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506|回覆: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傳說再起,TOYOTA 86試駕(導論篇)(21p)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6-11 07:00:3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在86誕生之前,市場面臨景氣和消費者喜好改變的考驗,TOYOTA曾多次在國際車展以概念作品試探民眾口味和接受度,結果每每獲得市場熱烈迴響與期待,就連全球媒體也大膽猜測這款FR概念跑車的到來,直到2011年東京車展,名為TOYOTA 86的雙門跑車終於誕生,不僅重溫FR樂趣的輝煌年代,更開啟永垂不朽的傳說,如今這個傳說也正式在台灣傳承下去…。

 

 

 

 

 

 

 

 

基本上86能重出江湖,全拜復古懷舊主義興盛所賜,當然和景氣與消費者習慣改變也有不小關係,因為戰後嬰兒潮陸續從工作崗位退休,辛苦大半輩子總想一圓跑車夢,但放眼市場不是單價太高就是都以追求環保節能為目的,再不然就是實用導向的跨界產品,真正能激起內心熱血又平易近人的車款實在寥寥無幾,有鑒於這個獨門生意,TOYOTA遂進行開發,從2009年起以FT-86之名陸續推出概念車,並讓全球車迷期待,直到2011年東京車展,86量產版終於誕生,超高C/P值和樂趣備受推崇,就連生產基地滿載也無法滿足市場需求,而台灣在2012年好不容易拿到100輛額度,卻因為價格合理供不應求必須以抽籤方式來解決,不過在更深入了解並進行試駕之前,先帶大家重溫一下86的誕生過程。

起源:2009東京車展FT-86 Concept
 

 

 

2009年的東京車展中,TOYOTA發表一款名為FT-86 Concept的雙門概念跑車,流暢低扁的車身造型與FR驅動模式,果真吸引眾多參觀者注意。

全名為Future TOYOTA 86 Concept的FT-86 Concept,是由TOYOTA日本設計本部操刀,法國ED2負責打造,具有4160×1760×1260mm尺碼與2570mm軸距,其外觀設計已非常接近量產版,造型設計的靈感源自2007年底特律車展首演的FT-HS複合動力概念跑車,具備前衛、不可侵略並散發新世代TOYOTA跑車語彙的因子。

採用前置引擎、後輪驅動的配置,是為了提供絕佳駕馭樂趣和穩定興,FT-86 Concept動力源自2.0L水平對臥自然進氣四缸汽油引擎,並採用日本ADVICS的煞車系統。同時在TOYOTA的規劃中,FT-86 Concept是以一次滿足環保節能和駕馭樂趣為優先,因此在這樣的目標下確立日後開發標準。

強化:2010東京改裝車展FT-86 G-Sports
 

 

TOYOTA與GAZOO Racing在2010年的東京改裝車展中,共同發表了個性化子品牌G’s,在2009年東京車展中首演的FT-86 Concept也在展場中以FT-86 G-Sports形式呈現,且TOYOTA還找來Gran Turismo 5遊戲製作團隊製作宣傳短片,令人看了相當熱血!

FT-86 G-Sports擁有4190×1780×1230mm尺碼,除了在外觀上可明顯見到多處細節以碳纖維材質強化之外,空力設計也更具侵略性;而動力系統部分,則是搭載了一具2.0L渦輪增壓直列四缸引擎,動力數據並未公佈,不過變速箱設定為六速手排變速箱搭配後輪驅動模式。

進化:2011日內瓦車展FT-86 II Concept
 

 

2011年的日內瓦車展中,TOYOTA針對FT-86 Concept進行強化,以FT-86 II Concept的身份登場。在外觀造形上與先前的FT-86 Concept有著些許差異,在車頭方面以更大開口的氣壩造型與LED燈組展現其侵略性,在車尾方面也以造型更突出的尾燈組、大口徑左右雙出排氣尾管與更誇張的後下分流器吸引所有車迷的目光,而車側線條也更加流暢,整體造型可說是性能氣息更加濃郁,而在細部設計方面也更加成熟。

