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4-6
- 最後登錄
- 2025-5-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91
- 閱讀權限
- 80
- 文章
- 98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證所稅復徵魔咒再起,散戶投資人「自己嚇自己」,昨天多殺多賣壓沖垮七千九百點,大盤重挫一百六十五點,以七千八百七十二點收市,跌幅超過韓國、香港等鄰近市場,年線也再度失守。
代表散戶動向的融資餘額昨天大減五十六億元,創下去年八月全球股災以來最大減幅。
證所稅復徵引發不安,儘管昨天外資仍買超二十億元,但國內投資人恐慌心理卻拖累台股重挫,深怕連續十九天無量下跌陰影重現,加上傳聞大戶放話要「大逃亡」,引發散戶倉皇賣股,加權指數爆量下殺,盤中一度重挫逾二百點,收盤成交量放大至一千三百多億元。
台股近期量能萎縮,成交量也轉趨低迷,盤面更無主流股,盤勢原本轉弱疑慮,昨天證所稅成為壓垮市場信心的最後一根麥桿,國內投資人比外資還要害怕、散戶比法人還要擔心,成為殺盤力道主要來源。
昨天不僅國內投信、自營商合計賣超二十三億元,融資散戶更是「大逃殺」,融資水位由二千一百三十五億元,一口氣大降至二千零七十九億元,單日大減五十六億元,為去年美國債信遭調降引爆全球股災以來之最。
市場人士指出,昨天台股爆量多殺多,但外資成交量僅占台股百分之十四,顯示主要賣壓來源是國內投資人。聽到官員喊話說「有量下跌沒關係」,一位郭姓投資人痛批,政府竟然坐視民怨四起,若等到無量下跌時,就來不及。
摩根JF台灣增長基金經理人葉鴻儒表示,資本利得稅並非首次浮上檯面,但台股短線漲幅累積已高,進入三月後持續高檔震盪,加上國際股市漲勢轉趨疲乏,證所稅議題成為市場殺出藉口。
民國七十七年復徵個人證所稅事件,曾造成台股無量下跌,但本次稅改並非單獨改革證所稅,配套措施亦考量交易稅的調整。葉鴻儒指出,過去台股以散戶為主的投資人結構,但目前外資持股率達三成以上,衝擊可望較當年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