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1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0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867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南海紫竹寺
內門鄉雖位處偏遠,然開發甚早,南海紫竹寺主神觀音佛祖早在康熙三十五年就隨郭元興先生渡海來台,由於神蹟顯赫、有求必應,加上雍正十二年發生飛爐傳奇,縣丞葉文炳乃倡建內門紫竹寺於本鄉觀亭村,從此香火鼎盛,遊客絡繹不絕,延續二、三百年。

民國五十六年,佛祖連允六筊表示願於內埔地區建廟,五十七年二月三日佛祖在重新粉面開光、舉行過火儀式之際,神靈降駕引領神轎直奔石坑村後,駕臨龍山寺,又狂奔大埤墘,其間行經山澗、竹便橋,如履平地、轎輕如燕、速度如飛,雖有數名壯漢前擋後拉,仍無法阻止神轎向前。行至大埤墘(原日本神社舊址),神轎卻躑躇不前,經擲筊請示,始知佛祖欲在此地建廟,定點標記後乃順利返回安座。後經實測,廟址坐正西向正東,竟無一絲一毫之誤差。民國六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本寺竣工,並於同日舉行首次建醮大典,大典期間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爾後牌樓、香客大樓、公園等設施相繼完工,四周環境綠意盎然、碧波 盪漾、景色宜人,是遊憩的好地方。

內門鄉民俗藝陣之多,蓋全台之冠,尤以宋江陣為甚,素有「宋江窟」之稱。不同於其他地區的藝陣具職業性質,以商業利益為導向,內門的藝陣純粹以廟會賽神為其組成的唯一目的,雖然比不上商業化藝陣的花俏亮麗,然而平實的作風卻因緣際會的保存了一百多年前內門藝陣的傳統陣式與風格。平時隊員各自忙碌,觀音佛祖遶境前,不需特別通知,隊員自會齊聚一堂,利用晚間聚集練習,儘管十分辛苦,卻不曾有任何怨言,所有隊員的共同心願就是:以最精湛的表演來酬謝佛祖庇祐。

內門鄉宋江陣的歷史可上溯至明鄭時期,但鄉內大多數的藝陣都成立於乙未割台前不久的觀音佛祖平安遶境活動,當時鄉紳認為遶境一定要有藝陣才會熱鬧,因此各角頭紛紛成立文武陣頭來參加遶境活動,傳承至今,本寺所屬的藝陣有宋江陣、大旗陣、龍陣、跳鼓陣、獅陣、七里響、桃花過渡、南管、牛犁仔陣、太平歌、清心社等三十多個陣頭,其中以石坑仙景和橫山的宋江陣因融入平埔族狩獵文化,及內門內埔宋江陣108俠臉譜陣容而最具特色。
寺廟地址:高雄縣內門鄉內豐村82號
寺廟電話:07-6671400
資料來源 內門南海紫竹寺資訊網
|
|