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015|回覆: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Hybrid油電混合動力大觀(上)(18p)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3-28 10:43:2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近年來台灣汽車市場有幾項重大改變,其一是重新開放柴油動力車款上市,其二就是Hybrid動力車款的導入,兩者都具備傑出的節能與環保功效。放眼國內車壇,最早搶灘者TOYOTA Prius與FORD Escape Hybrid(採用TOYOTA的Hybrid技術),目前Hybrid市場有愈來愈熱鬧的趨勢,如TOYOTA導入三代Prius,之後將再接再厲引進Prius c與Prius Plus-in,高級品牌Lexus旗下Hybrid車款則是全數到齊,CT200h更創下月銷售破百輛的佳績!HONDA不甘示弱,除了既有的Insight之外,近期更引進動感十足的CR-Z,未來不排除導入Civic Hybrid,其他品牌如M-BENZ、BMW等也都有Hybrid車款供消費者選擇。然而Hybrid真的是低污染、低油耗的萬靈丹?以下將就國內現有的Hybrid車型進行動力系統的優劣分析。

 
Hybrid系統概略可分為串聯式、並聯式、混聯式三種設計,串聯式設計就是「增程車」所採用的架構,以小排氣量引擎驅動發電機,發電機與電池系統供應馬達電力驅動車輪,引擎並沒有直接驅動車輪。目前國內並沒有串聯式Hybrid車型上市,近期將導入國內的車款為AUDI A1 e-tron增程車,因此關於串聯式Hybrid系統將於最後討論,首先來瞧瞧並聯式Hybrid設計。

並聯式設計的定義,就是馬達與引擎可以同時間輸出扭力於輪胎上,目前國內車壇上,最具代表性的並聯式Hybrid車款為HONDA CR-Z,採用1.5L小排氣量汽油引擎,電動馬達直接配置在引擎的飛輪位置,引擎與馬達之間沒有離合器,引擎轉速就等於馬達轉速,搭配手排或CVT無斷變速系統,引擎運轉時,馬達擔任動力輔助地位,一起將扭力輸出至變速箱。

此設計的優點為結構簡單,研發與製造成本較低,減速時,馬達亦能充當發電機,回收減速動能,亦具備怠速自動熄火功能,對於節能亦有不小的貢獻。但缺點是馬達體積小、功率低,僅能擔任動力輔助,不能獨挑大樑,車輛靜止時,無法單靠馬達驅動車身前進,必須啟動引擎一起帶動車體,不能像電動車一樣以純電力行駛數公里。CR-Z僅能在低速、低負荷條件下,以純電能狀態行駛幾秒鐘,在行駛過程中,引擎幾乎都處於運轉狀態。相較下,混聯式設計具備較大的彈性,不但能靠純電力行駛數公里,在低負荷狀態下,引擎可長時間處於熄火狀態,因此論及節能功效與寧靜度表現,CR-Z依然不及採用混聯式設計的TOYOTA Prius。實際駕馭,其實CR-Z開起來的感覺,就像是一部排氣量1.8L的三門掀背車,熱血的排氣聲浪依然存在,絲毫沒有「電動」氣息,與Prius可說是背道而馳,但是在激情之餘,仍可兼顧油耗表現。

 









Hybrid油電混合動力大觀(中)

 
本篇將要述說混聯式Hybrid系統,無庸置疑,目前僅有TOYOTA、VW Group、M-BEZN、BMW等少數大規模汽車集團擁有此技術,然而目前價格最平易近人的混聯式Hybrid車款,無疑就是TOYOTA Prius,其重要科技不只在Hybrid系統,其引擎設計更具有與眾不同的獨特性。

