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296|回覆: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甲子的粹練!M-BENZ SL 500西班牙現地試駕報導(60年經典傳承)(26p)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4-10 07:11:1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什麼車款得以在車壇中屹立60年的光景而不被時代的潮流淘汰?VW Beetle!MINI!還有呢?想來也是屈指可數!然而不論是Beetle或是MINI,這些車款都是以平價、維修簡易、力求普急於大眾的訴求背景下所開發而成。但是M-BENZ SL車系卻將主要的市場族群完全鎖定在多金人士、同時還能夠締造著膾炙人口的口碑,與屹立不搖的崇高地位,恐怕卻不是其他車款所能夠輕易辦到!

 
預計將在7月於國內發表上市的第六代SL,將導入350、500與63 AMG等動力版本。

 

 
一輛輛最新穎的SL500正準備讓與會媒體來趟與陽光有約的旅程。

翻開〝SL〞的歷史,可以追塑到1952年誕生的300 SL,這款曾經寫下M-BENZ造車工藝傳奇不朽的一頁,相信所有的車迷朋友們們對它可是一點也不陌生。沒錯,它正是那輛在當時擁有獨一無二、鷗翼設計的300 SL,也就是奠定今日SLS AMG獨特經典地位的本尊。當然,它是一款不折不扣的雙門純種跑車,而不是如同當代的SL車系完全採取款敞篷車的設定!而且在1952年時,300 SL是以賽車的身分出現,當時SL的名稱是以德文〝Sport Leicht〞、也就是運動化與輕量化的訴求。

 
一輛輛年紀動輒40-50年以上的名駒,正準備讓與會媒體來趟時光回塑之旅。

 

而M-BENZ車廠當時會讓300 SL採取鷗翼車門的經典設計,其實也是一種機緣巧合所造成的結果,因為當時為求輕量化的設計,300 SL全車的結構皆是以鋼管所拼接而成,結果在原本車門開口的位置卻有數根鋼管此橫越而過,完全無法使用傳統的側開式車門,所以工程師只好往車頂上動腦筋,結果卻陰錯陽差的造就出堪稱是車壇最中具經典價值的鷗翼車門設計,也讓300 SL成為眾多汽車收藏家眼中的珍寶。

 
300 SL堪稱是M-BENZ最具傳奇色彩的車款之一。

第一代:W198 (1952-1963年)
M-BENZ讓300 SL進入量產的階段是從1954年開始,純手工的製造過程也僅短短維持至1957年為止,總共生產的數量僅有1400輛,而敞篷版本300 SL Roadster則從1957年開始生產,當時是M-BENZ為考量美國市場所特別生產製造、迎合當地買家口味的特別版本,結果300 SL Roadster直到1963年停產時,反而還累計生產了1848輛,也同時開啟了M-BENZ SL車系60年輝煌歷史的濫觴。

 
從本圖可以清楚看出,因為鋼管車身延伸至車腹的位置,所以只好採取鷗翼的車門開啟設計。

 

第二代:W113 (1963-1971年)
在結束了300 SL Roadster的生產之後,M-BENZ同時也推出第二代SL車系,依時代的演進陸續推出有230 SL、250 SL與280 SL等車款,全數搭載直列6缸的的引擎配置,最大馬力約在150hp-170hp的範圍,還具有四速自排可供選擇。它具有軟篷與可拆卸硬頂的設計,使他它得以在敞篷車與雙門跑車之中任意變換身份,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本車特殊的車頂線條而在車迷中有著〝寶塔〞(Pagoda top)的綽號。

 

 

第三代:R107 (1971-1989年)
生產時間長達18年的第三代SL車系堪稱是M-BENZ近年來最為長壽的車型之一,但卻也堪稱是老車玩家心目中最值得收藏的車款,因為它還保留有老世代M-BENZ車款所慣常使用的鍍鉻金屬保險桿等設計,同時除了入門的280 SL之外,其餘車型一律提供V8引擎配置。在18年間,M-BENZ總共製造了23.7萬輛的第三代SL車系,數量算是相當龐大,同時在1971年至1981年間也以SL車系為基礎、製造了近6.3萬輛的SLC雙門跑車。

