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93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西漢古墓「不知名漆器」為「圭表」 刷新古天文紀錄  關閉 [複製連結]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4-29 21:54:0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2
中國古代星象學家到底是如何準確觀測天文?又是利用什麼儀器來測量節氣?這兩個問題在4月分有了最新發展!早在1977年,大陸安徽阜陽市出土的西漢文物中,曾發現「不知名漆器」、「兩個圓盤」、「式盤架」,當時沒人知道這些物品的功用為何,經過大學教授石雲裏與當地博物館2年多的合作後,發現了隱藏在2100多年前的秘密,原來這些全是全球最古老的天文觀測儀。

中科大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教授石雲,近年來致力研究從阜陽西漢汝陰侯墓中出土的幾件文物,結果在日前出爐,不少中外學者都為之訝異。當初出土的眾多古物中,有太乙九宮占盤、二十八宿圓盤和六壬栻盤等等,被稱為考古史上最早的天文設備,但兩件被命名為「不知名漆器」和「式盤架」的作用則始終不明朗。

▼式盤架搭配二十八宿圓盤,能推算星象之間的距離。(圖/翻攝自合肥熱線)





石雲裏教授與研究團隊花了兩年多時間,發現這兩件古物的秘密。根據《合肥在線》的報導,經過計算分析表明,汝陰侯墓的「式盤架」,判斷是用以支撐二十八宿圓盤,二者搭配,就夠成一組「赤道式觀測儀」;這樣的發現與漢代文獻中記載的「圓儀」特徵非常相似,可判定汝陰侯墓中出土的「式盤架」,絕對與觀測天象有關。

過去的歷史上,不少人誤認為東漢張衡製作的渾天儀,就是中國最早觀測天象的儀器,但在阜陽西漢汝
陰侯墓中出土的「式盤架」,結合一併發現的二十八宿圓盤,就可算出天空中每個星象間的距離,進步的程度,比東漢渾天儀至少早了200多年。

相對於「式盤架」屬於夜晚,「不知名漆器」則是白天的天文儀器。「不知名漆器」命名就因當初不明瞭作用而來,但造型精巧,絕對是當代工藝極致成就,其中更包含不少現代天文學知識。奇特的造型上有幾個特殊點位,是人工設定,附加特別裝飾。




▲中國最早的圭表,能準確判斷節氣。(圖/翻攝自合肥熱線)

研究團隊發現,如果將「不知名漆器」安放在漢代的長安或者是阜陽地區,只要每逢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重要節氣的正午時分,太陽投射的黑影剛好就會落在點上,這絕非巧合,因此判斷「不知名漆器」就是一具可判斷節氣的「圭表」。

現存最早的圭表實物,是1965年江蘇儀征石碑村東漢墓出土的「銅制圭表」。西漢汝陰侯墓中發現的漆器圭表,則刷新了圭表的出現年代,並再次證明西漢時期的天文科技起,早就有不輸東漢,甚至更高的天文觀測水準。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8 02:2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