 
Prius在變速箱內安裝兩只電動馬達,再加上Atkinson循環引擎的助力,以及0.25Cd超低風阻外觀,平均油耗達到優異的26.3km/L水準。

話說HONDA CR-Z是一輛「開不出電能感」的運動型Hybrid掀背車,然而HONDA也是針對並聯式Hybrid系統,走出一條節能+性能「中先偏右」的獨特風格,然而Prius則是一輛走左派溫和路線的油電混合動力車,在述說科相關技之前,首先來探討一下何謂混聯式Hybrid(即Full Hybrid系統)。基本上,並聯式架構雖然是引擎與馬達一同將扭力輸出至變速箱,但是在馬達並無法單獨驅動車輛前進達數公里,還是要靠引擎的功率輸出才能正常行駛,混聯式設計則不然,在靜止狀態,Prius可以切換成純電能模式行駛,引擎完全不需要啟動,可以當作純電動車使用,進出室內停車場完全不會排放廢氣,光此優勢就打死並聯式設計!

再者,CR-Z的並聯式設計,馬達與引擎之間沒有變速或離合機構,引擎轉速就是馬達轉速,混聯式設計則不然,馬達與引擎之間不會相互牽制,轉速可以不同步引擎轉速愈高功率愈大,馬達則是以低轉速、大扭力見長,混聯式設計可以發揮兩者的最佳運轉功效,因此在節能方面,並聯式設計始終不是混聯式的對手。然而混聯式設計結構極為複雜,研發單位必須具備獨立研發多檔位自排變速箱的能力,此外還要精通馬達等相關科技,此外再加上高昂的製造成本,因此目前混聯式Hybrid車款相當稀少。

Prius以傳統自排行星齒輪變速箱為基礎,在齒輪組上巧妙地配置大小兩顆電動馬達,小馬達負責啟動引擎與發電,大馬達負責功率輸出與回收減速時的動能(同樣具備發電機功能),變速箱可說是Prius的科技核心。然而在引擎部分,Prius可說是暗藏玄機!一般的汽油引擎都採用「Otto循環」設計,就是基本的進氣→壓縮→點火膨脹→排氣等四個循環,曲軸必須旋轉兩圈才能完成(720度),然而Prius則是採用「Atkinson循環」,運轉方面也是按照上述四個步驟,但是曲軸只要旋轉一圈(360度)即可完成四個行程。此外,在壓縮過程中,藉由進氣端氣門延遲關閉設計,將燃燒室中部分燃油氣體「擠回」進氣歧管,製造膨脹比大於壓縮比的特性,保有高壓縮比+長衝程活塞的特性,加上稀薄燃燒技術的運用,有效提升燃燒效率,但是又不會產生擾人的爆震問題,因此Prius並未藉助缸內直噴科技,已將壓縮比調高為13:1,缸徑×衝程=80.5×88.3mm,引擎運轉效率相當優異。

然而Atkinson循環引擎毫無缺點?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否則市售引擎早就全面拋棄Otto循環設計,事實上,Atkinson循環引擎結構不但複雜,且不適合高轉速運作,亦不適合增壓架構等大扭力輸出,僅適合用在Hybrid動力,配合馬達的扭力輸出,以中、低轉速運行,排氣量雖然達到1.8L,比CR-Z還大,但是引擎最大馬力僅有100hp,相當於1.6L引擎。論性能,CR-Z比Prius更富有駕馭樂趣,並非TOYOTA不想在加速方面多所著墨,而是受到結構上的限制。

然而Prius平均油耗表現達到26.3km/L(經濟部能源局實測數據),目前是台灣節能車型第一把交椅,比CR-Z的21km/L更為優異。雖然說Prius破百萬的價格,如果平日行駛里程不夠長,就經濟方面來看依然不划算,然而接單價台幣87萬元的Prius c就具有高度競爭力,油耗表現更勝Prius!因此不論是Prius或是月銷售破百輛的CT200h,在Hybrid節能車型上都只是個開端,未來TOYOTA勢必會將此科技下放到更小的車上,再加上Plug-in的應用,達到真正符合經濟效益的環保車,挾帶混聯式Hybrid+ Atkinson循環引擎科技,面對歐洲的柴油動力Hybrid車型也毫無懼色!

