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8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善導大師念佛法要(第三集) [複製連結]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7-22 20:22:4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諸位觀眾、諸位菩薩,大家好!現在我們要演講「善導大師念佛法要」,今天已經進入第三天,也是最後一天。善導大師是明心見性、開悟證果的聖僧,他教我們如何念佛往生淨土,有其獨到的看法。大師一心念佛,得念佛三昧,曾於定中見諸佛菩薩,臨命終示現從柳樹上跳躍而下,一剎那間立化,自在往生。他已證悟生死即涅槃,涅槃不離生死的境界,所以,這種雕蟲小技,對他來說並非難事。

十一面觀自在經云:以淨信心,殷重憶念作意而念佛,現世得四種功德:一者臨命終時得見如來。二者不生惡趣。三者不非命終。四者從此世界沒,得生極樂國土。

如果你以清淨的信心,至誠憶念佛、觀想佛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以及稱念佛的名號,以此能得到四種功德:
第一,臨命終佛現身接引往生,稱為臨命終時得見如來。第二,百歲命終時,絕對不會墮入惡趣。所謂惡趣,就是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你念佛,佛會加持、護念你,命終不會墮入三惡道。第三、不非命終。就是你若不該命絕,就不會輕易地往生;若是命該絕時,當然逃不過。譬如你有念佛而蒙佛加持,自然不會死於命不該絕時,你能得到這種不非命終的果報。所以,念佛唯有百利,無有一害。第四種功德,你百歲命終時,由娑婆世界消失,馬上乘蓮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稱為:從此世界沒,得生極樂國土。

所以,如果信心具足,以虔誠的心、清淨心來觀想佛、憶念佛,這種人怎麼可能不往生呢?所謂清淨心即是沒有懷疑心,心中沒有自我思想觀念。凡夫眾生,若存有自我思想觀念,無形中會障礙善根的成熟,若懷疑如來的立場、看法、智慧、慈悲,這樣善根始終無法流露。所以,現代人讀了一些書之後,就貢高我慢,自以為是,以佛門來看,這只不過是世智辯聰而已。雖然讀了一些書,有一些常識,很會辯論,不過,如同用一道無形的圍牆把自己阻擋在佛門外,不肯接受佛法的滋潤,以凡夫心衡量諸佛境界,永遠不能體會聖境,也始終無法開悟證果。

譬如一碗水,裡面有雜質、石頭、沙粒,先要將這碗水全部倒掉,這樣才有辦法注入清淨的水。不然,即使你一直倒水進去,碗裡依然有石頭、沙粒的存在。這些沙粒、雜質,就是代表自我的成見、看法,是凡夫的思想。以凡夫的思想及看法,去斗量聖人的境界,這樣始終不能了解聖境。先入為主的觀念,就如同戴上有色的眼鏡,所看到的東西也就變成有色的。所以,在尚未融入佛法的立場與觀念前,就以自己的觀念作為出發點,這樣你始終無法開悟證果,無法接納佛法。

就好比要將杯裡的雜質全部倒掉,才能注入清淨的水。也就是說:唯有拋開凡夫的思想觀念,才能得到如來的解脫法、涅槃法、明心見性之法、開悟證果之法。這樣諸位清楚嗎?這就稱為:以清淨心,殷重憶佛,作意而念佛,能得到四種功德。

