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28|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法像介紹] 義民爺 [複製連結]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7-16 21:10:1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佔本省人口比例第二的客家族群,大部份集中在桃竹苗地區,及高雄美濃,屏東六堆、內埔、潮州等地。其它如台中東勢及花蓮部份地點,亦分佈少數客家人,至於都會區如臺北市、高雄市大概都已是有客家血統,卻不會說客家話的隱性客家人了。
來到客家人的地區,到處聳立著褒忠亭、忠義亭及義民廟,這些寺廟正是保存客家傳承的象徵,也正是客家人的信仰中心之一,而其祖廟正是位於新竹縣新埔鎮枋寮(下寮里)的義民廟,而全省各縣市所見之忠義亭、褒忠亭、義民廟則是它的分廟。
  清乾隆五十一年(西元1786年),本省發生了林爽文事件,彰化林爽文聚眾舉事反清,由南而北,其部屬良莠不齊,所到之處,欺壓民眾,燒殺擄掠,無所不為,民眾深惡痛絕,當他們逼壓到新竹,當時現在的竹北六家、竹東等地甚為危害,於是地方人士林光坤、陳資雲等人,召集地方鄉勇保鄉衛土,堅守抵抗,並配合清廷援軍夾擊,終於平定了林爽文之亂。
清乾隆五十三年(西元1788年),地方仕紳,有感於保家衛鄉義軍先烈,其屍骨遺骸散落各地有失尊嚴,於是遍尋義軍遺骸集中一起,總計林爽文之亂犧牲的義軍,約有兩百多位,原準備歸葬於湖口大窩口,但牛車經過鳳山溪,牛隻竟不受驅使,再也不肯前進,經焚香禱告後,擲茭取決將義軍忠骸合葬於現在義民廟後的大塚,並經風水地理名師勘驗,該處坡地為風水極佳的吉穴,並徵得地主同意捐獻土地,選擇吉日安葬合塚,這就是枋寮『義民塚』的由來。
對於義軍義行,當時清朝皇帝相當感動,為表揚其忠勇保家衛鄉的精神,特頒皇帝親筆所寫聖旨-『褒忠』二字,地方人士接旨後並建聖旨樓安置保管聖旨。
獲接聖旨-『褒忠』後,地方人士林光坤等人,更倡議建廟崇祀以示尊嚴,經多方奔走捐輸後,在乾隆五十三年於塚前破土動工興建,經二年完工,即乾隆五十五年(西元1790年),那就是義民廟的原始廟。
清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彰化戴春潮之亂,本地客家人再度奉命組織義軍協助討伐,殉身從義者約百餘位,復拾忠骸合葬於原義民烈士墓旁,成為義民『附塚』,故義民廟後左右各一塚,靠西者為林爽文之亂義士之墓,是『主塚』,靠東者為戴春潮之亂義士之墓,是為『附塚』。
清光緒二十一年(西元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清廷戰敗,割臺灣給日本,在戰火浩劫下,廟宇燒毀,光緒二十五年(西元1899年),經輪值庄提議,由十四大庄信士捐資重建,後來於民國五十三年又作第二次修建,並於民國七十八年(西元1990年),義民廟二百週年,再度整修擴建,成立了目前規模宏偉,兼俱古蹟、觀光的義民廟。
義民廟成立後,經地方仕紳捐資置產並成立管理委員會,其委員產生除由原置產之林、劉二姓為當然代表外,均配合地方輪值祭典區產生,因處置公允,甚受各地人士信賴,自此以後,地方信士響應的越來越多,而且規模愈來愈大,祀典活動更盛大,成為桃竹苗客家人士最重要的活動,而義民廟成為客家人的信仰中心,褒忠義民烈士,褒忠義民爺成為客家信仰對象,自此以後祀典活動由原來的四大庄而十二大庄,由十二大庄至十四大庄,及現在的十五大庄,而全省各地的客家人更由新埔枋寮的義民廟分火至各地,全省客家人住的地方,紛紛興建『義民廟』、『褒忠亭』、『忠義亭』並辦理祀點活動,故『義民』、『褒忠』已成為客家人的象徵,而客家人也常自稱是義民爺的子孫,因為淳樸的客家人,是以祖先能夠為保家衛鄉,忠勇愛國犧牲殉義,為一種光榮的傳承。
民國四十四年政府更公開肯定先民行為,特准公佈明定每年的農曆七月二十日為義民節,它是客家人最重大活動,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活動,而『褒忠』、『義民』、『忠義』則是客家人的精神傳承。 佔本省人口比例第二的客家族群,大部份集中在桃竹苗地區,及高雄美濃,屏東六堆、內埔、潮州等地。其它如台中東勢及花蓮部份地點,亦分佈少數客家人,至於都會區如臺北市、高雄市大概都已是有客家血統,卻不會說客家話的隱性客家人了。
義民廟內供奉義民爺,它是指所有保鄉衛國的義士烈士數百人,不是某個人,不像關公廟拜關公、觀音廟拜菩薩有神像,它所拜的是牌位,上面書寫『褒忠義士眾姓諸公之神位』,神龕上懸掛乾隆皇帝親筆的『褒忠』二字的匾額,故義民爺是指全體有功烈士,受祭祀的義民神,而客家人家中所供奉的,則是當年義民們相約共同的黑色旗(黑布圈為記),也就是『義民旗』,每年祭典信士帶回義民廟過火,再引神回家供奉,這是十分具有特色的祭典,也是十分特殊的拜神形式。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SOGO榮譽會員

只要大家攏甲台灣米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2-7-16 22:01:05 |只看該作者
以前的彰化跟現在的彰化範圍差很大
想說怎麼身為彰化人的高粱卻不熟林爽文事件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2 17:1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