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10-21
- 最後登錄
- 2025-5-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488
- 閱讀權限
- 70
- 文章
- 1128
- 相冊
- 28
- 日誌
- 1
  
狀態︰
離線
|
中央研究院院士、行政院政務委員管中閔指出,台灣經濟有成長的速度,沒有成長的活力,經濟數字也沒有轉化為生活品質的提升,「台灣的經濟,現在很悶」,產業結構轉型是當前的要務,是台灣一定要衝過去的一關。
他強調,製造業雖然外移多,但不能從台灣消失,服務業雖然已占總經比重7成以上,可惜主要大項的金融市場是「銷售面」,長期處於微利產業態勢,而批發零售又不能只有台北東區的貴婦在消費,只要街頭上沒有實體店面的小攤販愈來愈多,100元剪髮攤林立,都是經濟衰退的證明。
管中閔昨天在淡江大學經濟系「延聘業師與大師計畫」講座專題演講,除勾勒世界經濟版圖的變化、世界經濟版圖的未來,對於台灣經濟未來的發展方向提供建言。
「我回來至今18年,經歷公教人員調薪2次,每次3%」,管中閔說,國人的薪資成長不敵CPI成長,勞動市場的派遺工制度,成為年輕人薪資變低的關鍵。
管中閔認為,台灣製造業擁有品質與成本、創意與設計,及中小企業優勢,製造業多年來外移,留下來的製造業須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未來不該留在代工角色,結合優質平價的製造服務是必要的發展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