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6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以智慧力選擇出家道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傾力打造最唯美動人的寫真美女為您精挑細選高視覺美女體驗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SOGO綜合圖區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SOGO搞笑之星勳章 綜圖精英分享家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優質套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性感誘惑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激情性愛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西洋辣妹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唯美清純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7-30 09:09:5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久遠之前有一方主國王,他育有一太子名為微塵。國王手下有一婆羅門名為牛圈生,牛圈生有一子名為養火。此養火頗富觀察能力,智慧亦超凡脫俗,他即是後來之釋迦牟尼佛。牛圈生做事之前定要先徵求養火意見,不得養火授意絕不輕舉妄動。養火與微塵王子及另外六王子關係非常友善,幾位還是同年出生。平日裡方主國王總在盡情享樂,大小事情全部委派牛圈生處理,自己則直入王宮、無另外男人之屋中,與眾王妃同聽樂器妙音,並共度美好良宵。

  其後牛圈生死去,國王痛苦萬分,他由衷說道:「現在牛圈生已離我而去,我在各方面均遭受重大損失。」寢食難安之時,微塵太子就問父王:「牛圈生婆羅門死後,父王為何如此悲痛?」國王回答說:「你哪裡知道每當我恣情享樂時,牛圈生都在背後替我操持起全部政務。」微塵聽罷就對國王說道:「父王無需擔心,養火可繼承其父職責,因他才具有真正智慧,牛圈生婆羅門每每做事之前都得詢問養火意見,問明白後才肯付諸行動,故而父王可把牛圈生未竟事業放心交與其子承擔。”

  國王便找來養火,囑其完成其父未竟之業,養火爽快應承下來。因牛圈生婆羅門以前行事時都是依靠其子智慧進行抉擇,未過多久,養火名字便日漸被人淡忘,眾人皆稱其為牛圈生婆羅門。

  此婆羅門後來有次將六王子喚至自己身邊,他對六人提醒說:「你們應去微塵王子那裡,與其長相廝守,並祝願他事業圓滿、長久住世。同時還要告訴他:‘微塵王子,你若快樂我們亦快樂;若你痛苦我們也會難過。我們大家均為同歲,都是好朋友,日後父王去世時,你定會登上王位,到時別忘賞賜我們一些受用,也分我等一杯羹。’」眾人聽其吩咐就前往微塵處,如是照說後,王子痛快答應。

  不久方主國王去世,大臣商議過後便公推微塵當上國王,民眾也隨即稱其為微塵國王。微塵國王後有一次喚來牛圈生說道:「你應像承侍我父親一樣説明、指教我。」牛圈生當下答應願依國王教言奉行。他隨後又招來六王子說:「你們均應前往微塵國王處,提醒他勿忘此前所作允諾,應分給你等部分受用,不知現在可否得到?你們可問他還能否記得自己答應之事,若他說尚能記起,你們立即就對他言現今時機已成熟;如國王說似馬車形狀般之土地何能分成七份,你們就說牛圈生婆羅門可分,舍他別無任何人堪任。”

  六人便依言前往國王處,問國王是否尚能憶起所作允諾。國王回答說並未忘卻過去所作答覆,他們即請求國王能分與自己受用。國王果然面呈為難之色說道:「馬車般大地如何分成七份?」幾人就異口同聲說:「牛圈生婆羅門可以均分,別人都無法做到。”

  國王喚牛圈生婆羅門前來請教道:「上師,我治下國土能否均分七份?」牛圈生輕鬆答言:「完全可以。」他就把中央之地分與國王,國王對此十分滿意,他不停讚歎說:「婆羅門將中央地方分與我,真乃明智抉擇,這令我非常滿意。」國王帶著滿足心情又看他繼續分割土地:他將剩餘地方分為六份,依次交與六王子。依他抉擇,他們全都滿意舒心,幾人紛紛說道:「請牛圈生婆羅門劃分真乃明智選擇,他果能成功做出與我們相合之分配。」六王子於是也請求婆羅門道:「你經常指導國王行事,懇請從今往後也多多指教我們。」如是祈請後,婆羅門終於答應下來。

