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2-7-22
- 最後登錄
- 2012-7-2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94
- 閱讀權限
- 30
- 文章
- 5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東和禪寺」是傳統四合院的建築,由於九重葛在寺牆外爬得異常的茂盛,若不是藉著門口的兩隻石獅子的指示,恐怕還得費一番功夫尋找。據文獻資料是這樣寫道:「東和禪寺位於台北市仁愛路一段,民國而四年,由小源和尚、大石禪師(日僧)……等大德發起出資購買台北市東門町六八番地四千五百餘坪,同年十一月破土奠基,翌年開工興建,於民國前二年先行完成觀音禪堂、祖望、廚房等工程……。」由此可知觀音禪堂是最早完成之大殿了,至今已有八十年的歷史了。雖然東和禪寺建寺不滿百年,但是無論是雕刻、彩繪、建築都是一流的水準,而左右迴廊的門堂上高寫著「談經」、「說法」,猛虎與飛龍的立體雕刻更是呼之欲出。往右迴廊走去,只見祖堂一棟,乃是新搭建,其內供奉的是心源老和尚的塑像,由中國佛教會頒的匾額寫著:「戒德流芳」,小字記曰:「心源老和尚百歲冥誕傳戒紀念」云云。
三寶佛是觀音禪堂的主要供奉,在空間不夠寬敞的殿裡,頗有幾分侷促。不過也正由於玲瓏細緻的關係,卻讓人彷彿置身在古厝的客堂上,隱隱發出思古之幽情。兩旁的詩偈曰: 「一寺之權衡神威有赫 作眾僧之保障顯力惟深 示勇健於天倫摧邪輔正 受遺囑於大覺護法要僧」。殿後不時傳來小孩子嘻鬧聲,據知此乃東和寺附設之東和幼稚園,和該寺比鄰而居。骨塔裡的長明燈泛黃多時,佛龕中間供奉的是藥師佛,左側是太祖常濟大師瑩山紹瑾大和尚,右側是高祖汞陽大師永平道元大和尚。虔敬的禮佛,心理才稍感平靜,我想唯有藉助佛力的超薦,那些流落他鄉的亡靈才能略感快慰吧!這一片小天地中間供奉的是觀世音菩薩,「佛光普照」的匾額頗有幾分存拙。歷代宗師的法相及靈位放在小佛堂的右側,左側密密麻麻的牌位是善信請到寺來安放的。
末了我問師父是不是四千多坪,怎麼我看到只剩幾百坪?
「民國三十幾年政府播遷來台,部分的寺地他們就進住了。」師父淡淡地說。
「那日本廟(鐘樓)不是東和禪寺的一部份嗎?」我問道。
「那個日本廟本來和這寺是連在一起的,但是現在全部都住滿了人,只剩後面一小部份擺一些骨灰……。」
師父似乎不願意多談那個「日本廟」,她在東和禪寺住到了四十幾年,親眼目睹東和禪寺的盛衰..,她除了無奈之外,似乎不願表示什麼。
寺址: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一段21之33號
電話:(02)393-4598
資料來源:闞正宗《台灣佛寺導遊(一)大台北地區(上)》菩提長青出版社,1989年,p.21) |
-
a.jpg
(294.94 KB, 下載次數: 2)
-
a-1.jpg
(309.2 KB, 下載次數: 1)
-
a-2.jpg
(263.52 KB, 下載次數: 3)
-
a-3.jpg
(328.22 KB, 下載次數: 2)
-
a-4.jpg
(308.79 KB, 下載次數: 2)
-
a-5.jpg
(278.79 KB, 下載次數: 2)
-
a-6.jpg
(173.7 KB, 下載次數: 2)
-
a-7.jpg
(300.95 KB, 下載次數: 2)
-
a-8.jpg
(325.26 KB, 下載次數: 2)
-
a-9.jpg
(263.35 KB, 下載次數: 2)
-
a-10.jpg
(231.17 KB, 下載次數: 4)
-
a-11.jpg
(188.58 KB, 下載次數: 3)
-
a-12.jpg
(190.14 KB, 下載次數: 3)
-
a-13.jpg
(237.34 KB, 下載次數: 3)
-
a-14.jpg
(309.68 KB, 下載次數: 2)
-
a-15.jpg
(301.24 KB, 下載次數: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