 
Prius c以台幣87萬元接單價切入國內市場,價格相當具有競爭力,對於經常與車為伍的業務從業人員而言,無疑是生意上的一大幫手。

 
Prius c排氣量比Prius更小,節能功效更為優異,加上更低廉的價格,上市後的銷售成績引人注目。

 
Hybrid關鍵科技除了引擎與馬達間的匹配問題外,電池的發展也是重點,待日後加以詳述。












Hybrid油電混合動力大觀(下)

 
本期將討論串聯式Hybrid系統。所謂的串聯式設計,就是以引擎帶動發電機,發電機與電池系統的電力供給馬達,產生扭力輸出至輪上帶動車身前進,引擎並沒有輸出功率至輪上。不過目前國內還沒有串聯式Hybrid車款上市,近期最可能導入國內市場的車型則是AUDI A1 e-tron。

 
車體結構沿用一般的A1設計,馬達、電能管理系統位於車頭位置,電池模組置放在車尾與中央位置。

有些讀者可能會很納悶,為何不直接以引擎驅動車輪前進,還要透過能量轉換方式,將汽油的能量轉換成電能後再驅動輪胎,有種「多此一舉」的感受,所以在此要先述說「增程動力」的概念,這也是串聯式Hybrid系統的精義。增程動力基本架構為純電動車,因目前電動車的最大行駛里程都不長,而且必須經過漫長的充電時間才能恢復電池的電力,因此才有在車內配置「微型發電機」的構想,當電池系統的殘存電力無法負擔所需里程時,發電機可以適時介入增加行駛里程。

此發電機所使用的引擎排氣量很小,約莫都在1L以下,最大馬力通常也不超過100hp,不足以推動車身前進,油箱容積也只有一般市售車款的1/2以下,然而目前的科技層面,在於如何縮小微型發電機的體積與重量,避免佔用電池系統配置空間。

以AUDI A1 e-teon為例,全車配置電容量為12kWh的鋰鐵電池模組,搭配最大恆定輸出動力61hp/15.3kgm的電動馬達(瞬間最大輸出動力可達101hp/24.5kgm),0~100km/h可於10.2秒達成,極速可達130km/h以上,加速性能與A1 1.2TFSI汽油引擎車款相近。相當重要的續航力部分,以純電能狀態行駛續航力可達50km以上,加上發電機的輔助後,最大行駛里程可達250km以上。

如果A1 e-tron沒有微型發電機的話,50km的續航力並無法滿足多數消費者的需求,由此可見發電機有多麼關鍵!而250km的行駛里程,不但可以滿足多數消費者一日所需,面對長途駕駛,也可以用加油的方式延伸行駛里程,不需要頻頻充電,實用價值比純電動車更高,因此在電池科技有重大突破前(包括電容量與充電時間),增程動力將會是過渡時期的產品。

A1 e-tron發電機為了達到體小質輕的目標,採用特殊的單轉子引擎,排氣量僅有254c.c.,最大馬力為20hp/5000rpm,曲軸直接連結在發電機的軸心上,如果採用傳統四行程往覆式引擎,體積可能會增加一倍以上!不過A1 e-tron仍屬於短途通勤車,油箱容量僅有12L,原廠並沒有為長途行駛設想。未來導入國內後,從台北開至高雄,中途至少需要加油一次,而且還要保佑不要遇到塞車。如果作為通勤使用,如果沒有天天充電,可能要面臨二天加一次油的麻煩問題,加上高昂的車價,目前這樣的串聯式Hybrid車款並沒有很大的商機。

 

 
微型發電機位於車尾,採用轉子引擎設計,體積相當小,可產生20hp最大功率。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2-3-28 10:44:16 |只看該作者
不只是省油!豪華車款Hybrid科技面面觀(一)

 
目前豪華車款中,具備Hybrid油電混合動力者,不外乎雙B、AUDI與LEXUS,其中又以LEXUS的陣容最為完備,包含旗艦房車LS600h、主管等級房車GS450h、休旅車RX450h。然而在此高端市場,車價都在三百萬元以上,此等級的車主並不會非常在意油耗表現,舒適、配備、質感、品牌等才是兵家必爭之地,理論上Hybrid動力在此級距並不吃香,而且價格比一般汽油引擎版本更為高昂,節省下來的汽油錢,不一定抵得過這更高的車價,理應大幅降低消費者的購買意願,但實際上LS600h的銷售量,與一般汽油動力的LS460相當!為何這些老闆等級、善於精打細算的大人物,願意多花一百多萬元添購Hybrid動力?答案就是「附加價值」!

