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11-28
- 最後登錄
- 2024-4-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70384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7491
- 相冊
- 5
- 日誌
- 30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即將邁入70年的魚池改良場‧
魚池分場創立於日據時期昭和十一年即民國二十五年一月二十二日(西元1936年),依據臺灣總督府第六號府令箸手籌創,並劃定南投縣魚池鄉術社村水社至貓蘭地區保安林地作為事業用地,同年三月先後興建日式宿舍、氣象室、辦公室等,爰於八月九日創立完成,隸屬於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原名「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魚池紅茶試驗支所」。
◎歷經波折的魚池改良場
迄民國二十七年增建紅茶製造實驗工廠,為本省大葉種紅茶之研究中心。至民國二十八年中央研究所官制廢置,改隸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更名為『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魚池紅茶試驗支所」。民國三十四年(西元1945年)台灣光復,於十二月二十一日為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接收,隸屬於農業試驗所,改名為「臺灣省農業試驗所魚池紅茶試驗支所」。至民國三十六年五月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改組成立台灣省政府,仍隸屬同前。民國三十六年十二月省府為使試驗研究與生產企業配合,奉令移併台灣農林股份有限公司茶業分公司接管,乃於民國三十七年一月(西元1948年)改稻為‘台灣農林股份有限公司茶業分公司台灣茶業試驗所」。至民國三十九年五月改銜為『台灣農林股份有限公司茶業分公司魚池茶業試驗所」。於民國四十四年(西元1955年),台灣農林公司奉令移轉民營,省府決定恢復原制,歸隸台灣省農業試驗所,稱為『台灣省農業試驗所魚池茶業試驗分所。迄民國五十七年五月(西元1968年),改制為『台灣省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至民國八十八年七月一日(西元1999年)因精省改隸中央,隸屬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改街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至今。
◎適合茶樹生長的地方
魚池分場位於南投縣魚池鄉術杜村貓蘭山之東南,北緯23.52。東經120.54。,海拔850-1,000公尺,佔地99.299188公頃,附近山巒聳翠,部份已闢為茶園種植大葉種紅茶及小葉種包種茶,茶圍面積約38餘公頃,其餘屬天然林地,迤邐相望,鄰近日月潭,倚山面湖,尤其細兩霏霏,霧氣繚繞,堪稱勝境,具如桃花源。年平均氣溫約20。C,平均相對溼度約85%‧年平均兩量2,000-2,500公釐,土壤係日月潭系灰化紅黃粘壤土,土壤酸鹼度介於4.0~4.8之間,適合茶樹生長發育。
●編制&主要業務
分場設分場長,下設茶作課,製茶課、總務室,會計室。現有編制員額為分場長一人‧副研究員二人‧助理研究員五人、課員一人‧技工及工友駕駛計二十八人,共三十七人。
》》主要業務工作項目:
1.茶樹育種
2.茶樹栽培
3.茶圍土壤肥料
4.茶園水上保持
5.茶園耕作技術改進
6.茶樹疫情調查
7.茶樹病蟲害防治
8.紅茶及包種茶製造
9.茶葉化學成分分析
10.茶多元化產品研發
11.輔導茶葉分級包裝
12.茶業推廣及訓練;負責輔導之轄區包括南投(鹿谷鄉及竹山鎮除外)、嘉義、雲林及台中等四縣產茶鄉鎮。
資料來源: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