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1-11
- 最後登錄
- 2024-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
- 閱讀權限
- 40
- 文章
- 106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城隍一神原來是一位地方神靈。為臘祭中八神之一。則水庸神變化為之。蓋水為隍。庸為城。故曰。城隍。在吳赤烏年間特祀之為神。遂遍於天下。其神往往為地方賢能豪傑者。有功德勞績者任之。例如。姑蘇城隍之春申君。或杭州城隍之周新等。考城隍二字。則在於易經。所謂「城復於隍」。在塵間禮郊特牲。天子大臘八。水庸居其七。皆有其明註。又云「水則隍也。庸則城也」。是為祭城隍之始。北齊時代有慕容儼。禱城隍獲佑事。在北齊書慕容儼傳特記此事云。「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佐號城隍神。公私每有所禱」。據城隍之廟祠。南北朝也有之。至唐時代更為盛興。如張說。許遠。張九齡。韓愈。杜牧。李商隱等。皆有祭城隍之文書。大率為祈雨。求晴。禳災等。諸事而作用。後唐清泰中。始封城隍為王爵。宋以後其祀遍天下。明初京都郡縣皆有壇祭城隍。太祖初封京師城隍為帝在開封。臨濠。東和。平滌以為王。府曰公。縣曰侯。洪武三年去號。但稱某府縣城隍之神。洪武二十年。改建廟宇。如公廨。設座判事。如是吏狀。清朝時因之列入祀典。則以城隍之神亦同如人間之宰。省城隍稱為省主。治一省之事。縣城隍以為治一縣之事為縣主。演為省縣地方。均有城隍廟宇之由來。稱為護國威靈公。傳為香火不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