苗栗有一位學佛非常虔誠的三寶弟子,他自從聽到佛法之後,就不曾懷疑,專心修持淨土法門,如我所說的:以清淨的信心,終生稱念阿彌陀佛聖號,同時,發願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志向始終沒有改變。經常可看到他手上拿著一串一百零八顆的念珠,所謂:「手不離念珠,念珠不離手,看到念珠,就看到他的人;看到他的人,就看到他手上拿著念珠。」他把念佛當作是第二生命,非常認真的念佛。到了九十六歲往生前的一星期,連續兩次見到阿彌陀佛相好光明。臨命終時,身無病苦,心不貪戀世間,自在往生淨土。往生前還跟家人談笑風生,然後,在大廳向家人說:「佛來了,我要往生了,大家保重!」話一說完,便自己舉腔念佛,阿彌陀佛‥‥‥,他的兒子、媳婦、女兒和孫子,都圍繞在他的身邊,為他助念佛號,他往生時的助緣很好,很自在的,面帶笑容往生淨土。這就是終生念佛不變,發願求生西方淨土,最後面帶笑容,自在往生淨土的實例!他付出相當的代價,每天念阿彌陀佛,念到佛不離心,心不離佛,所以能有如此豐收的果報,自在念佛往生淨土。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彰化有一位電子公司的董事長,從小心地就很善良、忠厚,樂於幫助別人,同時,他對父母親非常孝順,每當出差時,都會打電話向父母親問安。所以,在村子裡,大家都對這位電子公司的董事長非常敬仰。他的母親七十九歲往生,當時他五十六歲,因為父親早逝,便由母親一手把他撫養長大,所以,母親的往生,使他非常傷心,哭得聲震山河、泣不成聲。也使他的人生觀有了很大的轉變,體會到人生苦短、人命無常的道理。後來,他歸依了三寶,不久,又受了五戒,為佛弟子的他,每天誦持金剛經,即使再忙碌,也必定要念佛五千句。當他六十八歲即將往生時,在大廳跟兒女、孫子們有說有笑,看起來根本不像將往生之人。突然間,他說了一句話:「佛來了,我先走一步,你我大家西方相逢。」話一說完,便一語不發,躺在床上,因為先前稍有病苦,呼吸顯得有些微弱,於是,他在吸氣時念「阿彌」,吐氣時念「陀佛」,借助呼氣吸氣來念阿彌陀佛。最後他突然睜開眼睛,念了一句:「阿彌陀佛!」,就蒙佛接引往生淨土了,走得很自在。雖然走得比較早,不過,能往生西方淨土,來世不用再生死輪迴,世間雖忽然少一人,卻也多了一位聖人。彰化這位菩薩,能念佛自在往生,真是不簡單哪!

大智度論云: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及先世罪。復次,念佛三昧,有大福德,能度眾生。是諸菩薩,欲度眾生,修餘三昧,無如此念佛三昧福德,能速滅諸罪。

念佛三昧,即是念佛念到妄想不生,一心不亂,進入念佛的禪定當中,能消除種種的煩惱,此時清淨自性顯露。同時念佛三昧能將過去生中,所有的罪業、罪根、罪緣都消除、淨化。念佛能消業障,除了能消宿世的惡業、罪根、罪緣以外,更能得到大福報、大善根因緣,稱為:念佛三昧,能得大福德。又能度化一切眾生。

所以淨土法門度了很多人念佛往生西方淨土,了生脫死者不計其數。稱之為:念佛三昧,有大福德,能度眾生。所有的諸大菩薩,度化眾生,修其他一切的三昧,沒有比念佛三昧來得殊勝,功德更大的了!
我舉個例子,台中有一位出家人,在尚未出家以前,他的嘴巴有點歪斜,顯出一副業障臉。如世間人所說:〝人若呆,看臉就知。〞他的命運、福報、智慧如何?有沒有業障?看臉就知道了。這位法師在尚未出家以前,嘴巴稍微歪斜,面貌不是很好看,說話也不清楚,結結巴巴的,一句話講了老半天,別人聽了也不知道他在講什麼,還要用猜的,聽起來很累人。後來,有位法師教他念佛,他念了一段時間,業障脫落,嘴巴就恢復正常了,不久,捨俗出家修行。出家後,他專攻淨土法門,一天念兩萬句佛號,以及禮佛三百拜,每日如是,後來成為台灣寶島一位很會講經說法的大法師。他不僅嘴巴歪斜已經正常,並且講經說法,辯才無礙,度化無量眾生。

