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9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俗技藝] 明末清初時期移民或原住民衣飾文物類(16){10p}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7-26 19:36:4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弓鞋
本組1雙約為清末民初時期,台灣閩籍富家女子纏足穿用的弓鞋,尖頭平底,鞋面用紅色布作成底,繡上花卉圖案,其中一隻色澤已褪。

 弓鞋
本件1雙約為清末民初時期,台灣閩籍富家女子纏足穿用的弓鞋,尖頭高跟高筒,鞋面用紅色布作成底,彩繡花卉圖案。宋朝以來中國男子穿方鞋、女子穿圓鞋,台灣粵籍婦女無纏足的習俗。

 草鞋
在台灣早期農業社會,多就地取材,一雙用收割後的稻草編織的草鞋,非常輕巧、耐用,即使在岩礁上行走,草鞋也與釘鞋的功用是一樣不易滑倒,而且壞了的草鞋,經腐爛或燒成稻草灰成也含有磷鉀肥,可幫助作物生長。

本文章隱藏的內容

 弓鞋
本組1雙約為清末民初時期,台灣閩籍富家女子纏足穿用的弓鞋,尖頭平底,鞋面用紅色布作成底,彩繡藍、白色系的花卉圖案。

 弓鞋
本組1雙約為清末民初時期,台灣閩籍富家女子纏足穿用的弓鞋,尖頭高跟高筒,鞋面用紅色布作成底,彩繡花卉圖案。

 草鞋
在台灣早期農業社會,對於稻草生產稻穀後的剩餘價值的利用,可謂物盡其用,作肥料或當成儲存食物的乾燥劑;或用絞繩機將一把把稻草打成草繩,再用草鞋編織器編成草鞋,不僅輕巧、耐用,且不易滑倒。

 草鞋
在早期的農村社會裡,草鞋的材料來源充足,多就地取材,穿起來又輕便,夏天可以吸濕除臭,冬天又保暖,而且止滑,很適宜穿用行走,所以自古以來,就深受國人喜愛。

 懷表
懷表早在16世紀已經在歐洲非常通行,男女都有配戴掛在頸項上,明末清初時期,經由傳教士傳入中國,清中期時(17世紀末期)逐漸改為橢圓形或圓形,並有分針與秒針,本件約為清末時期,小三針,有時針分針與秒針。

 懷表
懷表早在16世紀已經在歐洲非常通行,明末清初時期,經由傳教士傳入中國,清中期時約1810年左右伯爵廠就開始在中國設廠,清中期時(17世紀末期)逐漸改為橢圓形或圓形改掛在西裝口袋內,又叫袋表。

 懷表
懷表又叫袋表,早在16世紀已經在歐洲非常通行,明末清初時期,經由傳教士傳入中國,清中期時約1810年左右伯爵廠就開始在中國設廠,本件約為為清末時期,小三針,有時針分針與秒針。


資料來源:台灣民俗文化館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pk2012 + 2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總評分: 威望 + 2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9 02:2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