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4-6
- 最後登錄
- 2025-5-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91
- 閱讀權限
- 80
- 文章
- 98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中日韓5月12日將就自由貿易協定(FTA)展開三方部長級會談,台灣機械產品出口面臨沉重壓力,機器公會昨(8)日公布,今年前四月機械出口產品較去年同期衰退0.9%,主要是因出口中國大陸衰退二成拖累。
對此,機器公會也決定下調台灣機械產品今年出口成長率,由原訂的成長5%至8%、約230億美元,下調為成長3%至5%、約220億美元,少了10億美元(約新台幣3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機械產品今年1至4月出口前10大市場,大陸與香港排名第1位,出口值18.56億美元,占全部出口28.9%,但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21.7%。
美國排名第2名,出口值9.86億美元,占出口15.3%,較去年同期成長8.1%;日本第3名,出口值3.90億美元,占出口6.1%,較去年同期成長9.7%。前三大市場中,僅有大陸衰退。
王正青指出,包括美國、日本、泰國、土耳其、德國等國家,出口都呈成長,唯獨中國大陸呈現衰退,主因中國政府對於高階工具機進口提供免稅優惠,帶動大陸廠商踴躍向德、日、義大利等國進口高階工具機,而對台灣產品出現排擠。
業界面對兩岸經濟協(ECFA)後續商品貿易談判進度緩慢,尤其政府幾乎處於「無感」狀態,均表達憂心忡忡,強調一旦中、韓FTA簽署上路,台灣機械設備出口優勢不再,最大的中國大陸出口市場也不保。
台灣區機器公會總幹事王正青指出,今年1至4月台灣機械設備出口值為64.2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衰退0.9%;如依新台幣計價,則出口值為1,90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0.4%。2011年台灣機械出口達211億美元,較2010年成長22.6%。
台灣今年1至4月總出口值為2兆8,572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3.5%,其中電子產品衰退4.7%,紡織品衰退5.3%,資訊通訊產品衰退15.1%,電機產品衰退3.6%,鋼鐵衰退0.4%等。
王正青表示,韓歐、韓美FTA陸續上路,國內鋼材鑄件等原材料價格可能不穩,新台幣對美元升值,廠商必須具有應對急單與短單的快速應變與交貨能力等,都是今年影響台灣機械出口的重要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