所以大智度論這番話沒錯,念佛三昧能除種種煩惱,能滅宿世業。龍樹菩薩是登地菩薩,法身大士。他說:菩薩欲度化一切眾生,修一切三昧,沒有比念佛三昧的福德來得殊勝莊嚴,因為它能滅除過去生中所有的罪業、罪根、罪緣,所有三昧中,無有超過念佛三昧者。

花蓮有一位建築界的負責人,他一生當中忙於事業,可說是日理萬機。事情多,煩惱就多,心也較浮躁,情緒常常起伏不定,這就是佛門所說的-欠缺禪定功夫。有時候把職員罵得一無是處,每當職員看到他,都覺得惶惶不安、很害怕。有一次,我跟他說:菩薩!你每天把房門關起來,不讓任何人打擾,專心的念佛二十分鐘。念佛能滅除煩惱,使你浮躁的情緒穩定,入大禪定,更有淨化你多生累劫罪業的作用。這個人雖然操勞事業,忙得昏頭轉向,不過,仍有善根深厚的一面,他聽了之後便依教奉行,並在辦公室的門口貼了一張:念佛中,請勿干擾。為了不要吵到別人,我教他用金剛念,即是嘴唇一開一合,小聲的念,用金剛念念佛比較攝心,易得成就。念佛一段時間之後,就產生效果了,不到一年,他來找我,同時也受了三歸依,他跟我說:我現在處理事情較有定力,為人處事也比較有智慧。所以念佛有其功能,諸佛菩薩不會打妄語。念佛能讓我們處理事情較有定力,也能讓我們有智慧去判斷事情,這就是我們所要的無形的功德法財:禪定與智慧。

嘉義有一位醫生,他也是虔誠的三寶弟子,有一次,他很感嘆的說:我有辦法醫治別人的病;但是,卻無法治療我母親的血癌。每當想到母親含辛茹苦地養育他,教育、撫養他長大,栽培他成為一位醫生,如今母親患病,他卻無法醫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她受病苦的折磨,想到此他非常的痛心。母親的血癌讓他深深地體會到人命危脆無常,幸好他有學佛,他說:人的病苦有兩種,第一是生理病,第二是業障病。他知道真病無藥醫,若是假病,吃了醫生開的藥,逐漸就能痊癒。但是,如果是業障病,即使整個人看起來好端端的,卻整日無精打采,渾身病痛,又檢查不出病因。所以,來給他看病的患者,若稍有善根,他都會勸他們念佛,同時多聽經聞法,來開啟智慧,解除內心的迷惑。若有出家師父給他看病,他往往將醫藥費打折,甚至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免費診治。他在退休之後,受三歸五戒、菩薩戒,每天定功課念四萬五千句佛號及拜佛、聽經聞法。在他八十一歲時,有些微的病苦,雖然得了糖尿病,但是,沒有併發症,很自在的在大廳念佛往生。這樣諸位清楚嗎?接著我們再來看善導大師如何開示:

善導大師云:凡臨睡時,觀西方勝境,或觀阿彌陀佛相好光明。不得雜語雜想,亦不得求見瑞相,但辦專心,自有見時。或但稱佛號而睡。行者專取一法,不得雜用。持之以恒,定生淨土,功不唐捐也。

善導大師苦口婆心的開示:凡臨睡的時候,要觀想西方極樂世界的正報莊嚴、依報莊嚴,觀想極樂世界遍地黃金為地,有七寶池,八功德水,七寶莊嚴的樓閣,觀想極樂世界的勝境,以及觀想阿彌陀佛相好光明。在觀想念佛的時候,千萬不要想一些雜七雜八、無關緊要的事,過去、未來的事,煩惱事都不要想,雜語雜想都停下來。念佛的時候不要祈求能見到阿彌陀佛,見到蓮花,見到觀世音菩薩放光加持我。不要求瑞相,只要一心念佛,得念佛三昧,自然見到西方三聖,以及極樂世界的種種勝境。因為有些人在睡眠當中因心肌梗塞或其他疾病病發而往生。所以,臨睡前,念阿彌陀佛念到入睡,取一法專修,不要雜修,不要雜用,不要雜語雜想。持之以恆,絕對會往生西方淨土的。你所種的因種,絕對福不唐捐,諸佛菩薩不打妄語。只要你虔誠,以清淨的心念佛,那麼往生淨土絕對不成問題。