 

 

 

第四代:R129 (1989-2002年)
相信對於年輕一些的車迷朋友來說,本車其實偶而還能在台北街頭見到,相信還不算太過陌生,而屈指算算,本車的生產過程也歷經了13個年頭,也說明了M-BENZ對於SL車系的改款步調比其一般車型都來的緩慢一些。在本世代的SL車系之上已首度加入了AMG的家族,其中最令人咋舌的便是在1995年時所推出的SL 73,其7.3L的V12引擎高達有525hp的強勁動力輸出,後來也成為義大利手工超跑車廠PAGANI Zonda的動力核心。

 

 

 

 
第五代SL車系初登場時,便是以作為當時F SafetyCar的角色率先曝光!

第五代:R230(2002-2012年)
首度加入電動硬頂設計的第五代SL車系,堪稱是讓SL進入劃時代地位的代表之作,讓它同時兼具雙門跑車與敞篷車的優點,而且華麗的身段以及僅需16秒便可完成車頂的開闔動作,在2002年推出之際立即吸引了全球車迷的高度矚目。而且在2008年歷經小改款的動作之後,更是將車頭造型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整體面貌煥然一新。然而在經過10年的歲月洗禮之後,總算在2012年交棒,由此回在西班牙進行試駕的主角、代號R231的第六代車型,一肩扛起繼往開來的重責大任。

 

 

 

 
小改款後的SLClass,頭燈造型更具冷冽殺氣。

 
限量生產的SL 65 MAG Black-Series,在當時擁有不遜於SLR McLaren AMG的頂尖實力。

 
歷經60年的粹練,M-BENZ SL-Class也邁入了第六個世代傳承。

 
60年的歲月,6代車型的沿革與進化。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0Rank: 10Rank: 10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2-4-10 14:23:38 |只看該作者
世代的便化說明了傳承

Rank: 4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2-4-10 21:10:25 |只看該作者
一代接一代的經典傳承.
拜科技的進步.新一代的
SL也越來越勇猛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2-4-12 08:58:39 |只看該作者
穿越時空的邂逅!M-BENZ 300 SL Gullwing西班牙試駕報導

 
說實話,眼前的這輛M-BENZ 300 SL Gullwing,不僅早是個車壇傳奇,1954年誕生的它,論年紀、論資歷以及在顯赫的功績,都不是筆者所能比擬的,然而就在這次受到台灣賓士的邀請,前往西班牙度假勝地Malaga的近郊進行第六代SL-Class的全球媒體試駕活動的機會中,讓筆者能夠有著十分難得的機會,近距離的見識這輛理應被存放在博物館之中、備受呵護的無價之寶。

 
300 SL Gullwing與300 SL Roadster並排一起,讓人好似頓時回到了50年代的時光。

 

也正因為心中始終期待著這樣的一個難得的機會,讓筆者整晚都感到些許莫名的興奮,隔天起個大早,當其它與會媒體都還沈靜在夢鄉之際,筆者不僅早已起床見證著陽光灑落在地中海上的絢爛景色之外,心目中所記掛著的也正是這輛令人心曠神迷的300 SL Gullwing,而M-BENZ的工作人員也相當的認真,在開放預定時間之前便已將所有的車輛在路旁分兩列排開,除了有300 SL Gullwing之外,也包括有300 SL Roadster,而其它歷代的SL車型(獨缺第五代)也都在此回的經典試駕活動中提供給與會的媒體進行體驗。而〝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的道理果然也在此回的活動中獲得印證,當筆者用完早餐、走進活動會場之時,總算也能夠以第一順位的方式搶先同團的所有媒體,成為第一個進行300 SL Gullwing試駕體驗的人選。

 

 

 

