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8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順治皇帝賜封玉琳國師的福報緣起與出家後慈母家書 [複製連結]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數位硬體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4-9 11:23:1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作者: 張國華

大覺普濟能仁琇國師(1614-1675年),明末清初名僧。江蘇省江陰人,俗姓楊。十九歲投宜興馨山天隱圓修受具足戒,後嗣其法,傳臨濟宗。



  曾住浙江武康報恩寺,1658年師奉詔入京,于萬善殿舉揚大法,受“大覺禪師”封號。未久,留其弟子茆溪行森於北京弘法。翌年,進封“大覺普濟禪師”,賜紫衣。

順治十七年(1660年)帝選僧千五百名,以師為本師,授菩薩戒,並加封“大覺普濟能仁國師”。        


師于內廷說法時,撰《客問》一篇,大學士金子俊奉敕作評注,並附序刊行之。晚年在浙江西天目山建“禪源寺”,並常住於此,世稱“臨濟獅子正宗派”,其後禪源、金山、高旻、天甯等諸大叢林,始趨興盛。康熙十五年,師北遊,是年八月初十日于淮安慈雲庵趺坐圓寂,享年六十有二。朝廷聞訊,頒詔派大臣主持荼毗,並重修慈雲庵,於庵後建“法王塔”。師之全身,則由其弟子奉龕歸,塔於西天目,王熙奉敕為作塔銘。     
   

清朝玉琳國師,前世是出家人,諸根不具,長得非常醜陋,而且心性頑愚。有一次,一位女施主設齋供養出家師父,每人還供一件衣服結緣。當時玉師也在坐就餐,施主發到他面前,見到六根不全的玉師,生起厭惡之心,便不和他結緣。玉師當下生了大慚愧,心情很沉痛,恨自己宿世業障深重,感得這樣醜陋的色身。他想起《藥師經》上說:拜《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可以感得琉璃身,他就發誓一心一意拜《藥師經》。他終身頂禮,最後是拜在蒲團上圓寂的。轉世為玉琳之身,智慧殊勝,諸根聰利,相貌非常莊嚴,成為順治皇帝的國師,人們聽到他的名字都是心生敬仰。



附件:玉琳國師母親的信

清代高僧玉琳國師之母于兒子出家後寄去的一封家書,母愛的至情真摯感人!

我與汝夙有因緣,始得母子情分。恩愛從此永絕!

懷汝時,祈神禱佛,願生男子,胞胎滿月,命若懸絲!

生下男子,如珍寶愛惜,乳哺不倦,辛勤勞苦。稍為成人,送入書堂,
或暫時不歸,便倚門懸望。父亡母存,兄薄弟寒,吾牆角依靠。

娘無舍子之心,子有丟母之意。一時汝往他方,日夜常灑悲淚,苦哉苦哉!既不還家,只得任從汝便,再不望汝歸也。不願汝學王祥臥冰、丁蘭刻木,但願汝如目蓮尊者,度我生方,如其不然,鬱結猶存。
      

可憐天下父母心,怎奈恩愛常難斷,由是轉入紅塵中,輪回無期難出離...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6 21:1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