而在車身尺碼方面為4235×1795×1270mm、軸距則為2570mm,驅動模式同樣為FR前製引擎後輪驅動設定。當時TOYOTA並未公佈FT-86 II Concept的動力數據,僅有簡單的2.0L水平對臥四缸自然進氣汽油引擎,以及約200hp馬力的情報,搭配AISIN AY6六速手排變速箱,0-100km/h加速有著7秒實力。

始動:2011東京車展TOYOTA 86
 

 

 

擁有4240×1775×1300mm、軸距2570mm的量產版86,在2011年東京車展正示登場,流線低扁車身採用大量鋁合金鈑件,淨重能夠維持在1210-1250kg,同時Cd0.27的風阻係數可讓行駛高平穩,亦經濟效益。前53:後47的車身配重比,採FR前置引擎後輪驅動設定。動力搭載代號4U-GSE的1998cc水平對臥DOHC四缸自然進氣汽油引擎,擁有低重心特性,導入D4-S缸內直噴結構後,可輸出200hp/6800rpm最大馬力和20.9kgm/6400-6600rpm最大扭力,搭配來自AISIN AY6六速手排變速箱,0-100km/h加速成績約7秒,另外也可選擇六速自排變速箱,美規車型平均油耗達16.1km/L,算是能同時兼顧性能與經濟性的設定。

車艙內裝散發出強烈的戰鬥氣息,採用2+2的座椅配置,以黑色為底、紅色為輔的內裝鋪陳配色,加上同樣為紅黑雙色的跑車方向盤與桶型跑車座椅,同時排檔桿、手煞車拉桿與車門把手等均採紅色皮革搭配鋁合金材質,白底紅字的大型轉速錶,散發出強烈的性能跑格。

基本上86替日系跑車注入活血,也讓TOYOTA的品牌形象大扭轉。正因為86有如此大的魅力,加上AE86的名氣不小,使得86問世後受到高度矚目,以日本為例,86的接單年齡層將近8成落在40-50歲兩大族群,畢竟經濟能力要比30歲以下者要來得高,因此短短一個月訂單超過1萬張。負責86生產為SUBARU位於群馬縣太田市的本廠,包含BRZ在內月產能為4000輛,也就是約5萬輛的年產規模。同時由本廠所生產的86與BRZ除了供應日本市場,還得外銷到美國(SCION FR-S)、歐洲(GT86)等地區,5萬輛的產能似乎不夠,也難怪台灣的100輛配額完售後必須等到2013年才能陸續交車。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2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2-6-11 17:51:42 |只看該作者
前及天~~~報紙有報導~~一台1X0萬~~~買不起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2-6-11 23:37:11 |只看該作者
看起來還蠻不錯的~~
可惜有限量~~~

Rank: 10Rank: 10Rank: 10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2-6-12 17:53:27 |只看該作者
應該會造成一股熱潮喔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12-6-20 08:49:15 |只看該作者
傳說再起,TOYOTA 86試駕(視覺體驗篇)

 
如果說86有著TOYOTA歷來跑車的影子,那可一點也不為過,流線身型多少可看到Sports 800、2000GT、Levin/Sprinter、Celica的影子,尤其採用水平對臥引擎後更創造低扁車頭,這也讓86獲得僅0.27的風阻係數。引進台灣的86共有三種等級,接單價分別為基本款(124萬元)、Limited(128萬元)、Aero(132萬元),這回試駕為沒有配置空力套件、配備卻相當豐富的Limited,雖然如此,一整天下來外型太過搶眼的86可成為眾人追逐焦點,甚至還有民眾騎著機車拿手機猛拍。

 