 
特殊規格訂製而成的LS600hL Landaulet

如果以每月奔馳二萬公里以上的「趴趴走」型老闆,添購LS600h確實可以省下不少的汽油開銷,雖然買得起LS600h的頭家,手上通常不會缺幾千元的加油費,但是「形象」卻是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的東西,就像是一間公司所有的記事本與便條紙,都指定使用回收紙製成的產品,除了環保之外,對企業形象也有很大幫助,對於愛面子的大老闆來說,添購LS600h就能增添「愛地球」的好形象!

論科技層次,LS600h的Hybrid系統絕非TOYOTA Prius所能比擬,不只是5.0L大排氣量V8引擎,內部還具備傳統噴油嘴+缸內直噴系統「雙效合一」的特殊供油設計,以八速自排系統為基礎,再植入兩具馬達的特殊變速箱,更是此Hybrid系統的精髓,其他特殊之處,還包含水冷式電子廢氣循環系統,精確控制稀薄燃燒狀態,避免爆震問題,再加上四輪驅動系統,論科技炫耀程度,就算是M-BENZ S-Class也不是對手!

 










是動力也是配備!豪華車款Hybrid科技面面觀(二)

 
LEXUS LS600h

高單價的Hybrid動力車款,除了帶來絕佳的環保形象之外,還兼具科技優越性,姑且不論加速或油耗表現如何,對於有頭有臉的多金買家而言,此兩項重點絕對有加分功效,如同許多人喜歡配戴潛水錶,但一輩子可能沒有玩過潛水運動,甚至連游泳都不會!但是有一只帥氣的潛水錶相挺,整個人都Man起來了!並綻放出「陽光男孩」的形象,然而Hybrid動力的加成功效絕對不只這些,舒適性還是一個極大的誘因。

 
LEXUS巧妙地將電動馬達與傳統行星齒輪自排變速箱結合,成為無段變速系統,消弭換檔震動問題。

談到舒適性之前,先來看看經濟性,論油耗表現,Hybrid究竟能省下多少汽油?以LS600hL為例,根據經濟部能源局公佈的數據,市區、高速、平均油耗分別為10.24km/L、12.94km/L、11.3km/L。性能方面,LS600hL最大馬力為445hp,數據方面略高於汽油引擎版本LS460,但是因車身重量、四輪驅動、動力結構等設計使然,兩者的加速性能在伯仲之間。

不過LS460的市區、高速、平均油耗分別為5.7km/L、11.9km/L、8.7km/L,高速油耗並沒有太大差異,但市區油耗則有45%的差異,平均油耗相差33%!由此不難看出兩者油耗上的差異。

不過這種售價高達564萬元的Hybrid旗艦房車,節能優勢對車主來說影響力有限,開十年也很難省下高出100多萬元的車價,就算加上環保形象與科技層次的誘因,也很難促使LS600h的銷售成績能與LS460平起平坐!但是注入旗艦房車買家非常在意的舒適性,那就截然不同了!

但讀者可能會覺得奇怪:Hybrid與舒適性有何關係?答案在於寧靜度與震動性,因LS600h的Hybrid系統屬於混聯式設計,馬達輸出功率高,而且具備純電能行駛模式,加上電動馬達低轉速大扭力特性,與引擎配合後,可以達到極為寧靜的運轉狀態,行駛過程讓Hybrid動力猶如純電動車一般安靜。

再者,LEXUS原廠巧妙地將電動馬達與傳統行星齒輪自排變速箱結合,成為無段變速系統,消弭換檔震動問題,讓加速過程更為平順,因此在駕馭LS600h時,其寧靜度與低震動特性,是雙B旗艦房車難以比擬的!雖然S-Class的寧靜度表現已經非常優異,但是LS600h則是達到幾近完美、難以挑剔的境界,因此獲得企業頭家的青睞。

