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741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802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經文:王下二11,23-25)
列王紀下二章二十三至二十五節確實難以理解(彼後三16),但研讀神的話語遇上困難是合乎情理的。人那有限的頭腦怎能完全理解無限的神那思想智慧結晶的記錄呢?假若我們那貧乏有限的頭腦真能透徹理解的話,聖經怎能稱為神的啟示呢?承認聖經中存有問題,可又決不貶低其價值;我們必須記得,縱然我們不能理解箇中意義,事實終歸是事實。當我們研讀這段聖經時,讓我們看一下神要我們學習的功課。
(一) 請思想一下這些「童子」是甚麼樣的人。
我們的聖經欽定英譯本(Authorised Version) 說:那些嘲弄以利沙的人是「小孩子」,指的是十歲以下的孩童,但新國際譯本(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稱呼他們為「青年」,指的是大約二十歲以下男孩。究竟他們有多大?
(1) 在創世記四十四章二十節,便雅憫被描繪成「一個他老年所生的一個小孩子」──但當時便雅憫其實至少已是二十歲的小伙子了。
(2) 在撒母耳記上十六章十一節,大衛被稱為耶西的眾多「兒子」中「小的」,而希伯來文的「最年輕」及「孩童」的兩個語詞,即是列王紀下二章二十三節中翻譯成「童子」的字詞。當時大衛有多大?在撒母耳記上十六章十八節,我們得知他是「一個大有勇敢的戰士,說話合宜,容貌俊美……」,意味著他必定已有二十歲或三十歲。
(3) 在列王記上三章七節,所羅門說到自己:「我是幼童」──再次是那兩個希伯來文的詞語──但所羅門已是二十歲!
因此,那些嘲弄以利沙的「童子」該在十六歲與三十歲之間;他們已到了應為自己行為負責的年齡,已經知道自己在做些甚麼。因此,那些攻擊神先知的人應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二) 注意那些冒犯者居住的地方。
他們住在伯特利,耶羅波安在那裡豎立了金牛犢(王上十二28-33)──原是敬拜偶像的據點及背信叛道的中心。他們是一個褻瀆神名字之邪惡運動的代表,因此他們對以利沙的攻擊,並非出自突然產生的念頭,而是藉以表述他們堅決的態度。
(三)請細察這些冒犯者的行動。
他們嘲笑以利沙說:「禿頭的上去吧!禿頭的上去吧!」(二十三節)以利沙是神的先知。這些年青人是其假神的代表,而以利沙卻是真神的代表──因此,攻擊以利沙相當於攻擊神,正如當掃羅逼迫早期的基督徒時,他確實正在逼迫主耶穌(徒九4)。但是,這些譏笑的話語有甚麼意義呢?事前,以利沙陪伴著以利亞,路經伯特利前往耶利哥;而以利亞被接升天後,以利沙正要獨自返回伯特利。在回程中,以利沙遇上了那些年青人,他們明知他是神所指派的先知,但卻譏笑他說:「禿頭的上去了!」在東方,「禿頭的」這措辭無異是毀謗──嚴重的侮辱。為甚麼他們說:「禿頭的上去了!……」呢?是否因為他們知道以利亞剛升上天去,所以實際上他們正在對其繼任者說:「也上去罷,去你所屬之處吧!」?若果真如此,他們確實在針對以利沙,猶如今天某些不敬畏神的人發言反對主的僕人。
(四)現在請思考以利亞的行動。
請讀第二十四節。他是否做錯了事?他是否處事太草率了呢?他沒有行差踏錯,因為神支持了他的做法,祂迅速地對這些冒犯祂名的仇敵判以嚴酷的刑罰。神施予的審判是在以利沙事奉開始時降臨──若與使徒行傳五章一至十一節作一比較,便可發現在使徒事奉開始時也是如此。
(五)請看神的審判如何臨到這些譏諷者。
第二十四節沒有告訴我們有四十二個人被殺,但有些人可能真的被殺,更有些人終身留下傷痕。可是,這審判不是過份嚴厲嗎?──請參閱歷代志下三十六章十六節。
(六)綜上所述,請留意從這事件中可學到的功課。
(1) 我們必須防範,免得對神產生一個扭曲、片面的觀點──請參閱馬可福音十六章十六節;羅六章二十三節;十一章二十二節。
(2) 不論老幼,神不能被藐視違抗而不施以懲罰──請參閱箴言二十九章一節;加拉太書六章七至八節。
「我們毋須對這個事件的記錄表示歉意,似乎心中慚愧不已,我們 倒應該完全接受這聖經的警告,認識到神是不能被藐視違抗而不施以懲罰 的,正如在舊約中所顯示的,可作為我們現時的警告,雖然神在現世未必施行審判,但永遠的審判卻是不可置疑的。」(吉爾博[H.E. Guillebaud])
(3) 逼迫神的子民是非常危險的──請參閱詩篇一百零五篇十五節;撒迦利亞書二章八節。
(4) 父母若疏忽或毒害其子女,也必受苦。這些「子女」深受偶像崇拜的影響,因而他們和其父母也必身受其害。
(5) 雖然這主題難以理解,但讓我們切記:全地的審判者永遠行事公平正直──請參閱創世記十八章二十五節。
這確實是嚴重的事件,但在結束這課程之前,讓我們在神面前屈膝禱告,並誦讀帖撒羅尼迦後書一章六至十節。當榮耀之主再來之時,世上不信的人所要面對的審判是何等可怕!
結束反思:彼得後書三章九至十節。
來源:學習以利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