 
擁有4240×1755×1285mm車身尺碼和2570mm軸距的86,屬於雙門四座斜背造型

 
Curren

 
第四代Celica

 
2000GT

 
Levin/Sprinter AE86

 
21世紀新作86等同TOYOTA歷代跑車的結晶

 
中央凹陷的車頂設計可提升下壓力和剛性

 
燈眉為LED日行燈,搭配HID頭燈組後行車安全度全面升級

 
採用LED設計的尾燈組

 
前掠式尾翼造型特殊對下壓力多有幫助

 
雙排氣尾管口徑不小,三角形為賽車化霧燈

 
除了搶眼造型,前葉子板上的銘牌也足以驗明正身

 
具有擾流翼後尾燈組

 
雨刷噴嘴藏在引擎蓋內以讓整體空氣力學更好

擁有4240×1755×1285mm車身尺碼和2570mm軸距的86,屬於雙門四座斜背造型,和Levin/Sprinter AE86的三門掀背五座有很大不同;同時86不走剛硬銳利的線條,反倒是更為圓潤流暢,這點和1980年代走直線的AE86背倒而馳,反而和1994年Celica雙生車Curren、1967年2000GT有些神似:長車頭、短車尾、明顯外凸前後葉子板、側邊後三角窗等元素,而大面積前氣壩則更貼近1989年起的第四代到第六代Celica,唯一能和Levin/Sprinter AE86扯上邊的,就只有前置引擎、後輪驅動以及那響亮的86稱號。既然是TOYOTA久違的雙門跑車,外觀設計自然要以搶眼為優先考量,因此工程師根據所蒐集的資料,並導入符合空氣力學的元素,同時還要顧及安全性,初期還讓所有相關人等傷透腦筋,所幸採用低扁的水平對臥引擎後解決所有困惑,畢竟這種動力心臟要比傳統直列四缸省卻上下空間,所以能創造86那低扁車頭;車尾則變得更為高聳,整體就是一個高侵略性。此外,LED日行燈、三角型後霧燈、車頂擾流導線、車側前葉子板86銘牌、大型蜂巢狀氣壩、雙排氣尾管、具有擾流翼後尾燈組等也就成為86的特色,正因為如此無論在台北市區還是郊區山路,甚至在高速公路上,都有人拿著手機追著86猛拍,可見得86的魅力有多大。

 
充滿高戰鬥指數的車艙設計,配備簡單確實用

 
TOYOTA最小直徑的三輻式跑車方向盤

 
配備操作簡單的86是以駕馭為主要訴求

 
車門揚聲器座也採用紅線縫製

 
蜂巢底座三環儀表

 
類金屬換檔撥片

 
手煞車拉桿都採用紅線縫製

 
鋁合金設計的前乘客座飾板堪稱一絕

 
連地毯上都有金屬86銘牌

既然外觀都如此「招搖」,車艙勢必也讓人腎上腺素激增。簡單線條構成的黑色內裝鋪陳,方向盤、排檔桿頭、手煞車拉桿、座椅、門邊揚聲器座、中控台兩側支撐墊等都輔以紅色縫線點綴,車門把手、方向盤、換檔撥片、中控台兩側、排檔座、圓型空調出風口、門檻踏板則以類金屬和鍍鉻處理,就連乘客座前方的飾板也採用鋁合金壓花設計,光這些細微處就很讓人興奮,更何況是蜂巢底座三環儀表、握感十足的排檔桿頭、TOYOTA乘用車最小直徑方向盤(僅365mm)、服貼包覆支撐性頗佳的桶型賽車座椅(頭枕上下高度可調)、無框式後視鏡、無窗框車門、賽車金屬踏板,整個組合下來提升86戰鬥指數,這時的我很想即刻啟動引擎,看看這輛雙門跑車是否傳承樂趣?

