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17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928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本島首座 平溪觀音石碣列古蹟

新北市瑞芳、平溪地區擁有深厚的礦業文化底蘊,其中平溪區嶺腳寮前永昌煤礦礦坑運煤口的岩壁上方,有一處「南無大悲救苦觀世音菩薩」石碣,至今雖已一甲子仍清晰可辨,新北市文化古蹟審議委員會上月中旬指定為古蹟。
文化局說,目前以「碣」列為古蹟的文化資產,僅金門縣定古蹟「漢影雲根碣」及金門縣的國定古蹟「虛江嘯臥碣群」,「南無大悲救苦觀世音菩薩」石碣是台灣本島第一處石碣古蹟。
文化局說,該石碣離地約6公尺,高約250公分、寬約150公分,是1948年前永昌礦坑負責人為安撫工人心理,請在地素人雕工陳亦生搭起竹架,在石壁上用鐵鎚、鑿子,一鎚一鑿歷時一年多而成。
石碣除了「南無大悲救苦觀世音菩薩」等11個字,下方有觀音菩薩的蓮花座,左側有「花瓶」以諧音寓意礦坑工作「平安」,並以「永昌煤礦」為名。
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長賴志彰說,石碣雖無觀音像,但從文字、圖案及所處山坳位置,顯有鎮煞、撫慰人心意涵,相當珍貴。
嶺腳地方耆老林瑞祺說,1926年永昌煤礦開採,礦坑內也常有落磐或瓦斯突然冒出,造成工人傷亡。後來礦主為安撫工人,出資請人刻上「南無大悲救苦觀世音菩薩」石碣,彰顯關懷、凝聚工人用心。
文化局說,當地老礦工說,石刻完成後,礦坑產值增加,也少有意外,無從查考是否與石碣的宗教信仰力量有關,但至今仍有其神秘及文史意義。
來源:聯合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