諸位來聽一個例子,在台中,有一個商人,他很會賺錢,可是,他所賺的錢,總是被人倒掉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的錢,是很大的數目,所以,他的心情很鬱悶。他說:師父!我快得憂鬱症了,我既沒有得罪他,不曾跟他結過惡緣,卻無緣無故被他倒了三分之一的錢。我告訴他:如果是我們前世欠人家的,那麼因果循環,在今生沒有預警的情況下,會被人倒錢。但是,若你前世未倒他的錢,而他今生倒你錢,這樣,來世他就要連本帶利還給你,所以,因果是平等的,你不用煩惱。如果你有賺錢,不妨多布施喜捨、做功德,同時也要多念佛。他聽了之後便釋懷了,並依教奉行。後來在他中年的時候果真賺大錢,他告訴我:現在我被人家倒的錢,大約只有六分之一而已。我說:這樣就有進步了,以前被人倒掉三分之一,現在只被倒六分之一而已。他說:師父!現在我都是修歡喜行、快樂行。我說:什麼是歡喜行、快樂行?他說:有錢就可以布施喜捨做很多事,何樂而不為。我寧願有錢而煩惱,而不要為沒錢而苦惱。若是為沒錢而煩惱,窮到沒有志氣時,會顛倒造業。他常以歡喜心布施,以福培福,後來又受了五戒及菩薩戒,很精進的學佛。

高雄有一位菩薩,他雜修又雜學,淨土宗也學、禪宗也學、密宗也學、天台也學、華嚴也學,學了一大堆,樣樣都會一點點,但是都不專精。到了七十歲的時候,稍微有些病苦,使他有所覺悟,開始恐懼死亡。我告訴他:死亡沒什麼可怕的,可怕的是死了之後,不知道投胎輪迴到哪裡去,如同進入一個大黑洞,不知何去何從,這才是可怕。如果你能念阿彌陀佛,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在百歲命終能承蒙西方三聖接引往生淨土,這樣何懼之有?死亡又有什麼可怕的呢?他的年歲已高,我就不跟他講太多。我說:你不用誦經,也不用念咒語,只要萬緣放下,專念阿彌陀佛聖號,發願求生西方淨土就好。他說:好!從此每天念四萬句佛號,念完之後迴向淨土。所以,在他七十七歲時,很自在的,面帶笑容,往生淨土。

高雄有一位菩薩,他雜修又雜學,淨土宗也學、禪宗也學、密宗也學、天台也學、華嚴也學,學了一大堆,樣樣都會一點點,但是都不專精。到了七十歲的時候,稍微有些病苦,使他有所覺悟,開始恐懼死亡。我告訴他:死亡沒什麼可怕的,可怕的是死了之後,不知道投胎輪迴到哪裡去,如同進入一個大黑洞,不知何去何從,這才是可怕。如果你能念阿彌陀佛,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在百歲命終能承蒙西方三聖接引往生淨土,這樣何懼之有?死亡又有什麼可怕的呢?他的年歲已高,我就不跟他講太多。我說:你不用誦經,也不用念咒語,只要萬緣放下,專念阿彌陀佛聖號,發願求生西方淨土就好。他說:好!從此每天念四萬句佛號,念完之後迴向淨土。所以,在他七十七歲時,很自在的,面帶笑容,往生淨土。