老實說,對於駕馭這種動輒超過5-60年時的古董車,實在有種難以抗拒的無形壓力,之前曾經參加過其它品牌的活動,也有機會駕駛幾款也是只有在博物館中才能得見的車款,但這些車款不僅都一律採取手排的設定,同時脾氣也與現代化的車型有著相當大的差異,還記得曾與國內汽車專業雜誌同業一同參加某品牌的古董車體驗,結果太過小心翼翼、不忍大腳摧殘經典老車的同業,換來的結果卻是不斷的熄火、連停車場都開不出去。

 
鷗翼的設計是因為遷就車身結構而展現的創意巧思,卻也成就了最膾炙人口的經典象徵。

 

 
從本圖可以清楚看出,因為管陣式的車身架構已延伸至車腹的位置,所以只好採取鷗翼的車門開啟設計。

但是筆者這些對於古董車的莫名恐懼感,卻也無法阻止這個難得能夠與300 SL Gullwing一親芳澤的機會,而當原廠人員聽到筆者以堅定的口吻表示要搶先體驗300 SL Gullwing的意向之後,也二話不說的當下拿著鑰匙立即進行暖車的動作,只見300 SL Gullwing在原廠工作人員的操作下,開始喀拉喀拉的啟動引擎、在車尾一陣黑煙冒出之後,低沈、卻不甚穩定的排氣聲浪,這輛300 SL Gullwing就在筆者眼前瞬間甦醒。

 
引擎發動的瞬間,排氣管後方的路緣碼上出現被碳煙噴黑的痕跡。

 
特殊的輪拱與側邊的鯊魚鰭設計,也是300 SL Gullwing在外型上最具獨特風格的部分。

 
渾圓有形的造型設計,在典雅的氣質之中融合著一股肌力感。

 
精緻的金屬窗框,架構出角度可調的前方三角窗。

 
隱藏式把手的車門設計,只為了訴求降低車身的風阻。

 
300 SL Gullwing門檻相當的寬闊,想要一步跨入車室之內,不僅姿勢詭異而且還有撞頭或跌座其中的可能。

其實,向上掀起車門之後的300 SL Gullwing門檻相當的寬闊,想要像一般車輛一樣一步跨入車室之內,不僅姿勢詭異而且還有撞頭或跌座其中的可能,所以要進入300 SL Gullwing之中,可以先坐在門檻之上、先後的將兩腳移至車室之內後再座下,而且方機柱也有一個特別的機構能夠將略為碩大的方向盤翻折,以方便於駕駛人的進入。

 
駕駛介面上其實與現今車款已經相差不遠。

 
此圖可以看出鷗翼車門的相關開關與配置。

 
位於控台上方的車內後視鏡。

而在做訂之後,可以發現300 SL Gullwing在駕駛介面上其實與現今車款已經相差不遠,方向燈、離合器、排檔位置等幾個主要〝會用到〞的功能都在相對應的位置之上,也多少減低了在試駕過程中會有適應不良的問題。而原廠人員也很貼心的示範教學了幾次重新啟動300 SL Gullwing的方式,似乎是知道這車交給我們一定是會常常熄火,所要以備〝不時之需〞之用!而其實發動這個已經暖車完畢的300 SL Gullwing也不是太難的事,只要注意在每次發動前要將阻風門拉上,待引擎啟動之後再關閉即可。

 
象牙白色的方向盤,以現代的眼光來看盤徑有些大的嚇人,但卻也展現別有韻味的一面。

 
雙環儀表分別提供引擎轉速與車速的資訊,簡單易懂不囉唆。

然而就在實際上路之前,M-BENZ原場人員再次叮嚀一件事情!〝小心開〞!因為此回活動就只準備這麼一輛300 SL Gullwing(300 SL Roadster倒是有三輛,身價的差別就此可以看出)而已,如果有個三長兩短、後續的活動還真不知道該如何辦下去?而且本車更堪稱是價值連城,光是本次活動的保險費用,就高達有100萬歐元!

 
控台佈局相當簡單,並有著小時鐘襯托出一份古意,只是原廠人員並沒有一一說明相關的控鍵究竟是何種功能?

