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衣飾大體與大陸相同,惟因時地互異,氣候稍殊,自然服飾亦有異同。閩粵人渡台,多由於生活所迫,因此均能克勤克儉,謀求富裕民生,唯慶典衣裳,以綾羅綢紗製者,比比皆是。
碗帽
本件童帽造型像覆蓋的碗,為幼兒四個月大時,外婆家送「頭尾」不能或缺的整套衣衫,以黑色為底,帽緣裝飾有紫色、金色的織帶,還有金屬打製的吉祥帽花,頭頂還有紅繩編結的圓球,有祈求孩童將來富貴的意思。
肚兜
肚兜為婦女穿用的內衣,外層質地棉、麻、絲、綢都有,但貼身的內層一定是棉布,較為吸汗耐濕,本件白地青花肚兜,以挑繡技法〈數紗繡〉繡製精美的幾何圖案,如樓閣、花草、太陽、人物等,應屬中部地區平埔族的肚兜。
肚兜
本件肚兜為織錦米緞地,整體寬幅較窄,下端也較窄且呈現圓弧形。除緣邊貼繡織帶外,下端貼繡有圓弧,以結粒繡〈打籽繡〉繡製花卉圖案的菊色繡片,繡工相當講究,可能是兒童使用的肚兜。
本文章隱藏的內容 肚兜
本件以黑地盤金繡法為主,雖然長寬不大,卻是由10幾片小繡片組合而成,刺繡圖案分布於四周緣邊,繡有如意雲頭,中間口袋正面繡有蝙蝠、壽字,含福壽的寓意。
 肚兜
肚兜為中國幼兒及婦女穿用的內衣,也是新娘重要的嫁妝,台灣肚兜的特色,是是先將各刺繡圖案繡製在小布片上,再組合加縫於主體的菱形布片上,本件以黑地盤金繡法為主,繡製精美的蝙蝠、牡丹、蝴蝶、迴字紋等為構圖。
 肚兜
肚兜雖為婦女內用的最底層貼身衣物,但繡工卻特別講究,本件作品白地青花,應屬中部地區,刺繡以竹葉〈象徵君子〉為主構圖,並搭配喜籃、牡丹〈象徵富貴〉等圖案。
 肚兜
本件以黑地盤金繡法為主,是台灣全省各地常見的菱形款式,雖然長寬不大,卻是由10幾片小繡片組合而成,刺繡圖案分布於四周緣邊,中間為口袋,口袋上方兩端繡有石榴〈多子〉,口袋的正面繡有蝙蝠,含有多子多福的寓意。
 肚兜
本件以黑地盤金繡法為主,菱形款式是台灣全省各地常見的,刺繡圖案分布於四周緣邊及中間口袋,中間口袋上方兩端如意雲頭紋內,及口袋正面都繡著公雞〈功績、功名〉、鹿〈祿〉、鳳凰等吉祥花鳥圖案。
 肚兜
本件白地綠滾邊肚兜的菱形款式,是台灣全省各地常見的,圖案分布於四周緣邊及中間口袋,皆以如意雲頭紋為主,中間口袋上方兩端繡著蝴蝶〈與福同音〉等吉祥紋飾,圖案較為簡潔。
 肚兜
本件白地青花肚兜,刺繡圖案分佈從四周緣邊至中間口袋,共由10幾片小繡片組合而成,主要刺繡圖案除了常用的公雞〈功績、功名〉、牡丹〈富貴〉等祈求功名富貴外,所有小繡片使用鎖邊繡貼繡在主體布上,並作成花邊裝飾。
 肚兜
本件為黑地盤線繡肚兜,下端較窄,底部略有弧度。應是桃竹苗的客家款式,肚兜上端、口袋上方兩端、及口袋正面繡有蝴蝶〈與福同音〉、盤長〈長壽〉、雲紋〈吉祥〉等圖案,應為半成品,但仍可看出刺繡手法俐落。
 肚兜
肚兜為最底層貼身衣物,本件肚兜整體寬幅較窄,下端也比較窄且呈現圓弧形,可能是來自大陸的兒童肚兜,上端及兩側邊緣以蕾絲滾邊,底部貼繡有花草圖案的圓弧型繡片,從其繡法及花草紋樣推斷,應為較晚期的肚兜。
資料來源:台灣民俗文化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