 
兩張桶型座椅的前艙寬敞有餘,雖是跑車設定但頭部並不壓迫,後座坐墊採下潛設計,頭部並不會頂到斜背後窗

 
離地高度僅400mm的設計讓駕駛人獲得最佳乘坐性

 
後行李廂容量不算小,將後座椅背傾倒後可容納兩組九吋高爾夫球袋

 
排檔座後方的移動式置杯座,在必要時還能變成容量不小的空間

 
試駕車款沒有平整的障板,而是將全尺寸備胎外露

 
車門啟閉車窗自動升降20mm

 
雙區獨立恆溫空調

 
12V充電座

 
無框式後視鏡相當特殊

 
位於空調操作面板下方的Push Start鈕

不過在這之前,先檢視一下86的空間配置與其他配備。基本上86屬於前座買家的2+2樂趣車,後座的空間大小與否都不重要,兩張桶型座椅的前艙寬敞有餘,雖是跑車設定但頭部並不壓迫,在調整至最佳位置後,後座頂多擺嬰兒座椅,若駕駛人或前乘客的身材嬌小,後座還可容納兩名成人,且在後座坐墊下潛設計,頭部並不會頂到斜背後窗,這點相當可取。另外多處置物空間和置杯座頗具巧思,將空將運用到淋漓盡致,尤其排檔座後方的移動式置杯座,在必要時還能變成容量不小的空間。而後行李廂容量不算小,將後座椅背傾倒後可容納兩組九吋高爾夫球袋,但試駕車款卻沒有平整的障板,而是將全尺寸備胎外露,這點似乎讓實用性減分,據說這是為了讓喜歡競速的車主可攜帶四條全尺寸輪胎所設定,但在台灣這樣的設定似乎用不到。此外,行李廂開口下緣處離地僅680mm,對於取放物品還算便利。配備部分,雙區獨立恆溫空調、位於中央置物格內的12V充電座、雙前座加熱功能、車門啟閉車窗自動升降20mm、前座安全帶真皮扣環、Push Start啟動鈕(位於空調操作面板下方)、CD音響等也都列入標準行頭清單中。基本上並沒有因樂趣定位而忽略舒適性。

車型

86基本款

86 Limited

86 Aero

全長

4240mm

4255mm

全寬

1755mm

1795mm

全高

1285mm

軸距

2570mm

重量

1280kg

輪胎尺寸

215/45R17

最小迴轉半徑

5.4m

前保險桿空力套件

--

後保險桿空力套件

--

車身側裙

--

鋁合金引擎蓋

後擾流尾翼


大型化雙色

17吋鋁圈

LED尾燈

雙排氣尾管

HID頭燈/自動水平調整

LED日行燈

電動摺疊後視鏡

光感應頭尾燈

前後霧燈

倒車雷達

內裝色

黑/紅

黑/紅

鋁合金踏板

MID多功能顯示幕

四向可調方向盤

三輻賽車方向盤

換擋撥片

真皮排擋桿頭

金屬門檻踏板

無框防眩後視鏡

桶型賽車座椅

類麂皮布質

Alcantara/真皮

電熱座椅

--

左右獨立恆溫空調

單片CD音響

USB/AUX-IN

六揚聲器

定速巡航

Smart Entry

Push Start

VSC車身動態穩定系統

TRC循跡防滑控制系統

ABS/EBA/BAS

七具SRS氣囊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12-6-29 06:35:38 |只看該作者
傳說再起,TOYOTA 86試駕(試駕篇)

 
按下恆溫空調面板下方的引擎啟動鍵,代號4U-GSE的水平對臥四缸直噴心臟旋即開始作動,此時從排氣管傳了低沉聲浪,調整好座姿、順勢踩了幾下油門踏板,嗯…頓時間心態上我從40幾歲熟男變成20歲小夥子!

 
說明一下86的技術規格,源自SUBARU最新開發的FA20水平對臥四缸自然進氣引擎,具有低重心(離地高度460mm)的特性,前後配重則是53:47,導入TOYOTA直噴技術D4-S後代號就變成4U-GSE,調校後缸徑和衝程都是86mm(據說86車名就是這樣來),壓縮比達12.5:1,1998cc排氣量擁有200hp/7000rpm最大馬力、20.9kgm/6400-6600rpm最大扭力,與之搭配為「Super Intelligent」六速自排變速箱,底盤結構則是前麥弗遜、後雙A臂懸吊結構,並和1280kg車身重量和214/45R17的MICHELIN Primacy HP輪胎(歐系車使用居多)搭配組合,當我坐進車艙,握著方向盤、踩著油門並以手指控制方向盤後頭的換檔撥片時,早就將這些數據拋諸腦後。

 
水平對臥四缸+直噴系統的4U-GSE調校後缸徑和衝程都是86mm,壓縮比達12.5:1,1998cc排氣量擁有200hp/7000rpm最大馬力、20.9kgm/6400-6600rpm最大扭力

