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10-8
- 最後登錄
- 2019-6-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306
- 閱讀權限
- 110
- 文章
- 1393
- 相冊
- 0
- 日誌
- 1
   
狀態︰
離線
|
錦囊1:攻擊可以得分,防守可以贏得比賽
『錢要往哪裡擺?』是許多人急欲了解的答案,這是因為過去投資人往往熱中於追逐當下熱門的金融商品,並沒有訂清楚自己的理財目標,因此當大環境出現轉變時,頓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理財?
其實投資理財就如同starbucks董事長霍華蕭茲對於企業經營所提到的『攻擊可以得分,防守可以贏得比賽』一樣,投資人必須懂得建立攻擊及防守兼具的投資組合,才達到最佳進攻與退守的雙贏策略。
『設定目標』是規劃理財的第一步,也就是『理財是為了什麼目的』。但是多數的人往往就是以金錢來當作理財目標,如二年內存得100萬,其實真正的理財目標設定必須考量自己的風險承受度、未來可能面臨的資金需求情況,在根據理財目標來訂出投資方針,之後根據此方針來規劃投資組合。
假設理財的目標是為了退休準備,為避免退休後生活失去依靠,或因此延緩了退休的計劃,此時應該將大部份的資金放置於保本性強的商品上,僅部份的資金放置於風險性較強高的商品。
在有了明確的投資理財組合規劃後,再根據當時的金融環境來選擇風險性較高的工具及決定配置比例,如此一來即使金融環境出現劇烈變化,也不會因而睡不著覺。
錦囊2:有用的劍法,一招就夠了
投資理財的目的是為了讓生活過得更好,但從台灣民眾投資組合密密麻麻、滿口投資經、卻又不斷上演追高殺低的戲碼,似乎已失去投資工具原有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尤其近來在國際化潮流與市場變動劇烈創造避險需求下,各項理財工具如雨後春筍般推陳出新,光是新鮮的名詞就夠大家背了,更何況搞懂並且投資獲利,無怪乎產生「入門者慌、而資深投資者瘋」的結果。
就像古龍小說描寫的:「有用的劍法,一招就夠了。」過多的花招,反倒失去焦點,因此不管是入門或資深投資人,都要把握「簡單化」的原則。
所謂簡單化就是投資工具必須簡單、容易被自己瞭解,決不碰自己不清楚的標的或工具,即使它可能有很高的投資回報率;另外,投資標的的數量不要多到不易管理,以免失去焦點,只要奉行簡單化的原則,你將發覺投資理財並不困難,而且投資效果事半功倍。
錦囊3:在趨勢推進時,大眾是對的;在趨勢開始或結束時,大眾是錯的
根據統計,股市投資人賺錢的約只有一成,因為多數人都無法克服情緒的魔咒,在群眾心理下,不是過度樂觀就是過度悲觀,最後的結果往往是買在最高、賣在最低點。
股市奇才巴菲特認為要藉由股市獲利並不難,因為投資人只需要觀察週遭的親朋好友、菜籃族的行動,是不是有越來越多的人在談論股市,甚至將定存解約投入股市,如果是,就必須趕快賣掉股票、轉入固定收益商品;如果這些人提到股票就聞『股』色變、愁眉苦臉,甚至許多人因而傾家蕩產,此時就可以考慮將資金投入股票。
其實這種觀念相當簡單,因為當所有的人都一窩蜂的搶進,代表未來可以投入股市的資金已經不多,推動股市再上漲的動能就有限;反之,如果大家對股市不感到失望、不願進場,代表股市的底部已近,此時只要有資金進場,就足以推動股市上揚。雖然道理很簡單,但是大多數的人都反其道而行,因此要當一名投資贏家,必須具有『孤芳自賞』的特質,可以不受週遭人情緒左右。
錦囊4:沒人會因為獲利了結而有所損失
長期投資成為近年來最為詬病的理財觀念,過去長期理論得以引為經典的架構是建築在股市總是處於一個上升的趨勢之中,即使股市短現有漲有跌,但長期總是向上的,因此投資越久、報酬也就越高。
然而股市通常隨著經濟循環、資金狀況、政治發展及市場心理出現波動,因此沒有一個市場會永遠處於一個向上的軌跡中,若投資人不懂得適時落袋為安,長期投資的結果可能面臨套牢的命運。
對於一般忙於工作及家庭而無暇判斷景氣與股市多空轉折的人,透過訂定停利停損點機制,適時將累積的獲利落袋為安,畢竟沒有人會因為獲利了結而有所損失。
投資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度來訂定停利及停損點,當設定的停利點到達時,就先將獲利的部份贖回,本今的部份持續投資,如此反覆進行直到本金回本,由於本金已經完全回收,只要投資標的表現不太離譜,就採取忘掉它的策略,長期投資下來將有可觀的獲利。股市總是有起、有落,若碰到空頭市場,隨便一檔股票有可能腰斬再腰斬,因此力行停損機制,該勇於出場時絕不戀棧。
錦囊5:投資人的成功,和他了解投資的程度成正比
『分散投資於不同的區域,達到分散單一市場的系統風險』這個理論,雖然曾經獲得諾貝爾獎項,因此多數的投資人都有將資金分散於不同區域的投資理念,以達到規避單一市場風險的做法,但一般上班族由於工作繁忙可以花在研究股市的時間較少,且全球市場齊漲齊跌特性更加明顯趨勢下,投資於多個市場非但無法分散投資風險,而且還可能因為資金過於分散而無法掌握各個股市的變化。
正如巴菲特所言『投資人的成功,和他了解投資的程度成正比』。因為投資就是買與賣的遊戲,而低買高賣是致勝準則,如果無法辨別市場多與空的話,要做到低買高賣談何容易,唯有熟悉投資的市場,才能辨別多空、進而作出合理的買賣時點決策。
談到市場熟悉程度,台灣市場絕對優於海外市場,畢竟在我們的生活之中,透過媒體、親友、廣告等媒介,到處充斥著投資理財相關的訊息,就算投資人再忙,對台股仍可維持臨場感覺,相較於不熟悉的海外市場,多空的判斷將比其他市場來得更有把握。但是對於資金較為雄厚的投資人,基於節稅及分散投資風險的考量,仍有將海外商品納入投資組合中的考量,但是並不建議一般小額投資人盲目投入參與海外投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