  自此之後,他便對微塵國王,尚有如大薩拉樹般七位國王種姓之人、如大薩拉樹般七位婆羅門與七位施主,再加承侍這些人之四十位妻子廣作開示;還對五百婆羅門子傳授婆羅門秘訣;他開示指教之物件,還包括許多馴服者、騎象者、騎馬者、持劍者、持弓者、追隨者、信使、歌舞者、諸大勇士、護心者、剃頭匠、沐浴者等等。他原本被眾人稱作牛圈生婆羅門,而諸婆羅門則尊其為梵天,國王則將之稱為天尊,民眾又拿他當國王一般對待。

  當時很多婆羅門都認為牛圈生婆羅門已是成就者,且非常精通梵天道,國王與臣民亦持此種觀點。牛圈生得知後內心忐忑不安:眾人皆對我非常尊重,認為我已精通、成就梵天道,但我實不明白,更談不上成就梵天道。記得父親以前曾對我開示過,言一婆羅門若能在夏季利用四月時日前往寂靜處修大悲心禪定,則梵天定會親至其前。既如此,我何不利用夏季四個月光陰也去靜修一番?

  打定主意,他便前往微塵國王面前請求道:「大國王請聽我言,我欲暫時于寂靜處修習一段時間禪定。」國王回答他:「若你自己感覺因緣已經成熟,不妨按你意願徑直做去。」接下來,他又對六位國王、七位國王種姓者、七位婆羅門、七位施主、承侍他們之四十位妻子說:「諸位切勿散亂,你們安生住于家中,我自己要去寂靜地禪修。」眾人各個表示願按其吩咐遵照執行。

  他又囑咐五百婆羅門子說:「以前傳授你等之秘訣務必牢記心間,且需熟練掌握並精通。」然後他又在馴服者及至沐浴者前一一道來:「諸位若暫時需要其他指點,可臨時找人傳授,我于夏季四月光陰中要去靜修禪定。”

  全部交代完畢後,他就在城北處造一宮殿,在四個月時日中修起大悲心禪定,但梵天卻一直未露面。還差一日就將圓滿四月期限時,他于當晚暗自思忖道:儘管我在父親面前聽過這種說法,怎奈梵天卻始終不現前。正苦苦思索之際,世間怙主梵天已知曉他全部心思,梵天就在如大力士之手伸縮之瞬間從天界降至他面前。此刻牛圈生婆羅門所居屋室內外全部遍滿大光芒,而他在下半夜寂靜闃然之際忽見光芒亮如白晝,他急忙問道:「我從未目睹過此種奪目光芒,不知眼前這位身相莊嚴之朋友到底是誰?”

  梵天回答說:「我乃天界梵天,此次特意來看望你,你想必應已了知。」兩人以偈頌方式互相交談過後,牛圈生心想:我即生願望已實現,不過為來生利益,我應向梵天提一些困擾自己之難題。想罷他就對梵天說:「我心中一直有幾個疑問,現請你解答:我應修何法、持何戒才能得梵天無死果位?”

  梵天對他開示說:‘你欲得無死果位必須斷除妄圖轉生人間之貪欲,要獨自一人守護悲心,遠離垢染、淫行。若果能如是修學,將來必得無死梵天果。”

  牛圈生聞言堅定說道:「這些我大體都能明白,只是不知何為‘遠離垢染’?”

  梵天就向他解釋:「整個世間狀如瀑布流水,若有遮障必墮惡趣,哪裡還會了知梵天道!所謂垢染即指憤怒、妄語、仇恨、損害、吝嗇、傲慢、不安忍、貪心、嗔心、癡心、嫉妒、氣惱......這些皆可謂垢染。世間瀑流若有此等障礙,必將引向惡趣,怎可能再得梵天果位?”