 
原廠稱為「Super Intelligent」六速自排變速箱具有手排模式

 
方向盤後頭的換檔撥片時用便利性高過排檔桿升降檔

在壅塞的台北市區,樂趣掛帥的86沒有發揮特點餘地(所有跑車都一樣),大家都必須「親密地」在路上緩緩行進,雖說是跑車定位,但懸吊調校得宜,阻尼係數也不致過大,縱使行駛在「已經路平卻不平」的馬路上還稱得上舒適,碰到坑洞彈跳傳遞僅止於臀部(僅有輕微感),A柱旁增加三角窗提供車身左右兩側不錯的視野,停紅燈時引擎怠速運轉平順,噪音的抑制下了不少功夫,渾厚聲浪從雙排氣尾管發出,內斂而不張揚,但86的造型實在太搶眼,很難不引人注意。

 
A柱旁增加三角窗提供車身左右兩側不錯的視野

 
低速運轉雙排氣尾管的聲浪低沉...高轉速高速時...可就顯得高亢又具威脅性

行進至高速公路,高轉速可是86的水平心臟強項,以手指輕彈方向盤後頭的撥片,排入一檔後開始拉轉速,約7000rpm換入二檔,這時引擎和排氣管的聲浪產生莫大高亢之音,時速表顯示為接近100km/h速度,旋即換至三檔,轉速降低至4000rpm,維持一小段130km/h後便切換為D檔模式,雖是無窗框設計,風切聲在120km/h出現,靜肅性還在可接受範圍,但開86誰在乎這個。隨後以100km/h巡航,引擎轉速以僅有2000rpm左右,看來這是為了經濟性所作的設定。按下Sport鍵,轉速鎖定的區域擴大,不過為了保護變速箱也無法將轉速拉得太高,只要電腦察覺就會自動降檔,這也是目前所有車廠針對自排車的設計,對於熱血人來說…似乎少了那麼點味道。

 
紅線區落在7500-9000rpm之間...可見這是高轉速設定

 

或許是先前對86期待太高,也或許是自排變速箱的關係,即使擁有200hp的馬力,總覺得引擎力道似乎不夠,尤其在FR的最佳測試地點-蜿蜒山區道路,若想以純D檔模式想獲得樂趣,那可就要讓大家失望,因為引擎須在5000rpm以上才會感到動力充沛,因此建議採用手排模式拉轉速,如此一來便能達成「順暢」、「一氣呵成」的過彎。提到過彎,前後53:47的配重理應更中性,不過高速入彎時會提前推頭,此時感覺車尾開始向外側偏移,VSC同時介入,補些油門後則回到路線上,因此要想漂亮地過彎,就必須先摸熟86的特性;然而開著86不飄移,好像對不起TOYOTA工程團隊的苦心,因此將排檔座後頭VSC鍵按壓3秒後,保證VSC不會介入,這時你就可以好好地來飄移一番(但要特別注意自己和他人安全!),對準入彎點、油門、煞車控制得宜,方向盤稍加反打,車尾開始往外撇,輪胎也發出嘶吼,瞬間就完成充滿樂趣的「飄移」。只能說要熟悉86,就必須溫柔對待與長時間相處,如此便能達到「人車一體」境界。

 
若想將VSC關閉需按壓約三秒即可解除

 

 

嚴格來說,86可謂全方位雙門跑車,不會僅拘限在部分用途,日常生活使用也不會覺得累(座椅舒適性夠),平均油耗也不輸給房車,高速行駛穩定性佳和力道也飽滿,若偶爾想來個飄移也可以,且最重要的是價格平易近人,只是年度僅有100輛配額,訂單更超過600張,想要擁有還真必須有耐心。問我值不值得?只能說:「不管多久都要等待!」

引擎

4U-GSE水平對臥DOHC四缸16氣門+D4-S直噴

排氣量

1988cc

缸徑×衝程

86mm×86mm

壓縮比

12.5:1

最大馬力

200hp/7000rpm

最大扭力

20.9kgm/6400-6600rpm

變速箱

六速自排(附手排模式)