恭喜高雄這位菩薩!本來是雜修雜學的人,畏懼死亡,經過我一番開示之後,對往生淨土產生信心,每天念四萬句佛號,臨命終很瀟灑、自在的往生西方淨土。

再聽好!我們來看宋朝慈照大師如何開示:

宋朝慈照大師云:臨終有三疑,為往生之障,須急除之,三疑者,一疑宿業極重,修持日淺,恐不得生。二疑債願未了,三毒未息,恐不得生。三疑我雖念佛,佛不來迎,恐不得生。

臨命終時,一般人有三種懷疑,第一種懷疑:我宿世的業障很重,我修行的功夫不夠,這樣往生可能會有障礙,沒辦法往生。第二種懷疑:我的孩子還小、孫子還小,還沒有好好照顧他們;又欠人家一堆債務;我尚未行持圓滿;貪瞋癡一直現前,這樣有辦法往生嗎?又懷疑:我雖然有念佛,但是,沒有勤於行善、布施做功德,這樣能夠往生嗎?阿彌陀佛會不會來接引我?會不會嫌棄我?這三種懷疑都是往生淨土的障礙。要趕緊把它懺除掉,不要再有懷疑。不然會障礙你往生。這樣知道嗎?
懷疑會失去正念,懷疑會障礙往生,懷疑會影響了生脫死,所以不要懷疑。過去的高僧大德是過來人,他們如此教導我們。

台北有一位居士,學佛十幾年了,念佛也念了十幾年,仍對往生淨土心存懷疑,如同慈照大師所說的,臨終有三疑:第一種懷疑:我的業障那麼重,才剛修行,佛號又念得少,阿彌陀佛會接引我往生嗎?又懷疑:我的心願未了、債務未償完,貪瞋癡一直現前,有辦法往生嗎?又懷疑:我只有念阿彌陀佛,沒有做什麼功德、慈善,也很少聽經,佛會不會嫌棄我?會不會來接引我?慘了!因疑成障。我告訴他:佛陀是聖人,佛陀修行三大阿僧祇劫未曾打過妄語,依佛所開示修淨土法門,念佛往生淨土者是不計其數。我如此開示,他念佛就更有信心了,一天念三萬句佛號。到了七十五歲的時候,無病自在往生。

最後,來介紹台南的一位菩薩,他念佛求生淨土不落人後,但是,他會起懷疑,他說:我只有念阿彌陀佛而已,不但沒有布施,也沒有做功德,這麼容易就能往生淨土?我告訴他:佛陀如果會起分別,你布施多才接引你往生,布施少就不接引你往生,這樣就不能稱為佛陀,佛陀也變成凡夫眾生了。我告訴他:只要你相信佛陀,信心具足,相信娑婆是苦,極樂是清淨微妙快樂的,有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西方三聖,信心具足,加上你發願:我絕對要往生淨土。懇切發願,加上念阿彌陀佛,念到一心不亂,絕對百分之百往生西方淨土,這位居士聽我這樣說之後,更是精進念佛,每天念四萬五千句佛號,而且禮佛兩百拜。結果在八十一歲時,西方三聖同時現身接引他往生,他對兒女、媳婦、孫子說:佛來了,我要走了!同時大笑三聲,哈哈哈!面帶笑容地往生淨土。這樣諸位清楚嗎?信心要具足,懇切發願,一心念佛,往生就有你的份。善導大師如此教導我們,他是真實語者、不異語者、不誑語者;開悟聖僧何必打妄語呢?如果打妄語,為何自古以來,按照淨土法門修行,而往生極樂之人是不勝枚舉,不計其數呢!這樣諸位清楚嗎?

若是清楚,要記得!多念佛,如本法師同樣也要往生極樂世界,我到極樂世界,證得第八地不動地菩薩時,即刻回到娑婆世界度化眾生,願我們大家都在極樂世界相逢。善導大師念佛法要,到此全部演講圓滿!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2 19:0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