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2-4-24
- 最後登錄
- 2019-8-3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23
- 閱讀權限
- 120
- 文章
- 156
- 相冊
- 1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下月17日 希臘國會重選 (摘工商時報A5版, 101.5.17)
希臘最後組閣希望確定破滅,確定6月17日重新舉行國會大選
據希臘國營雅典通訊社(ANA)報導,兼任希臘中央委員會主席的最高行政法院院長皮克拉蒙諾斯(Panagiotis Pikrammenos)獲任命為看守政府總理,負責籌辦6月的新大選,此舉更是加深希臘倒債或退出歐元區的疑慮。也由於新民主黨與泛希臘社會運動黨兩大力挺撙節的政黨,在本月6日的大選遭選民唾棄而失利,下月重新大選仍是反撙節派的贏面較大,一旦與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的紓困協議跳票,希臘恐難逃破產退出歐元區的下場。
這齣希臘悲劇究竟會如何收場?華爾街日報列舉4種可能的結局
一.是退出歐元區。如果由極左派聯盟(Syriza)組成的政府廢棄歐盟紓困協議,歐洲或許不再提供貸款,當雅典政府發不出薪水和福利金,社會動盪隨之而來。
二.是拒絕紓困方案。Syriza黨魁齊拉普斯曾宣稱,即便對紓困方案說不,希臘仍能留在歐元區。但是希臘若不遵守歐盟紓困協議開出的財政改革條件,是拿不到支付人民退休金和教師薪水的貸款。
三.是重新協商。現在無論是支持撙節或反撙節的希臘政黨,都傾向重新協商紓困協議。不過若放寬緊縮條件,歐洲須給更多貸款來補希臘的財政黑洞。
四.是幡然悔悟。即希臘政客停止大放厥詞,轉支持紓困協議才能避免政府破產。
新聞評析
希臘確定重新選舉,且不見得六月有結果,而五月及六月份上旬為歐美央行政策「真空期」,風險趨避態勢將持續
希臘確定6/17重新選舉,但能否有任一政黨取得多數席次仍是未知數,希臘選情將無可避免地困擾後市去向。而由於五月及六月份上旬仍很有可能會是歐美央行的政策「真空期」,意謂兩大央行未必會及時回應市場的情緒轉變,因此,除非期間央行發出新的刺激經濟或與護盤相關的言論,否則近期因歐洲局勢轉變而引發的風險迴避趨勢料會持續多一段時間。而短線觀察焦點可視本週末前有歐盟財長會議及八國集體峰會,G8會否釋出穩健信息將有助市場信心恢復。
希臘危機若擴大,政府仍有籌碼因應,但短線紛擾難以避免
現在對歐元區風險的評估重點非僅在於希臘退不退出的問題,希臘激進左派聯盟打算不實行撙節措施但要留在歐元區,這樣的訴求是否會被其他16國所同意。如果希臘是被趕出歐元區的狀況,則歐盟當然會先準備一些因應措施,在比較有把握的情況下,才會有動作。其實在歷經兩年多的歐債問題紛擾下,歐盟已有一定危機處理能力,且現時不論EFSF/ESM或IMF也都有更多的籌碼與空間。若希臘真的退出歐元區,造成市場大幅恐慌,歐美超級量化寬鬆政策很可能隨後出台以挽救經濟及市場信心,大家對希臘問題不需過度悲觀。而且,由過去經驗來看,歐債問題一直處在協商破裂的邊緣找出下一個出路,也許這次也不例外。只是,短線的紛紛擾擾難以避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