變速箱齒比

前進3.538、2.060、1.404、1.000、0.713、0.582/後退3.168

終傳比

4.100

前懸吊

獨立麥弗遜附防傾桿

後懸吊

獨立雙A臂附防傾桿

驅動系統

後輪驅動附Torsen@LSD後軸限滑差速器

煞車系統

前16吋通風碟/後15吋通風碟

輪胎尺寸

215/45R17

油箱容量

50L

市區油耗

13.34km/L

高速油耗

21.48km/L

平均油耗

16.1km/L

能源效率等級

1級

最小迴轉半徑

5.4m



頭像被屏蔽

禁止發言

狀態︰ 離線
7
發表於 2012-6-30 01:56:27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8
發表於 2012-7-6 06:49:53 |只看該作者
傳說再起,TOYOTA 86試駕(對手篇)

 
超值的2+2座雙門86,不到130萬元的身價確實吸引許多人搶購,在台灣,86也有不少定位相同的對手,但以C/P值來分析,86應該算是最高。

 
TOYOTA這步棋真的下得很漂亮,86一問世就造成全球熱銷,甚至掀起一股平價跑車風潮,當然86在台灣也面臨不少對手,只是這些對手有的追求環保節能樂趣,有的講究時尚品味,價格上也有所差異,但相同的是都為2+2雙門跑車,外型上也都非常搶眼!

AUDI TT
 
AUDI TT 2.0 TFSI

售價:242萬元
吸睛指數:★★★☆☆
稀有度:★☆☆☆☆
C/P值:★★★☆☆
備註:車型新鮮度不足
第一代TT問世時以前衛設計獲得好評,第二代則延續上一代的時尚先進風格,並導入ASF全車超鋁合金結構,同時也採用2.0L的TFSI引擎,內裝質感全面升級,售價也跟著水漲船高。

車尾後擾流翼在車速達到120 km/h時會立刻延伸升起,有效地降低車阻增加後輪軸的力量,再於車速降到80 km/h時自動還原降下。TT採用了AUDI獨步全球引以為傲的ASF輕量化鋁合金,重量僅1280kg,比上一代1.8T少了40kg。4178×1842×1352mm車身尺碼讓TT更為靈活,2468mm軸距讓內部空間加大,創造290L後車廂容量,若將後座椅攤平則可以增加到700L。但傾斜角度小的C柱,對後座乘員頭部來說是一大壓力。

動力搭載1984cc的TFSI直列四缸DOHC渦輪增壓引擎,最大輸出馬力211hp/4300rpm,峰值扭力35.7kgm/1600rpm,搭配六速手自排變速箱,0-100km/h加速在6.4秒內可以達成。目前TT在台灣僅有單一規格,驅動系統並非AUDI最引以為傲的quattro,而是FF驅動。

BMW 1 Coupe
 
BMW 135i

售價266/295萬元
吸睛指數:★★☆☆☆
C/P值:★★☆☆☆
稀有度:★★★☆☆
備註:售價過高難以下手
從上一代1系列衍生的1 Coupe,引進台灣共有135i(4360×1748×1408mm)和M Coupe (4380×1803×1420mm)兩種等級,定位上算是BMW最入門的雙門跑車,也是目前市場上唯一能提供後座較無壓迫感的產品。

內裝以頂級Boston真皮打造,標配腰靠電動調整雙前座電動跑車座椅、M款多功能真皮方向盤、iDrive中文化控制系統、8.8吋液晶螢幕、原廠繁體中文衛星導航、藍牙免持行動電話系統、USB音源插槽與前座置杯架。6/4分離座椅還可將行李廂空間擴增至370L。

動力方面135i搭載2979c.c. TwinPower Turbo直列六缸汽油引擎、在HPI燃油缸內直噴技術、VALVETRONIC氣門揚程可變系統與雙渦流渦輪增壓技術幫助下,可輸出306hp/5800rpm、40.8kgm/1200rpm功率,並和七速雙離合器變速系統組合。M Coupe也採用相同心臟,但經調校後獲得340hp/5900rpm最大馬力與45.9kgm/1500rpm扭力(超增壓最大扭力51.0kgm),六速手排為單一配置。