  牛圈生聞言暗想:以我所理解之梵天話語,在自己家中無有修持圓滿清淨梵淨行之可能,我理應剃除鬚髮、身披袈裟,以清淨心遠離俗世、出家求道。他剛剛想完,梵天就已了知其意,梵天鼓勵他說:「為生梵天,望你堅持修行此清淨穩固之法。」言畢即消失不見。

  四個月轉瞬即逝,微塵國王此時特意來到上師腳下頂禮,然後坐于一旁。牛圈生告訴國王:「我現已不欲過在家生活,望你自己今後能努力護持國家。」國王詫異問道:「若你有未滿足之願望,我願滿你所願;若你受外人損害,我定設法予以遣除,只是請你萬勿捨棄我。」婆羅門懇切答言:「國王,我既非願望未滿足,亦非受別人損害。我只是聽罷梵天話語,頓時對在家生活失去興趣而已。」他馬上就將梵天所言及自己欲出家證道之念頭以偈頌方式告訴國王,國王聽後立即向他表白說:「你去哪裡我都會緊緊跟隨,你原本就為我上師,我願做你聲聞弟子。」「既如此,望你也能斷除轉生人間之貪欲,同時精進行持梵淨行。」婆羅門最終答應了國王所提請求。

  牛圈生又對六位國王等人說道:「我欲出家修持,你們日後有何打算?」眾人異口同聲答言:「如上師能等七年,待我們兒子長大後,即可將王位交與他們,那時我們定會追隨上師一同出家求道。”

  婆羅門感慨說道:「七年時間太過漫長,因貪欲很容易就能生起,受用也輕易就能令人陶醉,而壽命卻很難保證時時擁有。再者說來,我自己七年過後能否出家都很難斷言,故而我一定要先行出家。」眾人一看上師不答應以七年為期,於是就開始從六年說起,五年、七個月、七日,如此一路縮減下來,但牛圈生均未同意。他最後說道:「七日時間雖並不算太過長久,但世間受用依然時時刻刻都易令人陶醉,而壽命又朝夕難保。我自己七日過後能否斷言可以出家都成問題,因此我一定要先期出家。”

  牛圈生婆羅門又對如大薩拉樹般之七位國王種姓者等諸人,以及五百婆羅門子、馴服者、騎象者,一直到沐浴者等人一一訴說自己欲出家之打算,他們全都發願說:「若你出家,我們也出家跟隨。”

  牛圈生婆羅門當即剃除鬚髮、喜著袈裟,帶著微塵國王及六位國王,還有七位國王種姓者、七位婆羅門、七位施主、承侍他們之四十位妻子,再加五百婆羅門及馴服者、騎象者、騎馬者......沐浴者等成千上萬眷屬於當天全體出家求法。他出家後,通過精進修持終於斷除五種煩惱障:脆弱微小之心、渺小無力之智、損害之心、損害相應之心、遮障涅槃之心等;又修持無恨、無嗔、無損、寬容、廣大之無量慈心,使此種慈心能遍于一個地方,乃至二、三、四及上下一切世界之眾生;還普遍修持悲心、善心、舍心。此時,眾人都稱其為牛圈生大師。

  牛圈生大師培育出成千上萬眷屬到大大小小城市中度化眾生,這些眷屬中有劍命、梵施等七大眷屬,他們令無量眾生斷除世間貪欲,並為眾人廣泛宣說梵天正道。

  如此成就禪定之牛圈生婆羅門,以智慧力及辯才力利益無邊眾生。

  與此公案大致相同之公案內容為:久遠之前有一方主國王,他有一名為童塵之太子,為太子傳法者為一婆羅門,名護火遍入,他即是因地時之釋迦牟尼佛。此公案見於《百業經》中。


白蓮花論 釋迦牟尼佛廣傳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SOGO戰鬥勇士狼友團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2 22:3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