我早知來意,隨手湊巧以發即出,如離遠用審敵法,以望即知其動作,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面及也。  

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乎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此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出

雖拳類繁多,各門姿式用法不同,總而言之,蓋注重手快力大則一也,此種說法,人生就有,非學得也,各拳著名人亦甚多,但未有太極之理之精微奧妙也。  

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

聖人云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學藝能無力打有力,手慢慢手快,以巧治敵,能使人實地心服,亦不愧學藝之苦心矣,練太極能引進落空,雖千斤力無所用矣,能靈活才有落空之妙,能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之妙得矣,昔有一軼事京西有富翁莊宅如城,人稱為小府張宅,其人愛武家有鏢師三十餘人,性且好學,聞廣平府楊祿禪名著,托友武祿青者注聘,及請至,張見請人瘦小身未五尺,面目忠厚,身衣布衣,遂招待其禮不恭,讌亦不盛,露禪先師會意,遂自酌自飲不顧其錈,張不悅曰,常聞武歌談先生盛名,不知太極能打人乎,祿禪知謙不成,遂曰有三種人不可打,張問何為三種,答曰,銅鑄的,鐵打的,木作的,此三種人不容易打,其外無論,張曰敝舍卅餘人冠者劉教師,力能舉五百斤與戲可乎,答曰無妨一試,劉某來式猛如泰山,拳風颼聲,臨近,露禪以右手引其落空,以左手拍之,跌出三丈外,張撫拳笑曰,先生真神技矣,遂使廚夫,從新換滿漢盛讌,恭敬如師,劉力如牛,不巧安能敵手,由此知彼顯非力勝,之能為功也。  

觀耄耋能禦眾之形快何能為

七八十歲為耄耋,能禦眾人,指練拳言,不練拳,即年壯,敵一二人難矣,用功人自學拳日起,至老未脫功夫,日久筋骨內壯,氣血充足,故七八十歲能敵眾人,猶戰定軍山老黃忠言,人老馬不老,馬老刀不老,其言甚壯,練太極拳人老精神不老,能敵多人,概此意也,昔建侯太師遺事,有日天雨初晴,院泥水中一小路,可容一人行,門生趙某立其間觀天,不知老先生自屋出,行趙後焉,欲為戲伸右膊輕輕押趙右肩上,趙某覺似大樑押肩,身灣曲側坐,移出路,老先笑而不言,行出,又一日足立院中言與眾捕為戲,有門生八九人齊擁上來,見老先生幾個轉身,眾人齊跌出,有弓餘的亦有八九尺遠的,老先生年近八十,耄耋禦眾,非妄言也,快何能焉,快何能為,此快字言無著數之快謂之忙亂,忙亂之快無所用矣,非快不好,快而有法然後可用矣。  

立如平準活似車輪

立如平準,即立身中立不偏,方能支撐八面,即乾坤坎離鄙震兌艮即四正四斜方向也,活似車輪言氣循環不息,古人云得其環中以應無窮,腰如車軸四肢如車輪,如腰不能作車軸,四肢不能動轉,自己想使車軸轉,可多澆油腰軸油滿方好,同志細細體會,自得之,勿須教也。  

偏沉則隨雙重則滯

前說有車輪之比,猶如用一腳蹬輪偏,自然隨之而下,何為雙重猶如右腳蹬上右方,左腳蹬上左方,兩力平均自滯而不轉動,此理甚明,忽須細說。  

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

最淺解說,同時得許多宜處,譬如有幾人練太極日日用功五六年,與人較反被敵制,同志問曰你用功五六年可為純工矣,何其不勝,請表演十三式觀之,見其練法騎馬坐襠把拳怒目咬牙,力大如牛,氣也未敢出,此為雙重練法,同志笑曰,尊駕未悟雙重之病耳,又一人曰,我不用力練五六年,為何連十歲頑童也打不倒,同志請其演十三式,其見練法毫不著力,浮如鵝毛,手足未敢伸,眼亦未敢開大,同志笑曰,尊駕為雙浮娛矣,雙重為病,雙浮亦為病,眾笑曰,卻實練法何能得之。  

預避此病

雙重雙浮之病,預避此病,現今易耳,有此拳書容易知之,此書練法先閱一扁拳理甚多,不能一閱就全懂,日後可練十日拳閱一日書,慢慢此書功效大著矣。如有一節悟明料難,可問高明老師也。  

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陽相濟方為懂勁

陰陽即虛實,總而言之,粘連走化懂敵之來勁,前解甚多不必多敘。  

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能懂勁敵之來勁,加以日日習練久練久熟之意,揣摩就是悟想老師教的使用法,極熟,出手心想即至,從心所欲得之矣。  

本是捨己從人

與敵對手,知要隨人所動,不要自動,吾師澄甫先生常言由己測滯,從人則活,能從人便得落空之妙,由人不能由己,能從人就能由己,此理極確實,極奧妙,同志功夫練不到此地位,恐不易知耳,此說極明顯,佛經云,我說牛頭有角,即明顯之意也。  

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釐毫謬逾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

與敵對手,多是不用近,而用遠,靜以待動,機到即發為近,出手慌忙,上下尋處擊敵為遠,太極之巧,分寸之大,釐毫之小,所以不可差也,如差釐毫,如千里之遠,練拳對手同志不可不注意焉,此先師王宗岳傳太極拳之要論。



心得
莫忘古聖先賢的訓言, 不忠不孝之人不傳, 無情無義之人不傳, 賣友求榮之人不傳, 欺師滅祖之人不傳, 望習武者多多賜教!

ancient books_20.jpg (44.07 KB, 下載次數: 11)

武當山張三豐祖師神像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26 19:51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