有鑑於LS600h的成功,雙B與AUDI無不積極推動混聯式Hybrid旗艦房車(M-BENZ的S400h並聯式Hybrid系統無法有效提升舒適性)。目前7系列已有相關產品問世,但是訴求上乃是著重於性能+節能,而非LS600h的節能+舒適,比較不符合國人的胃口,因此沒有造成銷售熱潮。為來S-Class與A8的相關車型將陸續問世,Hybrid旗艦房車的戰爭將正式開打!

 
藍色的廠徽,是Hybrid車型的專屬設計,打響LEXUS與TOYOTA油電混合動力的名號。











實用性與耐用性!豪華車款Hybrid科技面面觀(三)

 
LEXUS GS450h

旗艦房車貴如S-Class或LS600h,不論是Hybrid動力或傳統汽油引擎,除了寧靜、低震動、扭力強勁等要求外,還要具備「低故障率」這項重要特性,畢竟沒有一位老闆願意花四、五百萬元,買一部容易故障的高科技房車!

 
電池模組需要冷卻系統維持工作溫度,體積更為龐大。

然而LS600h所使用的Full Hybrid系統,即混聯式架構,基本上沒有「簡單」的可能性,M-BENZ為了研發Full Hybrid系統,因結構與調校過於複雜,因此聯合BMW與GM集團一起開發,而TOYOTA也是經過多年的努力才有今日的成果。

所以LEXUS賦予LS600h複雜的Hybrid系統,除了希望能帶來低油耗、低震動與絕對寧靜的優勢,還要確保它不容易故障,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LS600h堪稱是零件數目最多的旗艦房車!然而原廠為了讓複雜的Hybrid系統能在良好的環境下運作,一大關鍵是工作溫度,因此LS600h又用了複雜的空冷、水冷裝置,來幫助各部位散熱,包含電能管理系統、廢氣循環系統、馬達,還有相當重要的電池模組。

因此複雜的Hybrid動力再加上各種恆溫系統,不但變得更複雜,成本更高,並增加維修困難度,而且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體積愈來愈龐大。以LS460與LS600h相較,座艙空間並沒有改變,但是車身重量卻增加了約400kg,行李廂容積因為電池模組使然,容積表現也從原本約550公升縮減為370公升,而這龐大的電池模組(體積接近200公升),冷卻系統也佔了很大的體積。

畢竟LS600h是首輛搭載Full Hybrid系統的旗艦房車,整體表現相當令人滿意,唯有行李廂不夠大、車身重量偏高等兩項問題。不過此問題在新GS450h身上已經獲得改善,與使用一般汽油引擎的GS350相較,行李廂容積從520公升縮減為482公升,佔用不到40公升的容積。並非電池模組沒有冷卻系統,而是原廠充分利用每一吋空間,包括懸吊與油箱的設計,並充分運用備胎空間,才能維持與一般車款相近的行李廂空間,有此經驗,相信在下一代LS Hybrid旗艦房車上,此問題可以獲得解決。

 

 
RX450h因SUV車型設計,電池模組置放在行李廂下方,不佔用行李廂空間。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2-3-28 12:18:22 |只看該作者
油電混合在現代是王道!

Rank: 10Rank: 10Rank: 10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2-3-28 13:44:43 |只看該作者
不管是那一種型式都是以節能省碳為原則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12-3-28 14:30:38 |只看該作者
Hybrid油電車種乍看之下似乎頗環保節能的,然而為了生產電池所需的稀有元素,卻又不知製造了多少的環境污染與破壞?!先進國家人們在追求環保節能之時,不知是否也想到了希土生產地區的汙染與破壞?而二者權衡之下,不知我們人類是賺到了?還是虧大了?畢竟我們是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中!

Rank: 4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12-3-28 20:28:50 |只看該作者
很精闢的一帖油電混合大補帖
讓有意想要購買油電混合的車主
能夠了解優缺點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7 10:1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