沒錯,光是保險費就是100萬歐元、與一輛全新的BUGATTI Veyron 16.4已經沒差太多!當下筆者也只好開玩笑的表示說,能否在飯店裡面讓我先練習一下?只可惜原廠人員卻很正經的說,空間太小、只能直接上路!!

 

 

 

打開阻風門、發動引擎、關上阻風門!300 SL Gullwing低沈、帶有間歇喘息的排氣聲浪開始在身後響起,這輛曾寫下無數傳奇的300 SL Gullwing在自己手上再次甦醒,這份感覺顯得格外的興奮,緩緩採下離合器、排入1檔、再緩慢尋找動力的接合點,300 SL Gullwing開始緩慢的向前移動!咦?也不算太難開嘛?

 

 

沒錯,300 SL Gullwing配合的程度比想像中的要好上很多,離合器的接點容易掌握,雖然各項駕駛介面的就手程度不若現代車款一樣來的符合人體工學,但老車就是要有這種味道,駕駛人總要多花一些心思來與車輛溝通、互動才好。

 

進入一般市區道路,興奮的表情更是在臉上表露無遺,開著這輛1954年的300 SL Gullwing在現代化的大街上游走,總是讓人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而300 SL Gullwing所到之處也總是吸引著其他路人的矚目,甚至在停等紅綠燈時,隔壁鄰車上的乘客也是不斷的探頭觀望。沒錯!換做是我也一定會這樣,畢竟看到300 SL Gullwing的機會已經是十分稀少,而能夠親眼見識300 SL Gullwing在道路上奔跑的英姿,更是難能可貴。

 
從飯店行駛到10公里外的遊艇碼頭,巧遇另一輛鮮紅色的300 SL Roadster,經典的畫面美的令人如癡如醉。

而隨車流的速度逐漸加快,300 SL Gullwing也有機會換上較高的檔位奔馳。事實上,300 SL Gullwing匹配著直列六缸、單凸輪軸、每缸2汽門的3.0L引擎,並且採用左傾50度的特殊配置,能夠發揮出215hp的馬力輸出與28.0kgm的扭力表現,同時這在BOSCH的技術加持下,這具引擎也堪稱是第一款具備有缸內直噴技術的科技,造就高達72hp/L的燃積效率,在60年前來說確實是出類拔萃的一代勁駒,而且四速手排的帶領下,能夠在8.2秒內完成由靜止加速至100km/h的衝刺過程,同時極速亦上看有260km/h的實力,在1950年代便能擁有這樣的性能數據表現,被稱為超跑可是一點也不為過。

 
絲毫沒有電子輔助系統的介入,讓駕駛人純粹與機械直接互動、對話的駕馭感受,營造出另一種現代車款所無法比擬的樂趣。

當然,細數筆者所曾經駕馭過的超跑之中,300 SL Gullwing 的速度恐怕還是最慢的一款,但是這種絲毫沒有電子輔助系統的介入,讓駕駛人純粹與機械直接互動、對話的駕馭感受,卻也完完全全的營造出另外一種現代車款所無法比擬的樂趣。

 

 

雖然實際行駛不過短短來回約20km的距離,但依然可以發現300 SL Gullwing愈快愈好開的特質,似乎並不因為歲月的痕跡、而抹滅了300 SL Gullwing身為賽車、為競技而生的血統與初衷,尤其是排氣聲浪愈到高轉速愈是悅耳動聽,換檔、加速的感受更是一氣呵成…

 

最後,總算是讓這輛〝無價之寶〞得以平安的返抵活動會場〝完璧歸趙〞,緊張、興奮交雜的心情頓時也鬆懈了不少,這場穿越時空的邂逅雖然短暫,但是親身體驗車壇中最具傳奇色彩的車款,卻已足以成為這趟旅程中最值回票價的經驗與回憶!

 
穿越時空的邂逅雖然短暫,但卻是最珍貴的經驗與回憶。

Rank: 4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12-4-13 21:50:37 |只看該作者
越來越有味道的經典sl
很好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8 03:0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