HONDA CR-Z
 
HONDA CR-Z

售價:139萬元
吸睛指數:★★★☆☆
C/P值:★★★☆☆
稀有度:★★★★★
備註:強調節能環保卻犧牲性能
一上市便奪下當年度日本年度風雲車、日本自動車殿堂及2010年度最佳設計等大獎肯定的CR-Z,是目前市場上唯一的小型Hybrid跑車,4080×1740×1395mm車身尺碼與2435mm軸距,屬於低車高、短軸距、寬輪距的跑車比例配置。

黑色內裝以智慧座艙為導向,跑車式小直徑方向盤、低坐姿包覆座椅、湛藍3D立體儀表、全景式天窗配備、頂級音響系統、7支高傳真揚聲器附重低音組、方向盤上音響快撥鍵及定速巡航設定鍵等都是標準配備。

動力系統搭載可輸出114hp/ 14.8kgm最大動力的1.5L直四i-VTEC汽油引擎,並和原廠獨自開發的IMA系統組合,電動馬達可發揮14hp/8.0kgm的動力,合計可輸出122hp/17.8kgm功率,變速系統在台灣僅有CVT,平均油耗高達21.0km/L,燃油效率獲得經濟部能源效率1級的認可。

PEUGEOT RCZ
 
PEUGEOT RCZ

售價:186/200萬元
吸睛指數:★★★☆☆
C/P值:★★☆☆☆
稀有度:★★★★★
備註:品牌形象和過高售價無法成正比
在國際屢獲大獎的RCZ,擁有4287×1845×1362mm車身尺碼和2612mm軸距,採用跳脫既有造車框架的概念,導入PEUGEOT全新家族飾徽,搭配全球首創Double Bubble雙圓弧造型車頂,流暢身形擁有僅0.32的低風阻係數。

為了強調質感,全車以義大利Nappa真皮材質建構舒適乘坐空間,賽車式座椅設計以細緻觸感使乘坐其中備感絕佳包覆性,中控台設計以優雅融入人體工學思考,提供駕駛直覺式操作介面,簡約的儀表造型不僅清楚容易識別,更將行車資訊整合於內,金屬指針式時鐘更展現個人獨特風格

動力上僅有一具1598cc直列四缸雙渦流渦輪(Twinscroll)缸內直噴汽油引擎,調校後提供兩種功率輸出,156hp/24.5kgm與200hp/28.1kgm,前者和六速手自排變速系統搭配,後者採用六速手排變速系統。

VW Scirocco
 
VW Scirocco 2.0TSI

售價:132/134.8/158/199萬元
吸睛指數:★☆☆☆☆
C/P值:★★★★☆
稀有度:★★☆☆☆
備註:可算是Golf的雙門版
在86問世之前,Scirocco 可算是台灣市場最「簡單」入手的2+2雙門跑車,4256×1810×1404mm的車身尺碼,外觀以強烈與出色的線條營造,並刻意降低的車身高度,前後輪距也特別加寬以提升轉彎時操控水準。

2578軸距所創造的車艙,配備三輻式真皮多功能方向盤附排檔撥片、防滑鋁合金踏板、RCD 510觸控式面板音響、倒車顯影、恆溫空調等。5/5分離後座椅放倒後,行李空間可由312L提升至1006L。

動力上初期僅有1.4TSI、2.0TSI兩種排氣量渦輪增壓值噴汽油引擎,分別可輸出160hp/24.5kgm、200hp/28.6kgm,前者搭載七速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後者為六速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系統,同時2.0TSI將DCC可調式懸吊系統列為標準配備。爾後又添增Scirocco R,配置一具動力更為強勁的2.0 TSI渦輪增壓燃油直噴四缸引擎,可發揮265hp/35.7kgm性能,且拜車體輕量化及六速DSG雙離合器自手排箱之賜,0-100km/h加速可在6.5秒內完成!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6 20:4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